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用深度心理分析剖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著有《为何家会伤人》《巨婴国》等畅销书。现于北上广开办了心乐土·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北京010-51734266;上海021-62338366;广州020-83653360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黑暗童话:“弑母伤父”之前,少年已死于孤独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4-11 12:07

正文


尽管我们正在习惯亲人相残的新闻,但发生的15岁河南少年涛涛谋划两年并最终弑母伤父的事件仍强烈地冲击着我们脆弱的神经。


这到底是为什么?他为何这么做?


涛涛的亲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涛涛的四伯对记者说:“等涛涛母亲的后事处理完,我和他大伯希望能一起去看守所,与涛涛好好地谈一次。我们要问清楚,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对父母下如此的毒手。”


相信这也是涛涛的父亲王建军心中的一个疑惑。


自1991年涛涛出生后,这个男子一直在广州闯世界,他付出了那么多年艰辛的努力,最终收获的,却是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而这个结局,还是自己儿子亲手制造的。


不过,这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疑惑,那就是涛涛自己。



“真正的我早就死了”




报社第一时间采访涛涛的记者王鹤说,涛涛给他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没所谓”。


他说,和涛涛对话时,涛涛是有问必答。


为了检验涛涛是否会撒谎,他有意隔一段时间后重复问了一些问题,看看涛涛的回答是否一致。结果发现,非常一致。


这表明,涛涛说的都是实话,他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回答。


记者:你觉得你的(作案)计划都实现了吗?

涛涛:觉得心下得不够狠,中间出了一点意外,没有将计划做得完全。


记者:你那么恨他们吗?以至于非杀不可?

涛涛:不杀了他们,心里的枷锁解不开。


记者:你还会想起你的妈妈吗?如果她在这里,有什么要对她说的吗?

涛涛:到了这里,还会想到我妈妈,想到她以前的样子,想到她的表情。但是该说的已经都说完了,再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记者:有想到这么快被抓到吗?被抓了之后害怕吗?

涛涛:没想过这么快就被抓到,开始是先打算跑到沙涌南,去以前就读的一个小学篮球场休息一下,然后再作打算的。现在到了这里,该怎样就怎样吧,一切都无所谓了。


概括而言,涛涛案发后的心情是“既不后悔,也不害怕”。


联想到他刚杀了人,而且杀的是至亲的亲人。他刚一手制造了惊天人伦惨案,却表现得若无其事。这样的冷血,是极其不正常的表现。


对此,心理咨询师傅鑫说,这一事件给他“最大的感觉是恐怖,恐怖来自案件中的没有感情”。


傅鑫说,涛涛的这种反应,是「情感隔离」


意思是,肯定有情感,但被隔离掉了。


或者说,情感彻底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而意识层面上,只有坚硬的谋划和言语,而没有了柔软的情感。


这只是一个最终的结果。


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一个过程。涛涛所谓的“两年谋划”,除了寻找他说的父母单独与他在一起的机会外,也是一个不断放弃柔软而令自己彻底坚硬的过程。


他对记者说,他曾两次对父母动了杀机,举了木棒和铁棒,但脑子里闪现出了父母的形象。于是,他无法将棒头挥舞下去。


这就是柔软的东西。


但涛涛知道,只要还有这些柔软的东西,他杀父弑母的计划就无法实施。于是,他决意彻底驱逐柔软,对自己说,当再次挥舞棒头的时候,脑子里不能再闪现父母的形象。


他决意要变得只剩下坚硬。


他做到了,而做到之时,也即惨案发生之时。



要彻底走向坚硬,这像是涛涛几年前就做的一个决定。他对记者说:“真正的我早就死了,在最大的梦想破灭那天早就死了。


他解释说,所谓的梦想破灭,即,“觉得(梦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因为很难接触到帮助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帮助过我,后来就慢慢放弃了。”


他所谓的死,可以说是心死。


心,是柔软的所在,心死了,就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一具坚硬的躯壳。


我猜测,他这个所谓的死,应该就发生在两年前。随即,他便开始了杀父弑母的谋划。


这个谋划,其心理含义是:“我的梦想之所以破灭,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你们的。你们作为父母,要为我的死负责。”


那么,真是如此吗?



