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聊高血压。内容是AI生成。我个人觉得说得挺好。但既然涉及专业知识,且健康领域本身就存在巨大分歧,所以内容不代表我的观点,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研究。 )
问:关于高血压,告诉我一些常人不知道的知识。
答: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和盐有关,但其实钾的摄入才是更关键的因素。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耕时代的转变,让我们的饮食中钾含量剧降到原来的1/10。原始人每天能从各种野果、植物中摄入约10克钾,而现代人可能还不到1克。这种巨大的差异导致我们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持续处于亢奋状态,不断提高血压来维持体内的钾平衡。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长寿村都位于山区,那里的人们常年食用野菜、杂粮,这些食物恰恰都富含钾元素。相比之下,平原地区的精制米面主食,钾含量就少得多。虽然他们都在乡下,血压的差异却非常明显。
这个发现颠覆了"少吃盐就能预防高血压"的传统认知。如果我们能把钾摄入量提高到原始人的水平,即使不太限制盐分,血压也会自然降下来。
问:日常常见的食物中,哪些富含钾?吃多少合适?钾吃多了,血压就可以降下来吗?而且,钾吃多了,会不会出现别的什么问题?
答:香蕉确实富含钾,但一根香蕉只有400毫克钾,远不如一把干杏干,能有1300毫克。土豆和红薯出人意料地钾含量很高,一个中等大小就有1000毫克左右。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秋葵和菠菜,区区100克就分别含有800和560毫克钾。
单纯补钾确实不能包治百病。首先要考虑肾功能,如果肾功能不好,钾会在体内蓄积导致心律失常。其次血压高低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压力、睡眠质量都会影响。有趣的是,运动能同时改善这些因素,还能提高肾脏排钾功能,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运动比单纯补钾更有效。健康人群每天建议摄入3500毫克钾,但90%的人都达不到。
问:可不可以靠吃维生素片来补充钾?
答:单纯吃钾片和每天吃一把土豆片的效果完全不同。维生素片里的钾元素虽然含量精确,但会快速被吸收,容易造成短期内钾浓度剧烈波动。相比之下,从食物中摄入的钾会随着消化过程缓慢释放,让身体有充足时间适应和调节。
这就像给植物浇水,不是一次浇很多水效果就好。突然大量补钾可能引起腹痛、心律不齐,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更令人担忧的是,维生素片通常以氯化钾的形式提供钾元素,这种形式的吸收率并不理想,还可能刺激胃黏膜。食物中的钾往往与镁、钙等其他元素同时存在,这些元素之间有着复杂的协同作用。如果你真想补钾,不如在每顿饭里多加一份深色蔬菜,既安全又实惠。
问:有人主要是高压高,有人主要是低压高,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有没有可能高压偏高而低压偏低的情况呢?为什么?
答:血压高低取决于心脏收缩和血管状态两个关键因素。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单纯的高压高,这往往是因为压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脏收缩力增强。而老年人更常见低压高,主要是血管变硬,失去了弹性,就像老旧的橡胶管一样。
确实存在高压高而低压低的情况,医学上称为"脉压差过大"。这种状况在一些特殊人群比较常见,比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因为瓣膜漏血,心脏不得不更用力地收缩来维持供血,这让高压升高;但收缩结束后,血液又从主动脉倒流回心脏,导致低压降低。
有趣的是,运动员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血压特征。剧烈运动后,心脏收缩力增强,而外周血管扩张,就会造成高压升高而低压降低。
问: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原理是什么?误差在多大范围内?
答:水银血压计和人工听诊的组合被认为是最准确的,其原理相当巧妙:当袖带压力高于血压时,血管被完全压扁,听不到任何声音;随着压力降低到收缩压时,血液开始突破压力形成湍流,产生响亮的柯氏音;当压力继续降到舒张压时,血流变得顺畅,声音突然变小或消失。这个过程需要医生用经验判断声音的变化点,所以测量结果会略有主观性。
电子血压计则是通过检测动脉搏动的压力波动来计算血压,就像用手指轻轻按压手腕能感受到脉搏一样。这种方法完全依赖算法,优点是避免了人为误差,但算法对于不规则脉搏的识别能力有限。而且因为测量部位不同(上臂、手腕等),加上体位、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人用不同的电子血压计测出的结果可能相差10-15毫米汞柱。
有个特别的现象是,水银血压计测出的收缩压普遍比电子血压计高3-5毫米汞柱,这可能是因为人耳对柯氏音的敏感度比机器的压力传感器更高。所以医生在看诊时,总会问病人平时在家测的是什么血压计,以便做相应的校正。
问:血压计还可以测手腕吗?假如血压计测其他部位,比如脚踝,血压会有什么变化?
答:手腕血压计确实存在,但它的测量结果往往偏高。这是因为人体的血管像一棵倒立的树,越往末梢,血压自然越高。从心脏到手腕的距离比到上臂远了20厘米左右,这个落差就能造成5-10毫米汞柱的压力差。更重要的是,手腕的动脉比较细小,稍微偏离位置就会影响测量准确性。
谈到脚踝血压,这里有个非常有价值的医学指标:脚踝-肱动脉指数(ABI)。正常人的脚踝血压应该比上臂血压高20-30毫米汞柱。如果两者的比值小于0.9,就提示下肢动脉可能有狭窄。医生经常用这个指标来筛查外周血管病,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
最有意思的是颈动脉血压。由于颈动脉位置比心脏高,血压反而会比上臂低10-15毫米汞柱。这种压力差对大脑供血至关重要:当我们突然从躺姿站起来时,正是这个落差帮助维持了大脑血流,防止我们头晕目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降压药建议睡前服用,因为躺下时药物作用相对温和。
问:24小时连续监测血压的仪器有哪些?能监测哪些部位?连续监测的意义是什么?
