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中国四大行业协会呼吁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理由,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多家知名半导体设备企业,以及部分特种气体等半导体材料企业。12月3日,作为对美国商务部加大对华半导体企业出口管制的回应,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分别发布声明称,美国芯片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国内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12月3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我们认为美国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企业的出口管制,国内半导体领域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半导体相关材料、设备、工艺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或将进一步加快,进而推动半导体领域相关龙头企业投资价值的提升。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回升,提振半导体材料需求
在经历了2023年半导体供应链库存的持续调整后,2024年以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得以好转。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2024年1-9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456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9.9%;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约为2489亿美元,同比增长19.6%。WSTS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将实现16%的增长,2025年则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在AI以及汽车芯片的强力驱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在2030年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另外,在产能方面根据SEMI的预测,2024年及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将同比分别增长6%和7%,2025年末对应晶圆产能将达到3370万片/月。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逐步复苏,半导体材料作为行业上游的重要原料,其需求及市场规模也将得以恢复,利好国产半导体材料的验证、导入、销售。我们持续建议关注光刻胶、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CMP等细分领域半导体材料企业产品的研发、导入进度,同时也持续关注相关新增产能的落地进展。
板块周涨跌情况
过去5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大部分板块呈现涨势。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为+2.33%,深证成指涨跌幅为+1.69%,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44%,创业板指涨跌幅为+1.94%。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1.3%,涨跌幅位居所有板块第26位。过去5个交易日,基础化工行业大部分子板块呈现涨势,涨跌幅前五位的子板块为:粘胶(+7.4%),氯碱(+6.1%),改性塑料(+4.8%),绵纶(+4.6%),涤纶(+4.4%)。涨跌幅后五位的子板块为:碳纤维(-2.9%),锂电化学品(-2.3%),磷肥及磷化工(-1.0%),涂料油墨颜料(-0.7%),钾肥(-0.7%)。
风险分析:
1)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和维持高位风险:化工产品价格跟对应原材料价格同步波动,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库存损失;对应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化工品价差收窄,盈利变差,偏下游的化工品需求受到一定的压力。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化工品的下游需求主要和宏观经济景气度相关。如果需求端的增速不及预期,行业存在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