Chapter  1

one 



为什么要杀父弑母?涛涛给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父母经常训斥他。“他们很烦,经常骂我,用很恶毒的词语”


涛涛的父亲王建军间接承认了这第一个理由。


他说,他有时会和孩子谈心。但当记者问到他谈心的具体方式时,他说,他会对涛涛说:


这样做不对,

那样做不对,

你应该……


显然,作为父亲,他习惯了用“否定”的方式与儿子交流。


不止他这样做。涛涛的母亲,尽管一方面在涛涛很小的时候溺爱他,但另一方面,一样习惯使用这样的方式。


涛涛回忆说:“(妈妈)有时抓住我的一个过失就一直说。说我‘不中用’、‘没材料’、‘到哪都会给人添麻烦’。


有时我顶撞她两句她就不出声。只是,她会用一种讨厌和憎恨的眼神瞪着我看。


我看到她这眼神的时候,心里一阵酸痛,眼里的泪水都要流出来了。我只能强忍着把它压回去。”


看起来,「否定」与「被否定」,这是父母与涛涛互动的模式。


这就引出了一个基本问题:


父母常否定孩子,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如果问,一个普通朋友总是辱骂你、否定你,那么,你会有什么反应,该如何做?


想必绝大多数都会回答:我会愤怒,会生气,会不想和他交往,他这个人有毛病。


但如果把“朋友”换成“父母”,无数人就困惑了。


他们会说,父母对孩子,打是亲,骂是爱。这是为了孩子好。


做父母的,会这样想。

做孩子的,有时也会这样想。


这是一个迷雾。


就好像是:只要做了父母,那么无论怎么对孩子,都是爱的表现。而做孩子的,应该体会父母的爱心,不该有愤怒和不满。


天大的误解!


其实,无论在什么关系之中,只要你斥责对方,对方一定会有愤怒


假若对方没有表现出愤怒,那么,要么是他有意地压制自己的愤怒,要么就更可怕,是情感隔离,即:他产生了愤怒,但他却意识不到,而全部被压抑进潜意识中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基本道理。在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中,一样如此。


涛涛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或许,和很多孩子一样,当被父母否定的那一刻,他不能表达他的不满和愤怒。但这并不是说,愤怒就没有了,这些愤怒只是被压抑到内心深处而已。


越不能表达,意味着被压抑得越多,那么一旦爆发,就是摧毁性的。


很多人伦惨案,或者其他惨案,常是内向的“好人”所为,正是这个道理。


他们看起来不愤怒,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愤怒”。他们的愤怒,其实已积攒得如同一座火山了。


做父母的,必须意识到:


并不是说,生了孩子,做了父母,就永远是正确的,无论怎么做,对孩子都是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实和普通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你给孩子温暖,孩子就会感觉到爱;你否定、斥责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冰冷和伤害,以及不满和愤怒。


这可能是涛涛变得彻底坚硬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被父母斥责和否定,这就意味着:

在家中,只要你打开心扉,就会受到伤害,那么,不如把心关上,让那些斥责和否定像耳旁风一样,只能掠过,但不能再伤害自己。

一个细节显示,涛涛与父母的沟通大有问题:


当他杀害妈妈时,他妈妈说,孩子,你可以换一个工作,不必这样对妈妈。


—— 妈妈其实知道儿子为什么“愤怒”,但没有料到儿子会作出这么可怕的事。



Chapter  2

two



对于杀父弑母,涛涛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父母每天都会管束、干涉我的行为,让我觉得被人束缚着,如果不杀死他们,我就无法向前发展。”


这个理由,看上去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正是在父母安排下,令涛涛13岁至今的主要生活,一直是三点一线 —— 烧烤档、家和网吧。


不过,在我看来,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从婴儿、幼儿、少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这里有一个基本的生命轨迹,就是:


不断地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最终离开家,

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然而,涛涛的人生,却是一个相反的轨迹。


来广州前,他走在这样一个轨迹上,世界越来越宽广。

但来广州后,他的世界却越来越狭窄。


他去打工子弟学校读过书,但只读了一年就退学了;


他有过一个同是做烧烤档的孩子做朋友,但两人时间都很紧张,于是断了来往;


他在做烧烤时,经常想和吃烧烤的人交一下朋友,但他失败了……


于是,最终,他的世界成为他与父母的一个“三人世界”。


除此以外,他在广州再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可以说说话、可以一起分享欢乐或忧愁的陪伴者。