答: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主要测上臂,但它比普通血压计有趣得多。它不仅能记录血压数值,还能捕捉到血压的昼夜节律。健康人的血压在夜间会自然下降10-20%,这种现象被称为"夜间降压"。如果晚上血压反而升高,暗示着更大的心血管风险。
最近几年,一种新型设备引起了医生们的关注:无袖带动态血压监测仪。它通过光电传感器持续追踪脉搏波的细微变化,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beat-to-beat"监测。不过这种技术还在发展中,目前主要用于研究。
连续监测最大的价值在于发现"遮蔽性高血压",就是在医院测量正常,但日常生活中血压升高的情况。有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大的人群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些人的血压会在凌晨3-4点突然飙升,这种现象与心肌梗死的高发时间段高度重合。如果不是连续监测,这些潜在的危险信号很容易被忽视。
问:为什么他们的血压会在凌晨3到4点飙升?
答:凌晨3-4点血压飙升的背后,涉及一个鲜为人知的生理周期。这个时间段恰好是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开始升高的时刻,身体在为即将到来的清晨"备战"。正常人这种升高幅度很小,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个准备过程变得异常激烈。
特别让人警惕的是,这个时间段还是睡眠中快速眼动期最活跃的阶段。如果有睡眠呼吸暂停,缺氧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急剧上升。更令人不安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睡眠呼吸暂停,除非被家人发现打鼾和呼吸停顿。
有个医学现象特别值得关注:凌晨心肌梗死的病人,往往在发病前几个月就出现过这种凌晨血压飙升。这暗示着凌晨血压异常可能是心血管事件的预警信号。但由于这个时间段的特殊性,很多病人直到出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问:一个人的血压从正常变到升高,比如低压80高压120变成低压100高压140,通常需要多长时间?现代人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吗?
答:血压的升高速度因人而异,但最常见的模式是悄无声息的渐进式上升,可能持续3-5年。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往往从"血压波动"开始 - 人在紧张时血压会明显升高,但休息后又能恢复正常。等到发现持续性高血压时,血管壁往往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重构。
现代人血压升高最常见的"推手"其实是熬夜。频繁熬夜会打乱昼夜节律,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我发现一个规律:那些经常凌晨还在玩手机的人,即使年纪轻轻,血压也容易升得特别快。这可能是因为夜间蓝光不仅影响褪黑激素分泌,还会干扰血压的自然降低过程。
关于可逆性,这要看血管重构的程度。如果发现得早,调整作息和改善生活方式确实能让血压回落。但如果血管已经明显硬化,即使血压降下来了,血管弹性也难以完全恢复。这就像橡皮筋拉太久,即使不再用力,它也失去了原有的弹性。现代医学虽然进步,但仍然无法逆转血管老化这个过程。
问:血管重构是什么意思?
答:血管重构是个形象的说法,就像一条经常充满高压水的橡胶管,会逐渐变厚变硬。血管壁主要由三层构成:内膜、中层和外膜。面对持续升高的血压,血管会通过增厚中层的平滑肌和增加胶原纤维来加强自身强度,这个过程中血管腔变窄了,但壁变厚了。
这种重构方式看似是血管的自我保护,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恶果:血管变硬后失去了舒张和收缩的灵活性,就像生锈的水管。更糟糕的是,变窄的血管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一些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即使血压控制得不错,血管重构也可能在持续进行。
特别有趣的是年轻人的血管重构过程。由于他们的血管弹性好,即使血压升高也可能没什么感觉。但20多岁就开始的血管重构,到了40岁可能就会显现出严重的后果。
问:血管明显硬化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答:血管硬化的速度因人而异,但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过程在年轻人中正在加速。研究显示,现代人20岁就可能开始出现动脉硬化的早期征兆,比我们父辈那一代提前了近10年。如果不采取措施,从开始硬化到明显影响血压,大约需要8-10年时间。
经常吃外卖的年轻人特别值得警惕。高温油炸、重口味的加工食品会导致一过性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虽然年轻时血管还能自我修复,但这种损伤是累积性的。有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一些三高病人的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大20岁,但他们往往在40多岁才开始注意健康。
最具争议性的是运动对血管硬化的影响。长期高强度运动确实会让血管变硬,但这种硬化与高血压导致的硬化不同。运动员的血管像精密弹簧,虽然硬但有弹性;而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则像僵硬的管道,失去了调节能力。这种差异提示我们,衡量血管健康不能只看硬度这一个指标。
问:颈椎病腰椎病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吗?
