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老胡侃升学微信群
长按二维码加老胡助理微信拉群
老胡2020小升初群
老胡2021小升初群
老胡2022小升初群
老胡小低年级群
老胡2020中考群
老胡2021中考群
老胡2022中考群
上面7种年级群只需加入一个即可
1
《走过2019》系列征文由2019届小升初亲历者撰写,栏目发起之初衷,一是为了纪念走过的2019,二是为了给后来者一些参考。
小青蛙的副帮主逆袭之路
我家小青蛙,坐标越秀,小学就读于一所越秀省级名校,但我们班的家长总是笑谈我们貌似进了一所假的重点小学。
不是学校不好,其实年级其他班的牛蛙数不胜数,只是我们班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特别淡定,整个小升初,家长群里没有一点焦虑紧张的气氛,歌舞升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从来不谈学习。从穿开裆裤起,娃跟身边的发小就玩遍了广东周边各大景区。主要是两家爱玩的老母亲一拍即合,周中就在计划着周末去哪儿溜娃。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小学二年级结束,直到遇到了新搬的小区里一位牛娃妈妈。
我们的儿子在同校同级不同班,人家早早已经开始幼小衔接、英语培训,在她的普及下,我才知道原来世上还有一家叫做学X思的机构。
就这样,我家娃结束了愉快的童年生活,开始了“
别
人家娃去哪儿补课,我们就去哪儿补课
”的状态。
这个孩子也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于是升班测、KET、PET、华杯冬令营等等,我们望其项背,一路追赶。
所以,紧跟一个学霸,抱住大腿很重要。
不得不说,他是我家娃的贵人。
非常愧疚的是,那时我在深圳工作,周末回来就想多陪娃玩玩,爸爸除了工作和当御用司机以外,其他时间就是甩手掌柜。
就这样,娃从三年级开始在母校混着,不愠不火,不好不坏,混到周围的娃都升到尖班了,我说不行,咱也得努力一把。
于是,那一次好好复习,准备了一下,数学考得非常不错,一个提高班的孩子,在五上的母校综测考到了412名的成绩,数学升尖,也成为了母校数学老师口中的骄傲。
整个五年级,我们还是在毫无升学压力的情况下过完,该干嘛干嘛。
在我们还认为XSC离我们还遥远的时候,五升六的那个暑假,别人已经开始了刷题、MK。各种机构各种刷题班横空出世。
对于第一次面临XSC的家长来说,最痛苦的是,你并不明白不同的机构之间的奥秘,我不懂如何选择,就懒得选择。于是坚守母校,然而自始至终,母校并没有给与什么渠道和信息,我们还游离在整个氛围之外。
虽然也加了一些群,但是因为不够敏感,也没时间泡群,好像并没获得太多有用的信息。
事后跟朋友聊起来才知道,到了此时此刻,选择机构就是选择它的奥妙,这其中大有深度。
就这样,在大降末如火如荼的10月、11月多场活动进行时,我要么不知情,要么认为这个学校并不是最心仪的目标,后面还有大把机会。
11月,抱着试试水的心态,报了一个野战,以失败告终。然后我们又缩起了头,心想,小青蛙别去当炮灰,于是进入刷题状态,打算好好练好内功。
后来才知道,大多数拿票的娃也是身经百战拿的票。俗话说得好,“在考试中成长”。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机构上课,跟XSC备考刷题是两回事,要应对XSC必须开始系统地回顾知识体系及刷题。
随着六上结束,我开始焦虑了,御用司机一趟又一趟地跑遍了广州的名校递简历,都石沉大海。
两次与380失之交臂,第一次是华杯冬令营,第二次是考PET,总结起来就是与LY无缘。
LZ群里填过意向链接,可是从来没收到过活动的电话通知,YY投得最多,该有7-8次,直到6月才得到活动通知,虽然最后也拿到了YY票,但那是后话了。
GF系从一开始并不是自己的目标学校,不想报考。
到后来什么学校都去递简历,无论几线学校,见活动就报名,但是一线学校的活动通常就一次,错过了就此生无缘,直到拿了一家二线和一家准一线学校的票。
回想起来,也许是投简历的时机不对,也许是娃的简历不够出色,在茫茫人海中湮灭。
娃的五下六上成绩相当稳定,293。
但295是个坎儿,越秀的一线公校ZDB第一批点招,全要295以上。
因为六年级为了丰富简历,才开始追的竞赛,起步晚。孩子也没有天赋异禀,成绩并不理想,美国数学大联盟三等,华杯冬令营三等,英语pet仅仅只是通过,中队委,管乐10级,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母校综测412名。
这样的简历相当于裸奔。
六下,转眼已进入五月,娃手上还没有心仪的票,老母亲已经焦虑得无法入眠,无数个夜晚在泪流满面的噩梦中醒来。
虽然娃不足优秀,但也不至于差到连公校都没有通知。
转机在5月特长生招生,娃经过三轮测试,以特长生资格被家附近的SLZ录取,这对于当时焦虑的我来说,已经是烧高香的结果了。离家近,小学同学多,学校也不错,后来还得到了其高端班型的承诺。
这时候我们的心终于比较定了,有了一张比较满意的保底,继续保持刷题的劲头不放松。XSC已快走向尾声,活动机会已寥寥无几,我们左盼右盼的学校并没有给机会活动,直到6月收到YY的电话去活动。活动后,告诉我们要7月才会有结果,我们知道,这时通知来的,多半都是备胎。
6月,GW来压轴了,因为前面吃了太多亏,如惊弓之鸟的老母亲老父亲已经习惯了见名就报,宁杀错不放过。
对于这所学校,除了知道她贵为副帮主以外,其他知之甚少。
我家小青蛙属于晚熟型孩子,无论孩子还是老母亲,之前没考虑过住校。
没想到,摇号中签,报了个PDH的GW测试,可以进A班。
家里人都支持孩子进SLZ,因为离家近,远在老家的奶奶都打电话来认为孩子小,不适合住校,离家近的重点中学非常好!
