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晋迁
来源:读史阅世(dushi828)
作为中国内战的结果,国民政府败退台湾,造成了中国的分裂局面,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美国多次策划“两个中国”,乃至到今天还明里暗里支持台独势力搞台独,最近的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更是在这一问题是挑衅中国。殊不知,美国也在历史上差点被制造为“两个美国”。
1861年4月12日,南方叛军炮击联邦军萨穆特要塞,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对此,欧洲列强纷纷做出反应,作为当时世界第一殖民强国的英国,更是做出了强烈反应。美国不仅毗邻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加拿大,而且此时英帝国的势力正如日中天,大英帝国的利益遍布全球,其外交政策的走向尤为重要。但早在1834年便宣布禁止奴隶制和奴隶贸易的英国此刻却公开支持南方分裂势力。
首先,1861年5月3日,英国外交大臣公开接见美国南方派来的特使,并通知英国驻美大使理查德·来昂斯,英国政府决定承认“南部联盟作为交战一方”,阴谋制造两个美国。以便激怒美国政府,寻找武装干涉的借口。
此计不成,正当英国不肯罢休时,1861年10月发生了“特伦特事件”。南部总统戴维斯分别委派詹姆斯·梅逊和约翰·斯莱德尔为驻英、法的特使,力争两国武装援助南方。他们而人先乘小艇溜到古巴,再打算换乘英国邮轮“特伦特”号赴英,被得知消息的联邦战舰“圣亚辛托”号舰长上校威尔克斯拦截并逮铺了二人,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向英国发出照会,责问威尔克斯上校的举动究竟是奉政府之命,还是心血来潮的个人行为。如果是奉政府之命,那就要开战。英国政府还下令派一个载有8000名士兵和军火的舰队开赴加拿大,为战争做好准备。马克思对此评价道:“奴隶主的最大愿望,一直就是把美国脱入与英国的战争。”而英国一名外交官更是透漏了英国的真实目的,同美国作战,使分裂美国成为事实。
由于林肯政府对此事件的冷静处理和英国国内反对奴隶制的呼声,使英国无法找到直接武力干涉的借口,便转而实行间接的物质和军事援助,其中主要是为南方建造军舰,仅1862年,英国为南方建造的大小私掠船就达290艘。仅“阿拉巴马”号大型装甲舰,就击沉北方船只65艘,给北方造成了500万美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在军援的同时,英国还拉拢“神圣同盟”,在国际上构织干涉美国内战的一张大网。英国还联合法国搞调停阴谋,1862年10月13日,英国参加了法国建议的三国调停计划,企图将美国内战问题国际化。
英国之所以热衷于干涉美国内战,偏袒南方,并策划美国分裂有其众多的内在原因:
其实“制造两个美国”分裂美国政策早已有之。早在1806年,英国和西班牙便在背后支持艾伦·伯尔策划的西部独立,曾拿出50万美元的经费,供“独立”制造人购买枪支弹药。因此英国与欧洲列强自然不肯放过这一千载难逢的分裂美国的机会。具体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一)国家目标和外交战略的碰撞
英国在欧洲拿破仑战争之后,参与确立了欧洲维也纳体系,这也正符合英国的外交目标之一,防止任何一国独霸欧洲大陆;其另一目标则是保证帝国最遥远角落的航路畅通无阻,而1823年美国出台了门罗宣言,意指美国要在西半球建立美国的领导权,建立美国领导下的美洲体系。反对欧洲俄普奥三国的“神圣同盟”将其原则扩大到美洲。1824年1月,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驻英公使拉什提出质问:美国有何权力把美洲封闭起来,从今以后不准英国殖民?坎宁强烈攻击美洲体系,指出当代最大的危险是世界分为美洲和欧洲部分。因此便导致了“门罗宣言所主张的美洲体系与大英帝国体系的碰撞。”
美国政府倡导的美洲体系的共和制原则和欧洲维也纳体系维护的君主制原则针锋相对,神圣同盟和英国都将前者视为共和制的宣言加以抨击。而在美国人看来,英国是旧世界和旧势力的代表,是束缚新生力量的枷锁;而美国是新势力的象征,是打破和砸烂传统势力的有生力量。因此尽管英美两国在文化上同宗同源,但从美国独立后,作为原宗主国的英国与赢得独立的殖民地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很融洽。
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属于大英帝国的世纪,因此,确保英国霸权及其秩序也是英国外交的首要任务。而1855——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沙皇俄国这一庞然大物,更使英国自信有能力在全球进行干涉,保护自己的全球利益。
出于维护霸权体系的考虑,英国不希望美国成为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并进一步发展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民族利益决定的,近代自法国大革命后,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单位,在民族利益掩盖下的资产阶级利益决定一切,因此这就解释了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不帮助同为资产阶级的美国北方平定叛乱,反而去资助自身禁止的奴隶制。因此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英国的做法也就不值得奇怪了,这正符合近代外交的原则:民族利益(即本国资产阶级利益)至上。