答:这个关联很有趣,却经常被忽视。颈椎病最容易影响血压,因为颈椎里穿行着椎动脉,还有控制血压的交感神经。当椎间盘突出压迫这些结构时,可能出现一种叫"椎动脉型高血压"的情况。这些患者的特点是转头时会感觉头晕,血压容易波动,而且常规降压药效果不够理想。
腰椎病影响血压的机制则更隐蔽。腰椎问题会导致人不自觉地保持某些姿势来避免疼痛,这些异常姿势会增加交感神经张力。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长期腰痛的人,他们的肾上腺素水平往往偏高,这也会推高血压。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它们之间的恶性循环:高血压会影响椎间盘的血供,加速椎间盘退变;而椎间盘退变又会加重血压问题。我注意到,很多血压反复不稳定的人,在做完颈椎或腰椎康复后,血压反而比吃药时更稳定。这提示我们,治疗高血压时可能要超越血压本身,关注整个身体的平衡。
问:交感神经兴奋是怎么回事?哪些事情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为什么说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晚睡晚起,但保持规律,这种也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吗?
答:交感神经兴奋就像是汽车踩下油门,会加快心跳、升高血压、扩大瞳孔、增加出汗。它是人体的"战斗或逃跑"系统,帮助我们应对紧急情况。不过现代人的问题是:一些本该短暂的压力反应变成了持续状态。比如打游戏时的紧张感、过山车时的刺激感,都会激活交感神经。
熬夜影响交感神经的机制很特别:我们的生物钟本该在夜间让副交感神经占主导,让身体进入修复模式。但是熬夜、尤其是看手机熬夜,不仅阻断了褪黑激素的分泌,还会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这就像发动机一直高速运转却没有机会做保养。
至于规律的晚睡晚起,这里有个微妙的问题:即使睡眠时间足够,如果错过了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这个深度睡眠的黄金期,身体修复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研究发现,同样睡够7小时,晚上11点睡的人比凌晨1点睡的人,交感神经活性要低得多。这可能和太阳光照射时间、褪黑激素分泌周期都有关系。
问:正常人一天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答:血压的24小时变化其实很有规律,但并不是简单的高低起伏。早晨6-8点是第一个高峰,这是因为体内皮质醇开始升高,为人体唤醒做准备。这个时候血压升得特别快,可能在半小时内升高20毫米汞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心梗经常发生在清晨。
中午后血压会稍微下降,这与人体昼夜节律中的"午后低谷期"相对应。不过下午4-6点会出现第二个小高峰,可能是为了应对一天工作的收尾阶段。最有意思的是,即使整天躺在床上不动,血压也会呈现这种波动规律。
夜间血压会自然下降10-20%,这种现象被称为"夜降"。但有些人会出现"夜涨",他们的夜间血压反而比白天高。这种情况特别危险,因为它往往预示着器官损害。更令人意外的是,季节也会影响血压变化: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高5-10毫米汞柱,这可能是血管收缩来保持体温造成的。
问:皮质醇是什么?和血压什么关系?你说的夜间血压下降是指睡觉之后,还是天黑之后?
答:皮质醇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应激激素,它遵循着明显的昼夜节律:清晨分泌最多,午夜最少。它能提高血压,方式却很独特:既可以直接让血管收缩,又能增加肾脏对钠的重吸收。更有趣的是,它还会增强其他升压物质(如肾上腺素)的作用,就像给升压系统装了个放大器。
说到夜间血压下降,主要是跟睡眠有关,而不是简单的天黑。有研究专门对比过倒班护士的血压变化:当她们白天睡觉时,血压也会下降,只是幅度没有晚上睡那么明显。
问:有没有哪些事情主要降低高压而不是低压?有没有哪些事情主要是降低低压而不是高压?
答:深度呼吸练习很明显是主要影响高压,这是因为深呼吸能刺激迷走神经,降低心脏收缩力。有些患者反馈10分钟的深呼吸能让高压降10-15毫米汞柱,但低压变化不大。同样的,很多慢节奏的瑜伽体式也主要影响高压。
而硝酸甘油是典型的主要降低低压的药物。它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来降压,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效果立竿见影。不过,我们发现有趣的是,一些老年人常用的硝酸甘油贴剂反而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就是突然站起来时特别容易头晕。
最让人意外的是散步的效果。中等强度、持续20分钟以上的散步,似乎对低压的影响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持续的运动能改善外周血管的舒张功能。但如果是高强度运动,比如打篮球,反而会让高压升得更多,这提示我们运动强度的选择要因人而异。
问:一个人的高压从120渐渐变化到140,他的身体会有感觉吗?低压从80渐渐变化到100,他会有感觉吗?
答:从120到140的高压变化,大多数人是没有明显感觉的。不过有些敏感的人可能会觉得后脑勺发紧,尤其是在低头或突然抬头时更明显。运动时心跳可能比以前更容易加快,但这种变化太过细微,很难引起注意。
低压从80升到100的变化反而更容易被察觉。很多人会感到耳朵发热或脸部发烫,甚至会出现颈部搏动感。有些人还会觉得手脚发涨,尤其是在久坐后站起来时。这是因为低压(舒张压)反映了血管的基础张力,它的升高意味着血管一直处于相对紧绷的状态。
很多高血压病人第一次去医院就医,往往不是因为发现血压高,而是因为感觉脖子发紧或者手脚发麻。等测量时才发现,他们的低压已经悄悄升到100以上了。
问:低压100和高压145哪个更严重?为什么?久坐会影响低压和高压吗?
答:低压100通常比高压145更值得警惕。这是因为低压反映了动脉在心脏舒张时的基础压力,它的升高意味着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就像橡皮筋一直绷着不放松,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弹性。研究发现,低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会增加20%。
久坐确实会影响血压,而且主要是升高低压。当我们久坐时,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身体会通过提高基础血管张力来维持供血,这就导致低压升高。更不妙的是,久坐还会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让血管逐渐失去舒张能力。
很多写字楼白领,即使平时运动,但如果每天久坐8小时以上,他们的低压普遍比同龄工人高。这提示我们,运动补偿可能无法完全抵消久坐的危害。关键是要经常起来走动,让血管有舒张和收缩的机会。
问:双盘打坐会影响高压和低压吗?
