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老闵
来源 ∣ 火星研究院(ID:huoxingyanjiuyuan)
视频广告都要变成6秒!可是6秒能说什么?
在ADweek.com最近一篇署名Christopher Heine的文章中指出,6秒视频广告时代正在来临。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随着受众尤其是年轻用户关注力的缩短,6秒视频广告将成为触达千禧一代和Z世代等年轻观众的最佳广告形式。从今年年底开始,6秒的视频广告将会开始流行,到明年,这个长度的视频广告将成为主流。
6秒视频广告的来源和定义来自Google/Youtube,作为这种最新广告形态的发起者,YouTube定义这一视频形式为“缓冲广告bumper ad”。
在今年的 Sundance Film Festival,Youtube的6秒Hackathon视频广告第一次出现,在行业引起轩然大波,这一缓冲广告形式开始引起很多关注和模仿,包括FOX和Facebook这样的行业巨头都紧随其后。
很多广告主、广告公司和代理机构也纷纷开始着手6秒视频广告的开发。就在前不久,米其林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广告主,开始在YouTube上进行6秒的视频广告的测试,而更多广告主和平台业已在对6秒视频广告进行测试中了。
迄今为止,全球默认的视频广告的时长一般是15秒的倍数,15秒,30秒,45秒或者60秒等等。
当然,这种15秒倍数的视频广告形态的存在不仅因为其历史因素,更重要的是这样更适合商业的标准化,是一种比较方便通用的形态,所以从电视时代一直沿用至今。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视频广告开始向网络转移后,关于视频广告的时长之争便愈演愈烈,尤其是如今伴随着明显的移动化、年轻化趋势,整个视频行业呈现短小精悍的大风向之下,视频广告的形态再次成为行业的焦点。
对于所有从业人员而言,到底是用一种快速的、具有吸引力的剪辑迅速抓住年轻用户的眼球,还是应该冒着可能直接被关掉的风险,用一个更丰富的长形式内容与年轻用户互动?这是一个两难境地。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不少从业者对视频广告的时长与用户反馈做过很多测试,试图找出最能为用户接受并影响到用户的视频广告形态。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Google团队在Youtube上做的测试,他们把同一个商业广告剪辑成15秒、30秒和2分17秒三个版本,并用YouTube可跳过的前置广告形式True View进行测试。
该测试主要从观看时长、广告记忆度及品牌好感度等维度监测用户反应。
测试的结果显示,在三个版本中,15秒的版本观看时长最短,在提升品牌好感度方面的效果也最差,但它在唤起广告记忆上效果最好。因此,这种短视频更适合注重品牌认知度而不是好感度的广告主。
但现在的年轻用户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即便是15秒的广告,对他们来说,也显得太冗长了。
在Christopher Heine的文章中提到“一个有趣的事实”,对于视频广告而言,在首次触达某些用户时,时长越短效果越好,6秒就很合适。
不过,若再次触达,则需要使用15或30秒的视频广告。因为用户对于完全陌生的品牌或产品的关注非常有限,所以,快速的、有吸引力的表达和剪辑就显得非常重要。
Google最近针对他们发明的这种6秒视频广告--缓冲广告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0%的缓冲广告提升了用户的广告记忆度,61%的缓冲广告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这个结果对于急于提升广告记忆度和品牌知名度的广告主而言,听上去都是不错的。
但是6秒的时长的确太短了,要想在6秒的时间内完整突出品牌/产品特点,传递内涵,引起用户兴趣甚至达成购买,还真不是一直容易的事。
事先的主题设定、内容制作、画面呈现制作工具甚至平台的选择都显得至关重要,否则,6秒真的只是一个网络缓冲的时间就过去了,什么都没留下。
这对广告主、广告公司、代理机构、平台等等所有从业者都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
是很困难,但如果你还是想抓住更多年轻用户,那就努力把你的视频广告做到引人入胜的6秒吧。
“影视独家”专注于影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与“广电独家”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