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收、分级、包装及运输
果蔬的采收
、
分级
、
包装和运输是进入正式贮藏或上市之前所
要做
的工作
,
采收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主要对果品产生两个方面影响
。
一个方面影响果蔬品质及耐贮性
,
如适期采收
、
采后的分级挑选
、
合理包装
、
采后病虫害控制
、
采后及时预冷
、
合理码垛等都会对果品的贮运产生一定的影响
,
另一方面影响果蔬的商品性
。
在商品流通领域
,
要求大小规格一致
。
外观漂亮
,
包装精美适当
。
确保货架时间
。
这就要求果品采后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
、
包装
。
有的果品为使外观漂亮和延长货架期
,
还须清洗
、
打蜡
,
以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状
。
1)
果蔬采收
采收是果蔬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
也是采后处理的开始
。
果蔬采收成熟度与其产量
、
品质和贮藏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
生产上成熟度的判别一般根据不同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
生长情况
,
以及气候条件
、
栽培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
。
同时
,
还要从调节市场供应
、
贮藏
、
运输和加工需要
、
劳力安排等多方面确定适宜采收期
。
2
)
果蔬分级
果蔬只有通过分级才能按级定价,同时便于收购、贮藏、包装、流通和销售。通过分级贮藏,采取不同贮藏技术可有效减少果蔬贮藏损失。
3)
果蔬的包装
果蔬包装是标准化
、
商品化
、
保证运输和贮藏的重要措施
。
在现代商品运输中
,
包装尤为重要
。
它不仅起着保护果蔬品质和利于贮藏的作用
,
而且是降低费用
,
扩大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
。
4
)
运输
运输是联系产、供、销三者之间的纽带,是果蔬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尽量做到快装快运、放热防凉,并注意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在运输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种类果蔬的特性,运输路程的长短,季节与天气变化情况,尽可能制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减少果蔬在运输途中的损失。
二、预冷技术
预冷就是迅速去除果实由田间携带的热量,将产品温度降到适宜温度的过程。预冷是农产品冷链保藏运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在产地采收后立即进行。若不能及时降温预冷,在运输冷藏过程中很快就会达到成熟状态,大大缩短贮藏寿命
1
)
自然预冷
自然预冷就是将果实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自然冷却。采收后于阴凉处放置一夜,利用夜间低温,使之自然冷却,次日气温升高前入贮。
2)风冷
风冷是使冷空气迅速流经果实周围使之冷却的一个过程。风冷可以在低温贮藏库内进行,将产品装箱。纵横堆码于库内,箱与箱之间留有空隙,冷风循环时,流经产品周围将热量带走。
风冷的另一种方式是压差通风冷却。其方法是在产品垛靠近冷却器的一侧竖立一隔板,隔板下部安装一风扇。风扇转动使隔板内外形成压力差。产品垛上面设置一覆盖物,覆盖物的一边与隔板密接,使冷空气不能从产品垛的上方通过,而要水平方向穿过包装上缝或孔在产品缝隙间流动,将其热量带走。压差通风冷却效果较好,冷却所需时间只有普通冷库通风冷却方式的1/2~1/5。
风冷方式还有隧道式空气循环冷却
,
即产品进入隧道后以
3~5 m/s
的风速鼓
入
冷空气使之冷却
,
这一方法可将果实在
1
~
1.5
h
内冷却到
50
℃
,
比在库房内静止空气冷却快十几倍
。
产品可以装在容器中
,
从隧道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
也可利用传送带运送
。
总之
。
在选择预冷方式时
。
必须要考虑现有的设备
、
成本
、
包装类型
、
距离销售市场的远近以及产品本身的特性
。
在预冷期间要定期测量产品的温度
,
以判断冷却的程度
,
防止温度过低产生冷害或冻害
。
造成产品在运输
、
贮藏或销售过程中变质腐烂
。
三、保鲜技术要点
1
、
简易冷库与组装冷库管理
1)
库房清洗
清洗程序
:
按从上到下顺序依次进行
。
先用喷枪润湿
,
然后用鬃刷上下刷
,
霉渍下来以后
,
再用高压清洗机喷枪冲洗
;
最后冲洗地面
,
扫出地面积水
。
2)
库房消毒
消毒操作步骤
:
所有库房在使用结束后
,
及时清扫并用水冲洗
,
消毒前库内须干净
、
整洁
,
库内无积水
、
无杂物
。
2、
空库预冷
入库前
1~2 d
将所需库缓慢降至
0
℃以下
,
经过预冷的果实可以一次性入库
;
未经预冷的果品要分批入库
,
每天入库量不超过库容的
20%~30%
,
入库使库温上升不超过
3
℃
。
3
、
库房管
理
1)
温度
贮温
:
冷库
入
满后要求
48 h
内库温进入技术规范状态
,
贮藏期间要保持库温稳定
。
波动幅度不超过
0
℃±
1
℃
。
测温
:
库房温度可以连续或间歇测定
,
一般每隔
2 h
记录一次数据
。
测量温度的温度计精度不得大于
0
.