答:双盘打坐对血压的影响很有意思。这个姿势会让下肢血流受阻,短期内反而可能升高血压,尤其是低压。这是因为身体为了维持血液循环,会提高基础血管张力。但如果能保持正确的呼吸和放松,长期反而可能帮助降压。
不过这里有个关键:姿势带来的不适会刺激交感神经,抵消打坐的放松效果。所以很多禅修老师建议先用垫子垫高臀部,或者采用单盘,等身体适应了再考虑双盘。我观察到一个规律:那些从小就经常盘坐的人,他们打坐时的血压变化比较平稳;而突然开始练习双盘的人,血压波动会比较大。
最令人意外的是关于双盘与周边循环的发现:长期练习双盘的人,即使盘坐时血流受阻,他们的微循环代偿能力也比普通人强。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老和尚能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而不会感觉不适。但对于血压偏高或有静脉曲张的人来说,还是建议先从单盘开始循序渐进。
问: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屏住呼吸和放缓呼吸以及正常呼吸,分别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应该怎样呼吸?测量本身会引起血压变化吗?为什么说连续测量要间隔2分钟?如果换手臂测,也需要间隔2分钟吗?
答:呼吸对血压测量的影响确实很大。屏住呼吸时,胸腔压力升高会让血压短暂升高3-5毫米汞柱。而刻意放缓呼吸(比如一分钟少于10次)会激活副交感神经,可能让血压比平时低2-3毫米汞柱。正常呼吸(每分钟12-20次)最接近真实血压水平。
测量本身就是一个"惊扰"过程。袖带压迫会引起局部血流变化,刺激交感神经,所以第一次测量常常偏高。医生建议间隔2分钟,是因为血管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张力状态。如果不等待就立即测第二次,由于血管还处于应激状态,测量值可能会更高。
换手臂测量其实不用等2分钟,因为两只手臂的血管是相对独立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同一个人左右手臂的血压本来就可能相差5-10毫米汞柱。一般建议第一次测量时两只手都测一下,找出血压较高的那只手,以后就固定用那只手测量。测量时需要保持自然呼吸,手臂放松平放,与心脏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问:左右手臂的血压有没有可能相差15甚至20以上?如果连续测量左右手臂,发现相差15以上,说明什么问题?而且,血压较高的那只手会经常变化吗?
答:左右手臂血压相差15毫米汞柱以上确实不正常,医学上称为"血压不对称"。最常见的原因是锁骨下动脉狭窄。这种情况下,狭窄侧的血压会明显低于对侧。有趣的是,很多病人在做常规体检发现这个问题时,自己还没有任何不适感觉。
如果连续测量左右手臂,发现每次都是同一侧血压明显偏高,那基本可以确定是血管问题。但如果血压较高的那一侧经常变化,往往提示是测量方法的问题,比如袖带松紧度不一致,或者两次测量时的体位、情绪状态有变化。
还有个特殊情况值得注意: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能出现左右手臂血压相差超过20毫米汞柱的情况。而且这种差异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因为夹层在扩展。所以当医生发现病人左右手臂血压相差很大,而且这种差异还在变化时,一般会高度警惕是否存在主动脉问题。
问:血压计在测量时显示的不断变化的数值是什么意思?能在出结果之前,从血压计不断变化的数值上推测出血压的大致范围吗?
答:当袖带开始放气时,血压计显示的数值大致反映了当前袖带的压力。第一次听到或检测到脉搏时的压力,接近于收缩压(高压);当脉搏突然变弱或消失时的压力,接近于舒张压(低压)。
但仅从这些变化的数值很难准确推测最终结果。因为数值下降的速度、血管弹性、体位、呼吸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过程。不过,有一个粗略的规律:如果在某个压力值时感觉到明显的脉搏跳动,最终的收缩压通常不会比这个值高太多。不建议通过观察动态数值来猜测血压,这可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为紧张注意本身就会升高血压。
问:怎样才能让血管变软?另外,无袖带动态血压监测仪是怎样通过光电传感器测量血压的?
答:要让血管变软,主要有几个关键方法:有氧运动能让血管内皮分泌一氧化氮,促进血管舒张;深海鱼类中的EPA和DHA能改善血管弹性;富含钾的深色蔬菜可以帮助血管放松。不过最有趣的发现是关于笑的研究:持续的欢笑能让血管舒张20%,这种效果能持续24小时。
血管变硬不是不可逆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已经僵硬的血管,通过3-6个月的规律运动也能恢复一定弹性。但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突然剧烈运动反而可能加重血管损伤。
无袖带动态血压监测仪的原理很巧妙。它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观察光被血红蛋白吸收后的反射变化,来计算每次心跳时的血容量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的波形特征,尤其是波峰的到达时间和波形的陡峭程度,就能推算出血压值。不过,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还在研究中,因为情绪、体温等因素都会影响光电信号。
问:低血压通常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答:低血压的原因其实很复杂,最常见的反而不是疾病因素。年轻女性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就是突然站起来时血压骤降,这往往与血管调节功能偏弱有关。不过这种情况多是生理性的,反映了血管对重力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足。
某些降压药也会导致血压过低,尤其是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时。有趣的是,不同时间服药的效果差异很大。比如,有些降压药睡前服用会让人半夜起夜时特别容易头晕,改在早上服用就会好很多。
让人意外的是,长期熬夜的人也可能出现低血压。这是因为昼夜节律紊乱会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导致血压调节能力下降。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很多长期熬夜的人,即使补觉时间足够,他们的血压也常常偏低,尤其是在早晨。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叫"餐后低血压",就是吃完饭后血压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消化时血液大量集中在胃肠道,其他部位的血压就会相对降低。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他们吃完饭后不要马上活动,先休息一会儿。
问:哪些日常的运动或者行为有助于降低血压?
