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年时,逢岁终年末,便觉不安。觉得年这一去,就此不返。仿佛一个手机用久了,要扔时,忽然舍不得,前尘往事都上心头。
而且人越是长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快。总觉得什么都没做呢,一年过去了——不对啊,小时候,日子过得明明很慢才是。如此这般,过新年,简直就成了煎熬。
欲缓解这煎熬,便靠分化。比如,2016年12月31日到了,自我安慰:不急不急,过了农历,这年才算真过去呢……真过了农历了,也习惯2017年了,便罢。
直到我一位同学跟我如是说:“其实每一天每一秒,过去了都独一无二啊。”
比如2016年12月31日过去了,永逝了;但2016年3月19日凌晨3点17分58秒——这一秒过去了,也永逝了。2016年,也无非是这样一秒一秒过去的。
这有些像秃顶效应:人掉头发,一根一根,不以为是;不知不觉,秃了大半,才悲从中来——其实这只是个时间流逝的漫长结果而已。
其实一年早就过了,只是到最后几天,大家才想到,才感慨起来。
我周遭有几位朋友,到年底做做总结,不免喜忧有之。我问若没达成年初目标会如何呢?答曰也没如何,就是心理不太顺……这其实是,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惩罚自己了。
时间这玩意,只是个刻度——年这个概念,是人类拿来计时用的,是个工具。地球绕太阳恰好一圈,就算一年。时空里并无刻度。星辰不记得,太阳不记得,只人类自己记得而已。公元纪年,又是二千多年前伯利恒一个人出生之后至今。所以2016年过去了,无非是2016年前伯利恒马厩里一个孩子出生后,地球绕太阳转了2016个圈——过去了就过去了吧。地球自己都记不得这许多呢。
别被工具所束缚啊。
我最喜欢苏轼的一句话,是这样的。《东坡志林》里说: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要歇就歇,哪里都可以歇。非给自己定个亭子作为目标,徒然自苦而已。
一天天流逝,许多人忽视了;一整年过去,许多人感慨。说来也只是旅途行程,一个亭子,又一个亭子。要感慨歇息,松快自心,任何一个时候,都是可以的。若这一年果真极好,就好好记取,以待来年;若这一年过得不好,嗨,那就任他去吧——其实这一年过去了,元旦醒来,之前的一切仍在,只是个心理而已。
时间刻度纪年,都是为了人类开心方便,是工具。
若开心就用,不开心,忘了就是。
我这一年,也没什么新的心得——大概人年长了,许多道理自然而然明白过来,也不觉得是多了不起的心得了。若值得与人说的,大概是这个:
以前听人说时间流逝,觉得无常无常,无常是苦。
现在多少觉得,也不坏。
比如我偶尔胃痛时,自我安慰:“过去这一阵,就好了。”快乐时,会提醒自己,“这阵乐子总要过去,所以得用心体会啊”。
世间喜乐不长久,同理,哀苦也不长久。对希望永远离苦得乐的人而言,无常是苦。对悲观的人而言,无常未始不是种安慰:倒霉事儿遇多了,也总会有喜乐的吧?
开心时,念及无常,多珍惜开心的时光。难过时,多想想无常,总会过去的。
一定有人会说,这样太自我安慰了吧?不严谨啊?——嘻,如上所述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概念与物质工具,本质上都为了离苦得乐。
给上面这段话一点科学依据。
Dan Zakay先生有个看法:人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吸取新信息多时,会觉得时间变慢。反之,人休闲无聊时,时间会变快。
所以面试前,
人紧张得很,会关注周围的细节,觉得煎熬;无忧无虑无所用心过着日日规律的生活时,会觉得时间一闪即过。
所以回到题目:
小时候,每天接触新东西时,会觉得时光悠长。
反之,在规律无惊喜的时光里过久了,一切都过得快。
这算是我今年给诸位的祝福:要祈愿2017年事事大顺,我说了不算。只好这么说:世事无常,时间流逝,凡事有因果。好事坏事,都有尽头。
开心时,想想这一切会过去,多在意周遭的一切,好好体会欢乐的细节,欢乐的时光就似乎会过得慢一些。
难过时,想想这一切总会过去,不去多想悲伤的细节,封闭信息汲取,难过的时光会短暂些。
不要自己发明些概念和心理,比如,用时间流逝之类,来为难自己——自己为难自己时,痛苦的时光会格外漫长。
无论2016这一年过得是苦是乐,是慢是快,现在都过去了。时间本身在一成不变的流逝,感官上决定幸福与哀苦长短的,是我们自己。
所以,惜福弃厄,继续吧。大家新年快乐。多谢过去一年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