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报
是由财政部委托中国财经报社主办的全国唯一一份财会专业报纸。由财政部直接指导,准确发布财会法规、权威解读财会政策、客观报道行业动态;聚业内顶级专家团队,为读者奉献最新、最实用的财会业务处理方法。刊号CN11-0271 邮发代号1-358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  2 天前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  昨天  
GiantPandaCV  ·  浅析主流 Alignment 算法与 ...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5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8:When Your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报

个税汇缴月底截止!有新变化!财务请立即转发给员工!(附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操作指南)

中国会计报  · 公众号  ·  · 2024-06-12 17:01

正文

点击左上方“ 中国会计报 ”蓝色小字,可订阅本微信。

友情提醒:


好消息!6月起,你工资卡里或将多一笔钱!



在线办理个税汇算指南

1.进入申报页面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点击首页“2023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专题页【开始申报】按钮,阅读提示信息后,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进入申报页面。

2.核对基本信息

进入标准申报页面后,核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算地,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有两处及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可自主选择向其中一处申报。
3.选择年终奖计税方式

在“收入和税前扣除”页面,如果系统提示“存在奖金,请在详情中进行确认”,您需要点击“工资薪金”栏右侧提示框,选择年终奖计税方式。您可以分别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和【单独计税】,查看系统自动计算出的结果,比较一下,哪种划算选哪种,然后点击【下一步】。



如果“工资薪金”栏右侧未显示奖金信息,则可以直接跳过此步骤。
4.核对收入和税前扣除信息

仔细核对收入明细、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个人养老金等信息,如果存在错漏可及时调整,如果核对无误就直接点击【下一步】。

5.查看应退(补)税额

系统会自动进行税款计算,在页面左下方显示“应退税额”或“应补税额”,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即可。

6.办理退(补)税

(1)如果汇算结果为退税,您可以点击【申请退税】,选择已绑定的银行卡或添加银行卡信息,点击【提交】,待审核通过后,退税款将直接退到您的银行账户。因汇算人数多,退税款到账所需时间较长,请耐心等待。




(2)如果汇算结果为补税,您可以点击【立即缴税】,通过三方协议支付、云闪付、银联卡支付、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完成缴税。



2023年个税汇算清缴新变化


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的公告。


政策原文:

https://fgk.chinatax.gov.cn/zcfgk/c100012/c5221099/content.html

与2023年个税汇算清缴有所不同,今年的汇算清缴有4个变化需要大家关注:

一、延长汇算代办确认时间

对纳税人有代办需求的, 不再要求其必须在4月30日前与单位确认委托关系 ,为纳税人、单位办理汇算留足更加充分的时间。

二、申报信息及资料留存有变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25号)的有关规定,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期至2027年底。

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两次以上(含两次)股权激励的,应合并计算纳税,本着便利纳税人操作的原则,《公告》 对纳税人取得两次以上股权激励的情形,进一步明确了多次股权激励合并申报的方式、时间和地点。

三、退(补)税

对未足额申报补缴税款的纳税人,进一步明确了 汇算有关文书送达 的规定,以督促未申报补税以及未足额缴税的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四、进一步完善预约办税制度

考虑到今年春节假期较晚,将汇算预约办税起始时间调整为 2月21日

注意, 这几种情况无需办理汇算清缴:
  • 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 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 已预缴税额与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
  • 符合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这几种情况 需要办理汇算
  • 已预缴税额大于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 2022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汇算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因适用所得项目错误或者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造成2022年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的,纳税人应当依法据实办理汇算。


纳税人可以扣除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5大类:

1.基本减除费用

2.专项扣除

3.专项附加扣除

4.其他扣除

5.公益性捐赠


怎么计算需要补税还是退税?