并且,他和父母也是无法交流的。


这样的狭窄生活,完全违背了一个人的成长之路。


Narrow World For A Teenager


涛涛说,他经常感觉到自己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或限制,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作为成年人,涛涛的父母已经知道自己是谁,已经给自己有了明确的定位 —— “我们在广州讨生活,但河南老家才是我的归属”。由此,他们可以非常有耐心地在广州打拼,甘于同样狭窄而乏味的生活。


然而,作为一个少年,涛涛的自我还未形成,他还需要在一个更宽广的世界中好好闯荡。


这种“闯荡”,不只是为了未来的事业或者生活,而更重要的是满足心灵成长的需要。


这是生命的一种本能冲动。


然而,涛涛的这种生命冲动却被逆转了。


他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单调的、每天重复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上。


并且,在这个三点一线中,“网吧”这一点,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他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属于他的世界,但他可以在网络中多少找到一些。譬如打简单的游戏,和几个相熟的同龄朋友通过网络聊天,再就是经营他的博客。


网络,既满足了他交朋友的直接的心理需要,也满足了他经营幻想的深层心理需要。


也正是因为网络如此重要,所以当父母对他上网有阻止行为时,他才那么愤怒。


这意味着,他的生命本能的冲动又被破坏了。


成人与孩子的一个重要差异是:成人可以做到基本只在乎“现实”,而孩子一定会非常在乎“感觉”


所以,当涛涛的父母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劝涛涛说,与其上网又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那不如用这点时间睡觉。


这纯属从现实利益角度考虑。但对于涛涛这样的少年而言,“感觉”无比重要。


假若只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会感觉到更大的束缚。这种束缚感,是一种会要他命的感觉。与其被这种束缚感要掉自己的命,不如起来反抗。


于是,他才会谋划两年,最终要了妈妈的命。


这时,他的家庭被撕裂了,被摧毁了,他也势必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受到更大的限制。但他反而会“觉得终于解脱了,给自己一个新的生活,让自己命运变得更加精彩”。


这样分析,看起来涛涛的父母,要为涛涛的问题负很大责任。不过,我不这样认为。


相反,我想,涛涛的父母,有能力在广州带给涛涛一个宽广的世界吗?


显然,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他们在这一点上最能做到的,就是送涛涛去打工学校。在那里,无论涛涛学习成绩好坏,他都会找到自己的朋友,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但涛涛自己适应不了,退学了。


这之后,涛涛父母就没有能力再去营造机会,帮涛涛在广州走向更宽广的世界了。


毕竟,他们自己都不属于广州,他们自己都不能在广州找到一个世界,他们又如何帮儿子做到这一点呢?


我想,在这一点上,涛涛过于怪罪他的父母了。


他的世界过于狭窄,除了他就是父母。于是,一旦出现心理困扰,他能怪罪的,不是自己,就是父母,他找不到其他可以怪罪的。而他父母,又的确有时会劝阻他不要上网,这很容易让他形成一个结论 —— 是父母令我感觉到了束缚。


然而,假若他的父母给他充分的自由,那么他会发现,在这个异乡,他的这个束缚感,是无法摆脱的。


在这里,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个世界。


在这里,他只能陷入孤独。



Chapter  3

three



涛涛的博客,取名为“等待梦想”。


相对于一个打工家庭的孩子,他的梦想堪称高远:


他要写剧本,做导演;

他要做科幻作家、武侠小说家;

他还梦想成为政治家……


“志向高远,总是好的”,我们容易这样想。


涛涛也说:“有梦想是好事,梦想是自己的原动力。不管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你努力过,就行。”


但是,梦想未必是理想,梦想其实常是幻想


所谓幻想,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为了逃避生活的苦,而幻想出一个世界。


在现实世界,自己自卑,没有能力,而在幻想世界,自己能力非凡,甚至为所欲为。涛涛的梦想,就属于后者。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白日梦”。


所谓理想,需要有“自知力”。有理想的人,会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会避开缺点而发挥优点。同时,要实现理想,还需要扎实的努力,需要坚定地向理想进军,不断地向终极目标靠拢。


但涛涛的梦想不是这样的。

他的梦想,更像是一种「反向形成」。


即,他在哪一点上最欠缺,他就幻想在这一点上最出色。


他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于是他幻想成为“导演”,把握别人的人生轨迹。他只能过三点一线的生活,于是他幻想成为“侠客”,拥有为所欲为的人生……


