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松鼠会
剥开科学的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科学松鼠会唯一官方账号。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松鼠会

男人路痴少:演化策略还是睾酮作祟?

科学松鼠会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7-19 07:30

正文

冷月如霜

松鼠名片

月如是二十一世纪最不缺的人材——生物狗。TA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幡然醒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科学传播大军,完成了“科学松鼠会成员 ->果壳网作者 ->十五言撰稿人”的转职任务。目前TA住在离海边10分钟车程的地方,与两只猫一起过着写写字,看看剧的生活。



男女有别,在我们的印象中,力量,阳刚等词总是与男性联系在一起,而温柔,美丽等词则更多地被应用在女性的身上。除了这些描述身体特征的词语外,另有一些词的应用也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倾向,比如说“方向感”。

方向感让雄性更易生存?

男性更有方向感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多人认为这和男人专司狩猎活动有着莫大的关系,而 良好的方向感则来自于空间能力 。而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在空间能力上, 男性的确比女性表现得更出众 。最常用来测试空间能力的,是图一所示的模型。在一些典型的测试里,受试者会被要求判断图中的两个模型是否是同一个。这需要他们在大脑中对模型进行正确的翻转,而这种能力也与方向感直接挂钩 [1]。在类似的测试中,男生的分数要比女生高出不少 [1]。然而,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空间感好真的和男人的狩猎活动有关吗?

测试空间能力时常用的模型图


有意思的是, 男人方向感好 的现象,在人类之外的其它动物中也很常见。 在乌贼,马,大鼠等动物中 ,雄性的方向感也比雌性略胜一筹。在一项大鼠的研究中,研究者在水缸内放上一层水,并在水里混了影响视线的染料。在水面下,研究者又放上了一块木板。由于大鼠讨厌呆在水中,它们会尽快地找到那块木板以供踏脚。随后的研究发现雄鼠找到木板的时间,平均比雌鼠要短上5秒 [2]。

这种不同动物间的共同点,引起了演化心理学家们的兴趣。在他们眼里,跨物种的特性往往意味着,“方向感”在演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比方说:男性的方向感或许能让他们 在长途的狩猎后找到回家的路 ,因此他较“方向感差”的同伴而言更容易生存下来,对他方向感有所裨益的基因也越有可能传递给后代。长久以往,“方向感好”就作为演化上的一个优势被保留了下来。

任何男性都有更好的方向感吗?

图片来源:网络


激素才是指南针

然而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假说,却有着不少争议。诚然,从理论上说,方向感好的雄性原始人在传递自己的遗传基因上更有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具有好方向感”一定是作为演化上的优势,被保存至今的。一项伊利诺伊大学,威斯康辛大学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共同研究,认为方向感或许只是某种演化策略的副产物,而非真的在演化过程中被选择下来[3]。研究重新审视了之前35篇关于不同物种(包括人类)的方向感的论文,认为 方向感或许仅仅与激素的水平有关 。研究的负责人贾斯汀•罗兹教授(Justin Rhodes)就指出,以前有实验证明, 当女性使用睾酮后,她们的空间感测试的评分会有所提升

除了睾酮对女性的方向感有所提升这一证据外,罗兹教授认为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一种演化上的选择策略。方向感好对男性来说固然是一种优势,对女性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即便方向感的好坏对女性的生存没有影响,女性也应当保有“方向感好”这个特性。

为何女人不能继承良好的方向感呢?

图片来源:pixabay


这就像人类的乳头一样。女性的乳头具有哺乳的重要功能,男性的乳头虽然不像女性那般有功能性,但也并无害处,因此在演化上并没有动力去刻意移走男性的乳头,于是它们也得以保留至今。换句话说,除非具有方向感会对女性造成坏的作用,使得那些方向感好的女性无法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否则 在演化的过程中仅仅是男性保留了这个优势,无疑是件不符合逻辑的事情 。此外,认为这是种演化策略的人们,也无法解释为何女性不能从她们方向感出众的父辈那里,遗传到这个特性。

类似的,罗兹教授认为演化心理学或许过度解读了一些现象。比如有些演化心理学家认为强奸是一种配偶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另一些则认为女性的绝经也是一种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自己的后代,便于让自己的基因得以流传。然而一个假说无论再怎么顺理成章,想要成立必须得有证据的支持。而只有假说缺乏证据,也正是罗兹教授批评的重点。在他看来,这两种假说无疑是无法证实/证伪的,因此其意义并不大。

作者自己的PS: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男性们都能了解如何进入女性的内心世界,那么这种“方向感”大概真的能成为演化上的优势策略吧……

参考资料

[1] Silverman I., Choi J., Mackewn A.,Fisher M., Moro J., Olshansky E. 2000. Evolved mechanisms underlying wayfinding: further studies on the hunter-gatherer theory of spatial sexdifferenc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1:201–213.

[2] Markowska A. L. 1999. Sex dimorphismsin the rate of age-related decline in spatial memory: relevance to alterationsin the estrous cycl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9:8122– 8133

[3] Clint EK, Sober E, Garland T Jr, RhodesJS. Male superiority in spatial navigation: adaptation or side effect? Q RevBiol., 2012 Dec;87(4):289-313

作者:冷月如霜

来源:科学松鼠会

排版:红色皇后

题图:pixabay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