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omo
2025年刚刚开年,就有一批不合格化妆品登上抽检“黑榜”。
昨日(2月11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新一期化妆品抽检结果,26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上榜。
据青眼号外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以来,已有至少130批次不合规化妆品被通报,其中面膜、防晒类产品是抽检不合格“重灾区”,菌落超标、防腐剂虚标是其主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安热沙、CPB、科颜氏等国际品牌产品遭到
仿冒,无辜“躺枪”。
据青眼号外不完全统计,一月至今,就有包括国家药监局、广东省药监局、四川省药监局等公布了130批次抽检不合格化妆品。
具体而言,不合格化妆品主要涵盖护肤(精华、面霜等)、染发、防晒、面膜、牙膏、洗护发、彩妆、沐浴露和美甲九大类,面膜、防晒两类产品占比近一半,成为不合格产品的重灾区。
其中,
面膜类产品占比最高
,为32.31%,
主要
涉及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海藻面膜仍然是“菌落总数超标”问题的重灾区。此前就有不少业内人士告诉青眼号外,“海藻面膜由于工艺、产品属性等原因,比其他类别面膜更容易菌落超标,该类面膜也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排查项目。”
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也曾告诉青眼号外,无论是海藻面膜粉,还是面膜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缺乏高温消毒过程,甚至防腐剂也没有加,大部分产品均是简单混合,或者从外面采购原料半成品直接灌装,即便添加了防腐剂也很难混匀,这属于海藻面膜的“先天劣势”。
第二大不合格重灾区为防晒类产品
,占比为25.38%,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未检出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标示的防晒剂”,即可能存在防晒剂虚标的问题。
同时,还有25批次洗护类产品不合格,主要问题为在某些成分的使用上超出了限值规定。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成分使用问题为防腐剂超标。
除此之外,有12批次产品被检测出禁用原料,包括1,2-二氯乙烷、新铃兰醛、三氯生、二氯甲烷、倍他米松双丙酸酯、西咪替丁和铜绿假单胞菌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药监局于1月份发布的两则通告中,涵盖安热沙、CPB、科颜氏等知名品牌,涉及资生堂、欧莱雅等国际美妆集团。
对此,资生堂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均对样品真实性提出异议。经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两家企业均未生产或者进口过该批次抽检不符合规定产品,这也意味着相关涉事产品均为假冒产品。
青眼号外梳理发现,在纳入统计的110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中,此类产品有24批次。也就是说,在监管部门的抽检样品中,有超过20%的产品均是假冒产品,可见假冒伪劣产品数量之庞大。
有资深业内人士曾对青眼号外表示,若查明产品是假货,经营假货的企业同样也会因“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等情形被处罚。
青眼号外进一步统计发现,2024年国家药监局共发布了19则化妆品抽检通告,总计披露461批次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其中有70批次产品的标识关联企业提出样品真实性异议。
事实上,不仅是国际大牌,国货品牌也有“躺枪”经历。
去年9月,薇诺娜清透防晒乳因“未检出产品标签及注册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标示的防晒剂”被国家药监局通报。对此,贝泰妮集团迅速发表了澄清声明,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为假冒产品,并表示已启动打假维权行动。同时,云南省药监局出具的审查意见也显示,贝泰妮未生产或进口过上述抽检不符合规定的产品。
不过,也有企业假称被通报产品为假冒产品,意图以此逃脱处罚。如广州市奥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奥采)就曾对其被查染发膏产品的样品真实性提出异议,但经核查,其确为产品实际生产方。广州奥采也因此被认定为“提供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被依法从重处罚。
青眼号外注意到,自开年至今,各地化妆品抽检工作陆续展开,相关抽检通告密集发布,这也意味着有关部门对于化妆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仍在不断加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国家药监局就开始不断通过细化检查流程和检验方式,持续强化对不合格化妆品的筛查和监管,越来越多的不合格产品被纳入监管范畴。
例如,早在去年4月,国家药监局就发布了《化妆品检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不仅细化了不同检查情形和要求,还提出了非现场检查方式,即包括对被检查对象提交书面材料的检查、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检查等。
浙江省药品检查中心的检查员王赛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办法》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国家药监局出台的首部专门针对化妆品检查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检查程序与要求、明确了检查类别,强化了跨区域协查等,让检查行为更加规范、高效。”
2024年5月,国家药监局宣布成立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164名来自监管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检验机构、医(学)院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了8个分技术委员会,为化妆品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和规范性筑起专业“后盾”。
2024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化妆品中壬二酸及其盐类的检验方法》《化妆品中非那西丁的检验方法》等5项检验方法,新检验方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3项为新增的化妆品检验方法,这也意味着壬二酸及其盐类、非那西丁、羟基癸酸等成分在化妆品中有了官方检验方法,壬二酸等成分的使用乱象有望得到进一步规范。
可以说,随着监管不断升级和标准的细化,化妆品行业将迎来更加严苛的审视,新规和创新检查手段将进一步淘汰不合规行为,推动行业向更加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