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指腰椎间盘发生
退行性改变
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
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
的一种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
椎间盘是由上、下
软骨终板
,由两部分组成,周围部为
纤维环
是由数十层环状及放射状的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交织而成按同心圆排列的致密组织,富于坚韧性,将各椎体紧密牢固的连接成一体,保护
髓核
并限制髓核向周围突出。
正常椎间盘影像学表现:正常椎间盘在相邻两个椎体之间,周围不超出椎体的边缘。
正常椎间盘CT
正常椎间盘MRI
腰椎间盘突出将病变的髓核按照
突
出的程度和范围
可分为5种类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现分述如下:
膨出型
、
突出型
、
脱出型
、
游离型
、
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
前
4种类型
分别对应影像诊断报告中的椎间盘
膨出
,椎间盘
突出
,椎间盘
脱出
和椎间盘
游离
。
椎间盘膨出型(Disc Bulde)
突出物多呈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此时椎间盘纤维外环未完全破裂,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变碎,变性的纤维环坚固性降低,变薄变软。多见于年轻人。
分型:
1.对称性椎间盘膨出,纤维环对称性的膨出椎间盘边界小于 3mm;
2.不对称性椎间盘膨出,纤维环不对称性膨出椎间盘边缘大于 25%。
椎间盘膨出型的影像学定义为突出部分>椎间盘边缘的25%,或者突出的两边与髓核的中心的夹角>90°。
椎间盘隆起会导致神经纤维和脊髓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髓核的位置和运动也会导致脊柱不稳定,随着隆起的程度而增大,刺激窦神经根,导致腰痛,但一般症状相对较轻。
综上,患者临床上无症状或仅表现出腰部不适、疼痛,无下肢的放射痛,通常
建议保守治疗
这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服用止痛药、理疗、按摩、针灸等可以缓解或完全治愈。
但在此病变的基础上,在某些因素如外伤、过度劳累负重、有害的运动姿势如腰部快速的旋转运动等的作用下,已退变或部分断裂的纤维环可全层断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产生临床症状。
椎间盘突出型(Disc protrusion)
纤维环完全破裂
,
后纵韧带完整
,髓核突向椎管,突出的髓核被很薄的纤维环约束,突出物不规则,呈碎片状或菜花样,常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会压迫相应的神经根而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
椎间盘突出型的影像学定义为突出部分小于椎间盘边缘的25%,并且基底部>突出部分的直径;突出椎间盘的两边与髓核的中心的夹角<90°。
L5/S1 Disc protrusion(CT)
L5/S1 Disc protrusion(MRI)
这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不同的治疗。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体征(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阳性、感觉遗异常、运动异常等)。
此型通过牵引、卧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破裂的纤维环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
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
椎间盘脱出型(
Disc extrusion
)
此时椎间盘
纤维外环完全破裂
,髓核可向前或向后突出。突出的髓核穿过破裂的纤维环呈菜花状,但髓核的根部仍然在椎间隙内。
可再分成2型:
①Ⅰ型:指纤维环后部全层破裂,部分髓核移位从破裂口脱出,
顶起后纵韧带
,但还未穿过后纵韧带。
②Ⅱ型:指在Ⅰ型的基础上部分髓核
穿透后纵韧带
,甚至穿入硬膜囊内。
椎间盘脱出型的影像学定义为突出椎间盘的基底部(A)<突出组织的直径(B)。
L5/S1 Disc extrusion(CT)
L5/S1 Disc extrusion(MRI)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多有明显症状(腰痛、坐骨神经痛等)和体征(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感觉遗异常、运动异常等),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
游离型
(Disc sequestration)
髓核穿过完全
破裂的纤维环
,并
突破后纵韧带
,可抵达硬膜外间隙,脱出的髓核碎片完全在椎管内游离,可向上、向下、向后移位,与原间盘脱离,广泛刺激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压迫马尾神经组织或神经根。
椎间盘游离型影像学表现:指髓核完全脱出与椎间盘不连接,游离于椎管内。
这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导致持续的神经根症状(腰痛、坐骨神经痛等)或椎管狭窄症等症状。一些患者还会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会出现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常表现为
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控制
)。通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需要手术治疗
。
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前者指髓核经上下软骨终板上存在的先天性或后天出现的裂隙突入椎体的松质骨内;后者指变性的髓核沿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的血管通道斜行穿过上方或下方椎体的软骨终板,突入椎体边缘。
这两种临床上仅出现腰痛,无神经根性症状,
无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