(二)领土争端
1783年的《巴黎条约》虽然确认了美国的独立,但英属加拿大与美国的边界直到1842年才确认,此前互相都有领土要求的两国在边境问题上有过不少交锋,多次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1812年的美英战争,美国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夺取加拿大。美国的西北和西部地区一直把加拿大视为猎获物,而同时英国又将其视为支持印第安人骚扰美国边疆的大本营,从而使美国无法巩固西进运动的成果。
此后,双方围绕“俄勒冈”归属问题,又多次造成边境紧张。1839年2月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辛不伦瑞克省的伐木者在英美争议地区的阿鲁斯图克流域发生械斗,美国国会甚至授权总统扩充军队以防事变。
更何况美国总统亚当斯1819年野心勃勃地扬言:美国的领土是注定要扩张到整个北美的,整个北美大陆是我们的合法领土。这更是使美国在领土扩张上有了理论基础。以后美国历任总统均把向西部扩张定为国策。
现在美加两国有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界,但历史上的加美关系无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交恶的。在二战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期内,美国对加拿大都居心叵测。而且加美边境直到1842年才得到最后的解决。在此期间,英美(加拿大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边境上有过不少的交锋。1812年爆发的英美战争,美国就是想夺取加拿大。1842年8月,双方签订《韦伯斯特—阿什克顿条约》双方才最后划定了边境。
要不是英国的保护,加拿大早像墨西哥一样被侵占了半壁江山。
因此,最晚到二战爆发前,加拿大和英国都认为美国为加拿大的唯一敌人。对于分裂美国以消除美国对加拿大的威胁的这一次机会英国自然不会放过。
(三)经济因素
由于美国独立前为英国的殖民地,因此美国在独立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并没有摆脱对前宗主国——英国的依赖。从经济上看,这时的美国还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自美国独立以来,美国南部作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实际上仍附属与英国,生产的稻米、烟草、大麻、甘蔗、棉花等主要向英国出口,尤其棉花,是南方手中的一张王牌,是英国棉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地;同时英国的很大一部分工业制成品也输往南方,二者形成了依存关系。例如一个南方奴隶主曾放肆的吹嘘:“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根小小的、细弱的棉线,虽然连一个小孩子都可以折断它,当他却能够把世界绞死”。既暴露了南方企图将英法等国脱入战争,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美国南部在经济上对英法等国的重要性。
而北方则与之相反,此时的美国政府在“杰斐逊禁运”事件后,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大工业迟早要挨打,便开始大力发展本国工业。美国民族工业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植,支持政府采取高额关税以阻碍英货进入市场。美国内战一旦北方胜利,对英国就意味着失去大片廉价原料产地及产品销售市场。
同时,19世纪中后期的世界正逐步进入全球统一市场,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奉行的高额关税政策,则大大限制了英国货物在美国的销售。更重要的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市场的劲敌,藉南方之力打掉美国东北部工业,可以使美国在经济上重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甚至有可能卷土重来,再建英国殖民地。
纵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及欧洲列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阴谋制造两个美国,使极具发展潜力并有可能成为他们竞争对手的美国永远分裂削弱下去。但由于列强之间的相互观望,使这一阴谋未能得逞,于是便转而从背后支持南部同盟,但由于林肯政府正确的外交政策,粉碎了上述阴谋,挽救了濒于分裂的美国,使美国在19世纪末发展成为工业产值全球第一的强国,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以后世界发展的大局势——美国成为独立于欧洲之外的另一极,并借助两次世界大战最终替代英国成为新的全球霸权国家。我们更要奉劝美国亲台势力,当年英国未能成功分裂崛起中的美国,今天的美国也同样无法分裂复兴进程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