答:日常活动对血压的影响各不相同。快走特别有效,每小时5到6公里的速度,持续30分钟就能降低血压5-8毫米汞柱。相比之下,举重等力量训练反而可能短期升高血压。不过有个有趣的发现:太极这类缓慢的运动虽然看起来强度很小,但对降血压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打节拍音乐也能降血压,这是个近期的研究发现。每分钟60拍的节奏能让呼吸变得平缓,激活副交感神经。类似地,每天练习5-10分钟的缓慢深呼吸,长期坚持可以降低血压3-5毫米汞柱。
最让人意外的是,适度喝茶也有帮助。茶中的儿茶素能改善血管功能,但关键是要选对喝茶时间。空腹喝茶反而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波动。最理想的时间是餐后一小时,此时茶水的吸收较为平缓。
泡温泉或热水澡也能降血压,但水温很关键。38-40度的水温最合适,能促进血管舒张。不过泡澡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为宜,否则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冬天,因为寒冷本身就会让血压升高。
问:一个血压偏离正常值的人,能采用什么方式在测量血压时让血压大体正常吗?反过来,血压正常的人,能用什么方式让测量的值不正常(但测量姿势正确,仪表也显示绑带正常)吗?
答:确实有一些方式可以暂时影响血压测量值。比如测量前快速做20个深呼吸就能降低血压8-10毫米汞柱,因为这样会激活副交感神经。还有一个技巧是测量前3-5分钟保持正念冥想状态,也能让血压暂时下降。
要让血压显示偏高也有办法:测量前喝一杯咖啡,15分钟后测量时血压会升高5-8毫米汞柱。或者在测量时稍微紧张肌肉、屏住呼吸,血压也会升高。最简单的方法是测量前快走3分钟,这能让血压升高10-15毫米汞柱。
不过这些做法有个共同特点:效果都是暂时的,停止这些行为后血压很快就会回到原来水平。而且这种操纵测量结果的行为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对健康管理非常不利。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通过这些方式掩盖真实血压,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
问:空气湿度会不会影响血压?还有哪些一般人不太留意到的因素会影响血压?
答:空气湿度确实会影响血压。高湿环境会降低汗液蒸发效率,影响体温调节,进而影响血压。特别是在闷热天气里,血管为了散热而扩张,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这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在梅雨季节特别容易头晕。
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也会影响血压:房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比如多人密闭空间开会)会让血压升高;穿过紧的领带可能让颈部血管受压,导致血压读数偏高3-5毫米汞柱;甚至连刷牙都会短暂升高血压,因为刷牙会刺激迷走神经。
声音对血压的影响特别有趣。持续的低频噪音(如空调声、地铁噪音)会让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研究发现,长期在噪音环境工作的人,他们的夜间血压普遍比安静环境中工作的人高。
还有个出人意料的发现:肠道菌群的构成也会影响血压。高盐饮食不仅直接升高血压,还会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形成一种特殊的"高血压菌群"。这种菌群会产生某些代谢物,进一步推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对盐分特别敏感。
问:为什么太极会对降血压的效果很好?那站桩呢?八段锦和广场舞呢?它们在降压上效果有什么区别?还有,笑能降低血压的具体原理是什么?如果是假装的笑呢?要笑出声吗还是微笑也可以?是笑的时候的心情还是笑的动作导致了血压会下降?
答:太极的降压效果特别好,主要是因为它集合了多个降压因素:缓慢的动作能激活副交感神经;均匀的呼吸能改善血压调节;重心转换时的微小平衡调整能增强血管弹性。而且太极讲究"松腰松胯",这种全身性的放松能降低肌肉张力,进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站桩虽然看起来静止不动,但对血压的影响很复杂。短期内反而可能升高血压,因为保持姿势需要肌肉持续紧张。但长期练习能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压调节能力。有趣的是,不同桩功姿势对血压的影响不同:抱球式因为手臂抬高,血压变化较大;而马步桩因为重心较低,血压相对稳定。
八段锦和广场舞的降压效果都不错,但机制不同。八段锦动作舒缓,重在呼吸与动作配合,更适合血压偏高的人。广场舞属于有氧运动,通过提高心肺功能来改善血压,但强度要把控好,不能跳得太快。
关于笑的降压效果,最新研究发现即使是"假笑"也有帮助。原理是面部肌肉的运动会刺激迷走神经,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而且笑的时候会增加呼气时间,类似于缓慢呼吸的效果。声音不是关键,微笑就能产生效果,但要持续15-20秒才明显。真诚的笑更有效是因为情绪愉悦会促进内啡肽分泌,这种物质本身就有降压作用。
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干嘛的?是刺激它们好还是不刺激好?