于是某个周末,我们跟着车队去自驾游去了。
那天是PDH刷题班开班的第一天。
在玩得快接近尾声的时候,也许是上天的指引,我突然念头一闪,想着既然中签了就去考吧,既然要考,那还是好好准备一下吧。
于是正好刷题班还有一个空位,我们又刚好在开课前赶到了教室,一切都是那么凑巧。
因为没参观过学校,加上离家远要住校,以为尘埃落定的娃,又开始刷题之路,娃是很抵触的,老母亲抓狂的时候也不止一次想算了,别折腾了!
定在南沙的酒店,也差点被老母亲一气之下退了。
6月29日就这样吵吵闹闹去考了,考完出来娃觉得不理想,我们也没太在意,心想本来就没报太大希望,不住校也正合我意。
当天晚上,11点半公榜,我从后往前扫,没见到名字,心想没考上吧。
再从前往后扫,竟然在第一列。
老母亲悲喜交加,眼泪止不住吧嗒吧嗒往下掉。
喜的是娃竟然考得那么好!悲的是,读还是不读?
这个选择题不好做,舍不得娃住校。
爸爸主张去,妈妈主张不去,在激烈的争吵中,娃醒了,他知道考中,高兴坏了,我说你不是不愿意住校吗?
娃说考试那天第一次进GW,就被她的环境深深地吸引了,原本抗拒住校的娃,愿意去这所学校读书。
好吧,第二天30号一早,舍不得娃住校的妈妈顶着哭肿的眼睛,一家人驱车去GW报到。
当天正值小学班级毕业游,妈妈作为组织者,只能将重担交给其他家委,报到后再去追赶他们。
报到后的第三天,我们的初恋YY打来了电话,下了聘书,可惜迟了。
当我们最想嫁你的时候,递了7-8次情书,都不给我一次相亲的机会,现在我嫁人了,你才来召唤。
我们宁愿明媒正娶,不愿做备胎。
1、校内成绩295是一个坎儿,否则会很被动。
2、抱大腿:
抱团取暖很重要、想去哪个学校就抱哪个机构的大腿,这是在小升初落下帷幕后与别的家长聊天共享到的信息。
3、没时间泡群,也没跟别人抱团取暖的,订阅老胡的饭团,确实省去了不少泡群的时间。
我的孩子不算好,但也不算差,比我家孩子弱的早早拿到了无数的好票,只怪我这个家长没有在群里泡到有效性息,也没有抱团取暖,一个人的资讯是有限的。
在XSC的这场战争中,我们坚守到了最后一刻,算是完美收官。
混乱的XSC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心路历程,一直想把它记录下来:
每一个焦虑到流泪的老母亲、每一个承受升学之重并走向成熟的小学生——没经过XSC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
祝每一个XSC的孩子都有一个完美的归宿。
后续:
娃在GW读书,被伺候惯了的娃学会了自己洗衣,学会了独立,学校学习时间抓得紧,鼻炎好了,住校竟然长胖了,哈哈哈哈。
很庆幸选择了GW。
感谢热心群友的分享,也欢迎更多的家长参与本次《走过2019》征文活动。投稿按阅读数结算稿费,
阅读数越高,稿酬越高!
读者们参与互动也有奖品拿。
拿奖也很简单,发表评论就有机会:每篇文章留言评论点赞数前10名,
(以下一期文章发布当日中午12点的排名为准)
即可获得奖品。乐学品读行将为幸运儿们送出价值逾5万元的互动奖品,更有独家大字版名著读本等你来拿!
现公布上期获奖名单(以本文推出当天12点为时间截点),
请获奖的朋友留言收货信息
,惊喜大礼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