先来看一下具体的计算公式:

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21年已预缴税额。


⚠️汇算不涉及纳税人的财产租赁等分类所得,以及按规定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纳税的所得。



这两类人可能要补缴

一是收入渠道不止一个。

比如有的人在两家公司领取工资,每家公司都是8000元。

在月度预缴时,每家公司都要先扣掉5000元的起征点,剩下的3000元,两家公司分开看,都只用交3%的税,3000 × 3%=90(元),两家一共交180元。

但在年度汇算时,我们发现他一个月收入16000元,减去起征的6万元(5000 × 12),还超出了132000元,应该征收10%的税, 132000 × 10%-2520=10680(元),所以年底汇算的时候他就应该补税10680-180=10500(元)。

很多人不是在两家公司获取收入,而是一家公司通过2张甚至4张银行卡获取收入,这种方法如果国家查到的话也是需要补税的。

二是有副业的人群。

有的人除了领工资,还接了其他的私活儿,因此会获得一些劳务报酬、稿酬或者特许权使用费等。

这些收入平时单独计税,小笔小笔的税率低,收得少,等到年度汇算的时候,加总起来发现年收入很高,适用更高的个人所得税率,于是平时征少了,最后也得补回去。

这几类人可以退税

而可以退税的人,也存在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年度汇算时总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

比如,花花第一个月收入8000元,其他月份收入4000元,在第一个月的时候应该缴税(8000-5000) × 3%=90(元)。

但是,年度汇算时发现花花一年总收入才52000元(4000 × 11+8000),不到6万元(5000 × 12)的起征点,无需纳税,于是可以退税90元。

二是有可以税前扣除的开支,但是平时没申报扣除。

比如,花花每月收入8000元,每月预缴的时候需要交税3000 × 3% × 12=1080(元)。但是年度汇算的时候,发现花花有小孩在上学,可以享受每个月2000元额度的子女教育专项扣除。

于是扣除掉2000元后,花花应该交税1000 × 3% × 12=360(元)。所以,花花可以退税1080-360=720(元)。

三是一年中就业中断导致扣除数不充分的。

比如,花花去年在某公司上了8个月的班,每月工资1万元,但因生病辞职回家养病去了。

月度预缴的时候,前8个月按10%缴税:(10000-5000) × 10% × 12-2520=3480(元)。

后面没上班了,于是年度汇算时花花的收入只有80000元,扣除60000元剩下的只用按照3%缴税:20000 × 3%=600(元)。

于是,花花可以申请退税3480-600=2880(元)。

四是一些自由职业的人群。

比如,花花没有任职于哪家公司,只是在家接插画私活儿取得收入。因此,也没有公司给她交“五险一金”,但她自己以自由职业的身份交了职工养老金和职工医保。

她自己交的养老金和医保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但由于没有公司给她交“五险一金”, 在月度预缴时,就只能按照她的月收入扣税,没有扣除她交的养老金和医保。

最后,年度汇算时,需要把她交的养老金和医保扣除,于是,月度预缴的税就比年度汇算时多,因此产生退税。

五是有些人劳务报酬、稿酬太高,月度预缴税率过高。

有的人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劳务报酬,一笔劳务报酬数十万元,一年中也就发生一两笔。

比如,花花去年有一笔劳务报酬是15万元,按照劳务报酬税率,月度预缴时她交的税是:150000 × 80% × 40%-7000=41000(元)。

但是,年度汇算发现她全年就只有这笔收入,适用综合个人所得税10%,只需要交150000 × 10%-2520=6480(元)。

于是,可以退税41000-6480=34520(元)。

六是本来享受个税优惠,但是在月度预扣时没有申报享受的。

比如,残疾人享有税收优惠,但是平时没有申报享受,于是可以享受退税。

七是有些人平时有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可以税前扣除,但平时预扣预缴时没有申报的。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 注册会计师、重庆税务、 梅松讲税、税台、财务经理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2 天前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5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8:When Your Mind Can't Let Go (1)
5 天前
瞭望智库  ·  “习语”何以近人
7 年前
重燃阅读  ·  最新版的账号帮助系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