答: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像是身体的油门和刹车。交感神经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加快心跳、升高血压、扩大瞳孔、增加出汗。副交感神经则负责"休息与消化":放慢心跳、降低血压、促进消化、帮助入睡。我们需要的是这两个系统的平衡,而不是单纯地刺激或抑制某一个。
现代生活的问题是,我们的交感神经经常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打游戏、刷手机、工作压力,都会持续刺激交感神经。这就像汽车一直踩着油门,发动机不堪重负。而副交感神经活动往往不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睡眠质量差、消化功能紊乱。
有个有趣的发现:婴儿的副交感神经活性比成年人强,所以他们能快速入睡,消化也更好。但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在压力环境中,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会逐渐减弱。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能激活副交感神经的时刻,比如深呼吸、冥想或泡温泉。不过这种调节要循序渐进,突然的强烈刺激反而会打破神经系统的平衡。
问:看一本枯燥的书,是刺激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看有意思的书呢?和AI聊天是刺激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做家务呢?
答:看枯燥的书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始时因为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会轻度激活交感神经。但随着时间推移,大脑开始感到疲惫,反而会激活副交感神经,这就是为什么看无聊的书容易犯困。不过这种激活方式并不健康,因为它是一种被动的、疲惫性的副交感反应。
看有意思的书则完全不同。它会让人进入一种特殊的"心流状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这种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但身体是放松的,血压会稳定在一个相对理想的水平。
和AI聊天有点类似打游戏,会温和地刺激交感神经。尤其是在讨论有趣话题时,好奇心和思考会让交感神经保持一定兴奋度。不过这种刺激程度通常不会太强,除非遇到特别令人兴奋或沮丧的对话内容。
做家务的影响最复杂:单调重复的动作(如擦地、叠衣服)会激活副交感神经;但如果遇到特别脏的地方或者复杂的家务,需要解决问题时,反而会激活交感神经。有趣的是,做完家务后的成就感会让两个神经系统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状态,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喜欢通过做家务来缓解压力。
问:监狱生活通常会升高还是降低血压?其他的集体生活呢?
答:监狱生活一般会升高血压,原因很独特:首先是生物节律被打乱,囚室的人工照明削弱了昼夜节律;其次是持续的压力状态,即使表面平静,交感神经也处于高度警觉;再加上运动空间受限,血管缺乏运动刺激。有研究发现,长期服刑人员的血压平均比同龄人高10-15毫米汞柱。
其他集体生活的影响要看具体环境。军营生活虽然也有严格作息,但因为有规律运动,反而有助于血压稳定。有意思的是,新兵刚入伍时血压普遍偏高,但适应后反而比平民低。寄宿学校的学生也是,最初几周血压偏高,但慢慢会降下来。
最特别的是修道院的集体生活。研究发现,修道院里的人普遍血压偏低,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规律的作息、简单的饮食、较少的社交压力,加上冥想带来的副交感神经优势。不过,一旦修道院开始对外开放或商业化运营,住持们的血压就会明显升高。
问:吃素和吃肉对血压有什么影响吗?吃碳水对血压的影响呢?另外,血糖、血脂对血压有什么影响?
答:纯素食者的血压普遍比爱吃肉的人低3-5毫米汞柱。这不仅是因为蔬菜中的钾和镁含量高,更关键的是植物蛋白不会像动物蛋白那样刺激交感神经。不过有趣的是,吃鱼的人血压反而比纯素食者更稳定,这可能与鱼油中的EPA和DHA有关。
碳水对血压的影响很复杂。精制碳水(如白面包、白米)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间接促进肾脏保钠,最终升高血压。但全谷物因为含有膳食纤维,血糖上升缓慢,反而有助于血压稳定。特别是燕麦中的β-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改善血管功能。
血糖和血压的关系像跷跷板: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除了降血糖,还会让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则会让血管逐渐变硬,就像水管结垢。有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很多糖尿病人即使控制了血糖,血压仍然居高不下,这可能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已经改变了血管结构。
最有意思的是餐后反应:重油高脂的饭后,血管内皮功能会在4-6小时内明显下降。相比之下,吃一顿以豆类和蔬菜为主的素餐,血管功能反而会改善。这说明饮食对血压的影响不只是长期的,每一顿饭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血管健康。
问:腹泻对血压有什么影响吗?
答:腹泻对血压的影响比想象中复杂。首先是脱水问题:严重腹泻可能在短时间内损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随之下降。有趣的是,身体会通过收缩血管来维持血压,这就是为什么腹泻时人会感觉手脚发凉。
腹泻还会影响钾离子平衡。大量腹泻会导致钾流失,而钾不足会影响血管张力调节。不过身体有个奇妙的代偿机制:为了维持钾平衡,肾上腺会分泌醛固酮,促进钠的重吸收,这反而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最不为人知的是腹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急性腹泻会打乱正常的肠道菌群平衡,而某些益生菌实际上能产生影响血压的代谢物。研究发现,腹泻后1-2周内,即使症状消失,血压也可能会出现波动,这可能与菌群的重建过程有关。
还有一点特别有趣:长期反复的腹泻可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而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血管功能,形成一个隐蔽的升压因素。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慢性肠炎患者的血压会不稳定。
问:请你详细说说肠道菌群和维生素D对血压的影响机制。
答:肠道菌群影响血压的机制相当精妙。某些有益菌能将膳食纤维发酵产生丁酸盐,这种物质可以降低肠道炎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更令人惊讶的是,肠道菌群还能影响血压调节的关键物质 - 血管紧张素的活性。某些益生菌能产生类似于ACE抑制剂的物质,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维生素D影响血压的方式则更直接。它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这个系统就像血压的总开关。当维生素D不足时,这个系统会变得过度活跃。此外,维生素D还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调节钙离子的流动。缺乏维生素D的人,他们的血管对压力刺激的反应会变得更加敏感。
最有意思的是季节性变化:冬天因为阳光不足,维生素D水平下降,很多人的血压会升高。而且这个时候肠道菌群的构成也会发生细微变化,两个因素叠加,使得血压调节更加困难。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心脑血管事件在冬季高发。
问:是不是晒太阳就可以合成维生素D?那么在室内灯光照射能不能合成维生素D呢?如果缺乏维生素D,会有什么表现?