这样的白日梦有一个关键点:做梦者没有真正去追梦的勇气。


因为那意味着,要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相,然后脚踏实地地去规划。


他并没有做这个工作。


他有一句话道出了他的梦想的实质 ——“每个人都有梦,有梦的人活着才不会孤独,才有动力”。


这句话表明,他的梦想,只是逃避他的孤独的一个方式而已。


他看似是等待梦想 ,其实是在等待关系。



Chapter  4

four



有两个字,更能概括涛涛心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

孤独



大人们,一开始会把涛涛的问题归因到“网吧”上。在他的事件刚被报道后,他常去的网吧就被关闭了。


但如果认真去看一下涛涛的故事,就会知道,网络并不是他的问题的制造者,相反,是他的一个重要的避难所。


并且,他每天去网吧也不过一个多小时时间,这根本谈不上是网瘾。


把孩子的问题归结到“万恶”的网吧上,经常是大人们的一个逻辑,是大人们逃避直面自己责任的一个“替罪羊”。


其实,孩子们都知道涛涛的问题在哪里。


王鹤谈到,他采访过的一些打工子弟说,他们比涛涛好的一点是,他们在读书,有很多朋友,不那么孤独。


听了这样的话,大人们的眼睛仍然容易集中在“读书”两字上,以为读书意味着孩子有追求,有渴望。其实,同样关键甚至更关键的是“朋友”两字。


读书优秀的孩子,永远是少数。那么,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读书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环境,一个可以走出家门进入社会的途径。


从心理学上而言,这被称为「社会化过程」


即一个孩子从狭窄的家庭走出来,从最初的与父母的关系,逐渐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


有了这些关系,就意味着有了自己的一个世界,有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束缚感。


涛涛自己也知道他的问题在哪里。


王鹤说,在采访过程中,涛涛屡屡讲到“关系”二字。在烧烤档,他很想和有素质的客人聊天,从而拥有一些能帮助他实现梦想的社会关系,但他找不到这样的客人。


涛涛这句话,一半是真,一半是假。


我想,他那么孤独,其实对关系已有点饥渴难耐了,他不会太挑剔关系,只要有就可以了。


但是,客人们怎么会和一个少年建立关系呢?


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世界,没必要再到烧烤档和一个少年来建立关系。


有一个事情最经典地展现了涛涛对关系的这一渴望。


去年10月,他的堂哥阿强来到广州,在涛涛家待了两个月。涛涛说,这两个月时间,是他在广州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和阿强去网吧,向他推荐好听的歌曲。并且,有时走在路上,他都会开心地唱起歌来。


显然,他要求的并不多,他只是要求一个关系而已,要求一个同龄的朋友陪伴而已。


但是,在偌大的广州市,在这个有数百万孩子的城市,他找不到一个可以和他一起说说话的小伙伴。


 

涛涛说,梦想破灭那一天,他早就死了。既然“梦想”是他逃避孤独感的一个手段,那么,可以推测:


其实是“无法走出孤独的绝望感”,杀死了他。


但拯救他,其实并不难。


天涯论坛的一篇关于此案的帖子写道:


小时候,我也经常在被老爸打骂后发下如此毒辣誓言:哼,等我长大了,一定把你打个半死。

涛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做了。

我,因为成长过程中,在离开家庭后,得到了种种来自家庭之外的关爱,如好同学、好朋友,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而对人生有了更多希望。

我会知道,走过去,前面还有天。父母对我来说,只是人生某个驿站上的守护人。


这表明,涛涛的父母常否定孩子斥责孩子,这对涛涛的心理问题,是负有一定的责任。


但假若涛涛能拥有好同学、好朋友等关系,他和这个天涯网友一样,也可以有很大的可能性,走出狭窄的家,走向宽广的世界,从而获得拯救。


一些对民工家庭有研究的专家称:对于涛涛这样的少年,他生活在老家,比生活在广州要好很多。


因为老家有人际资源,会有许多亲人,和许多可以一起玩的同龄人,他不会孤独,也不会感慨“广州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是很孤单”,也不必说“孤独的时候也很想哭”。


广州,是既不属于他父母的世界,也不属于这样一个少年的世界。 


你可能还喜欢

《 她们拿“初夜”换的不是iPhone,而是“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