答:晒太阳确实是合成维生素D最有效的方式,但这个过程很微妙。皮肤需要接受UVB紫外线照射才能把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趣的是,玻璃会过滤掉UVB,所以隔着窗户晒太阳基本没用。室内的人造光源,包括LED、荧光灯都不能产生足够的UVB,所以无法帮助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很容易被忽视。最常见的是疲劳和肌肉酸痛,很多人误以为是工作压力大。更隐蔽的是情绪变化:维生素D受体在大脑中广泛存在,缺乏时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此外,维生素D不足会让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容易反复感冒。
有个特殊群体特别容易缺乏维生素D:熬夜的年轻人。他们不仅错过了阳光照射的黄金时间,昼夜节律紊乱还会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还有黑色素较多的人也需要更长的日晒时间,因为黑色素会部分阻挡UVB。有趣的是,肥胖者也容易缺乏维生素D,因为脂肪组织会"截留"部分维生素D,让它无法发挥作用。
问:不同的降压药各有哪些副作用?吃降压药该怎么选择?
答:降压药的选择和副作用是个复杂的话题。钙通道阻滞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踝部水肿,这不是因为肾脏问题,而是因为小动脉扩张导致毛细血管压力升高。有趣的是,这种水肿晚上更明显,早上起床后会自然消退一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最烦人的副作用是干咳,大约15%的人会出现。这种咳嗽不是感冒,而是因为药物抑制了一种降解缓激肽的酶。更特别的是,亚洲人出现咳嗽的几率比欧美人高。如果出现咳嗽,可以换成副作用更小的沙坦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会降低心率,让一些人感觉乏力,甚至影响运动能力。但有个意外发现:部分焦虑患者服用后反而感觉更有精力,因为它能减少肾上腺素对心脏的刺激。不过这类药物可能影响睡眠,导致做梦增多。
利尿剂看似温和,但最容易被忽视的副作用是影响电解质平衡,特别是钾的流失。更麻烦的是,它可能升高血糖和尿酸。不过,小剂量的利尿剂配合其他降压药,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协同效果。
选择降压药需要考虑个人情况:年轻人可以优先选择ACEI或沙坦类;老年人可能更适合钙通道阻滞剂;如果伴有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是个好选择。最关键的是要监测血压变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
问:高压和低压达到多高就有必要吃降压药?
答:判断是否需要吃降压药不能简单靠一次或几次测量的数值。按最新指南,持续性血压超过140/90,需要考虑服药。如果同时有糖尿病、肾病等危险因素,标准会更严格,甚至135/85就需要考虑用药。不过年龄也是个重要因素:80岁以上老人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到150/90。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血压在135-139/85-89的"临界高压"阶段特别值得重视。研究发现,如果这个阶段不及时干预,三年内约40%的人会发展为明确的高血压。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血管可能已经开始重构,即使血压看起来不是很高。
不过用药决定还要考虑血压的波动规律。比如有些人诊室血压高,但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这种"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暂时不需要服药。相反,如果发现夜间血压不降反升,即使白天血压不是很高,也需要认真评估用药必要性。
最有趣的是年轻人的情况:即使血压已经达到用药标准,如果能找到明确的生活方式原因(比如熬夜、工作压力大),往往可以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尝试控制,因为年轻人的血管代偿能力强,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通常比老年人更明显。
问:你说的【持续性血压超过140/90】,是指持续多长时间?每天有多久达到140/90算是持续?
答:对"持续性"的判定相当严格。一般要求至少在不同时段测量3次以上,间隔1-2周,每次测量都超过140/90,才能诊断为持续性高血压。在同一天内,即使有几次测量超过140/90,只要不是持续超标,也不能轻易判定为持续性高血压。
具体到时间长度,医生通常建议这样判断:早中晚各测一次,连续测量2-4周。如果在这期间,有超过50%的测量值超过140/90,就可以认为是持续性升高。但即使达到这个标准,也不是立即就要用药,还要结合年龄、其他疾病、家族史等因素综合评估。
最值得注意的是血压升高的模式。如果每天早上血压都超过140/90,其他时间正常,这种"晨峰高血压"的风险可能比全天都轻度升高更大。同样,如果只有工作日血压高,周末正常,这种"工作性高血压"也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它反映了压力因素的影响。
关于动态血压监测,有个更严格的标准:24小时内血压超过135/85的时间如果超过30%,就提示可能需要干预。这说明即使没有持续超过140/90,血压不稳定也可能是个隐患。
问:你对调整生活方式有哪些具体建议?
答:调整生活方式要从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开始。作息是第一位的:确保23点前睡觉,因为深度睡眠对血压调节最关键。很多人忽视了睡前2小时的"过渡期",这段时间避免使用手机特别重要,否则即使按时上床也可能睡不好。
运动方面有个有趣的发现:同样是走路,每次连续走20分钟比零散走40分钟的降压效果更好。最理想的运动时间是下午4-6点,因为这时血管弹性最好,运动带来的血压波动较小。不过要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行精细工作,给血压一个缓冲的时间。
饮食上最新研究发现,相比控制盐分,提高钾的摄入可能更重要。每天吃两个中等大小的土豆,或者一把干杏就能满足大部分钾的需求。有意思的是,同样是高钾食物,煮熟的菠菜比生菠菜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情绪管理。与其刻意压抑情绪,不如学会通过深呼吸来应对压力。简单的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就能在2-3分钟内让血压明显下降。不过要注意,任何生活方式的改变都需要循序渐进,突然的剧烈改变反而可能造成血压波动。
问:如果【持续性血压超过140/90】,不吃药会有什么后果?
答:不吃药的后果会逐步显现,最早的变化是血管重构。持续的高压会刺激血管壁变厚变硬,就像水管长期承受高压后会变得僵硬。一旦血管重构,即使后来控制了血压,血管弹性也很难完全恢复。这个过程在最初3-5年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血管的改变一直在悄悄进行。
中期会出现器官损害。心脏为了克服高阻力而增厚,形成左心室肥厚;肾脏的微血管也会受损,肾功能开始下降。有趣的是,视网膜血管往往最先显现异常,因为它们特别细小敏感。医生可以通过眼底检查提前发现血管的病变程度。
最令人担忧的是长期并发症。5-10年的持续性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心梗、脑卒中的风险。特别是那些血压波动大的人,每次血压升高都像是对血管壁的一次冲击,容易造成血管斑块脱落。更麻烦的是,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让血管内膜下的斑块增多增厚。
还有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持续性高血压会影响认知功能。它会损害脑部微血管,导致小面积缺血,逐渐影响记忆力和执行能力。有研究发现,40岁就开始的高血压,到60岁时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比常人快20%。
问:高血压吃药需要每天吃吗?还是可以隔天吃,或者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如果吃药出现副作用,比如踝部水肿,该怎么办?
答:降压药一定要每天吃,原因很特别:大多数降压药的作用时间是24小时左右,隔天吃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这种波动比持续偏高的血压更危险,因为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导致血管斑块脱落。我见过一些病人觉得血压"还行"就自作主张停药,结果反而出现血压反弹,升得比原来还高。
很多人担心长期吃药会产生依赖,这其实是个误解。降压药不是镇静剂,不会产生生理依赖。不过突然停药确实会导致血压快速升高,这不是依赖,而是失去了药物的保护作用。即使要调整或停药,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慢慢减量。
关于踝部水肿,这是钙通道阻滞剂的常见副作用,但有几个应对方法:可以调整服药时间到晚上,这样水肿主要在睡觉时发生;或者换用不同种类的钙通道阻滞剂,因为不同药物导致水肿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合用小剂量利尿剂来缓解水肿。
最有意思的是"药物假期"的概念:有些患者在生活方式良好、血压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逐步减药。但必须记住,这个过程像是给血管做压力测试,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反弹就要及时恢复用药。
问:对60岁的人来说,血压反弹到多少需要恢复用药?用药的剂量怎么确定?
答:对60岁的人来说,如果血压持续超过150/90就需要恢复用药。不过这里有个关键点:血压反弹通常是渐进的,不会一下子就升到很高。建议在血压开始往上爬,即达到145/85时就要警惕,因为这时往往预示着血压会继续升高。
用药剂量的确定很讲究。一般采用"低起缓升"原则: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比如氨氯地平从2.5mg开始,而不是直接上5mg。每调整一次剂量后要观察2-4周,因为降压药的完全效果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显现。有趣的是,同样剂量的药物,在不同人身上的效果可能差异很大,这与个人的代谢特点有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谷值效应":服药后的最低血压不应该低于110/60。如果谷值太低,即使峰值血压控制得不错,也要考虑减量。因为老年人对血压骤降的耐受性差,容易出现头晕。
最让人意外的是时间效应:有些人随着服药时间延长,可能出现耐受现象,需要逐渐加量。但也有人因为生活方式改善,反而需要减量。这说明降压药的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评估调整。用药调整的黄金法则是:宁可慢一点,也不要猛调整。
(还是播客文稿。我建了个AIGC切磋群。进群标准:1、能使用Claude或GPT;2、任一平台关注量超过3000;3、会使用AU和剪映。满足条件且有兴趣进群的朋友请邮件发给我两张截图:1、问Claude或GPT“李白和孟郊是什么关系”,截屏它的回答;2、你的自媒体名称及关注量截屏。群旨在切磋怎样利用AI创作出更好的内容。另外,我仍然会和真人录播客,有兴趣讲述自己故事的朋友,也请通过邮箱联系我。我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龟毛研究,佛教心理学,终极关怀的回应
取悦,乙女游戏,决斗与尊严
35岁困境、跳出小圈子、擦边贬值
养生、玄学、欲望、禁忌
鉴别一个人《周易》水平的7个问题
叔本华与大乘佛教
怎样设计规则鉴别中医和玄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