5
℃
。
2)
相对湿度
①适宜湿度
:
苹果贮藏期间的最适相对湿度为
90%-95%
。
可用库底洒水
(
水面高度不能高于垛底垫木或托盘
)
或加湿器加湿
。
②测量
:
测量湿度的仪器精度要求在
±
5%
,
测点选择与测温点同
。
3)
空气环流
库房内的冷风机应最大限度地使库内空气温度均匀一致,使之带出包装内部产品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乙烯和其他挥发性物质。货间风速为0.25-0.5m/s。
4)
通风换气
贮藏过程中要适当通风换气
,
将库内积累的乙烯
、
二氧化碳
、
乙醇
、
乙醛等有害气体排出
。
一般
在库温与外界气温接近的早晨或夜间进行
。
特别在贮藏前期
,
产品的代谢旺盛
,
要加强通风换气
。
一般前期每隔一周换一次气
,
温度稳定后的中后期
1
~2
周换一次气
。
4、
出库
1)
贮藏寿命
贮藏期间不得延长到影响苹果的销售质量
。
为此
。
必须定期抽检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2)
出库时质量
苹果经贮藏后
,
其出库时的质量必须保证一定的货架寿命
。
同时要求果实风味正常
。
无任何异味
。
3)
出库注意事项
出库时若库内外温差大时
,
易使果面结露
。
引起腐坏
;
外界温度过高时
。
出库后易发生虎皮病
,
故要求在库内检查
、
选果
、
包装并以冷藏车运输
,
以保证果品货架期质量
。
5
、
检查规则及检验方法
1
)
入库检验
入库前进行苹果质量和成熟度的检验
,
抽取样品逐项按规定检验后
。
以件为单位分项记录于抽检记录单上
,
每批检验完毕后计算合格率
。
以判定该批苹果的入库质量
。
2
)
贮藏期检验
贮藏期间要每月抽检一次
,
抽检项目包括果实硬度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生理性病害
、
侵染性病害
、
失重率等并分项记录
。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
3
)
出库检验
苹果出库前除按贮藏期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外
,
尚需按照
NY5011
中的方法进行安全卫生指标的检测并统计好果率和损耗率
,
填好出库检验记录单
。
6
、
果蔬通风库运行管理
通风贮藏库是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永久性建筑,设置有灵活的通风系统。它以通风换气的方式,排除库内热空气,维持库内比较稳定、适宜的贮藏温度,
1
)
准备工作
库房及设施消毒处理通常用医用来苏水
(40%
福尔马林
1000
倍液
)
喷洒
。
或硫磺熏蒸处理
。
硫磺用锯末等助燃物品点燃
。
用量
10~15
g/
m3
,
洒完药剂及硫磺点燃后密封库房
2~3 d
,
消毒期间原则上人不得进入库内
,
特别是熏硫对人的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
库房消毒
后启动风扇通风
1~2
个晚上方可使用
。
2
)
果蔬的采收
用于贮藏的果实一般要适当早采
,
果实已充分长大
,
但未完全成熟
,
果实质地尚硬实
,
有利于贮藏和长途运输
。
3
)
果蔬采收处理
采收后入贮的果实
,
应在库外经一夜预冷
,
第二天早晨日出前入库
,
或早晨采收
。
采后立即入库
。
如果利用自然通风库
。
采收后的果品需要在库外阴凉处存放至立冬前后入库
。
果实贮藏期间不宜倒箱选果
,
也不宜倒垛
。
箱与箱之间摆放要留有足够缝距
,
一般箱与墙之间留一横拳距离
,
箱与箱之间留一纵拳距离
。
以利散热和通风降温
。
4
)
温度管理
①贮藏前期温度管理
:
前期果实温度较高
,
整个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尽可能通过外界自然冷源通风降温
。
②贮藏中期温度管理
:
北方苹果库应注意冻害并重视土层和围护结构蓄冷
,
当外界气温低于一
6
℃时可间歇通风
,
或改排风方式为送风
,
或白天通风
,
同时靠近通风口的果箱要用麻袋
、
席子或草帘加以遮盖
,
以防果蔬被冻伤
。
夹套
、
分道式通风库应利用通风系统优势加强蓄冷
。
③贮藏后期库房管理
:
重点是保冷降温
,
白天注意挂好棉门帘
,
关闭门窗
(
通气孔
)
,
严格保冷
,
防止库内外空气交流
,
库房作业尽可能安排在气温偏低的早
、
晚进行
。
另外
,
寒流时若气温低于库温
2
℃以下时
。
立即启动风扇通风降温
,
否则应关闭所有通风口
,
5
)
湿度管理
果蔬通风贮藏库一般通风量越大
,
库内湿度越低
。
特别是贮藏初期
,
库内相对湿度较低
,
果蔬易脱水
。
这时可采用在库内地面泼水
、
铺细沙后泼水
、
将水洒在墙壁上等方法
。
使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85%-95%
。
6
)
果蔬品质检查
贮藏初期库温较高
,
贮藏物腐烂较多
。
应经常检查腐烂情况
,
及时清除腐烂物
。
贮藏后期
,
库温逐步回升
,
腐烂也将加重
,
应加强对品质变化情况的检查
,
以便及时确定贮藏期限
。
7、
富士苹果贮藏技术要点
1
)
运作流程
2)
流程中各环节要求
①采收
套袋富士采收前15—20 d指导果农按时按要求摘袋,准确掌握成熟度及果实着色度,避免采收未成熟以及过熟果品。
②库房准备
库房清洗与消毒
:库房使用前检查所有库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调试好制冷、加湿、气调及照明等设备,确保在果品气调贮存期间正常运行。
库内预冷
:入库前一天将所需库缓慢降至所需库温。
③原料入库
入库时间控制
:需入库果品要求在采后56h内进入冷库库房。
原料预冷、入库
:为了尽快将原料的果心温度降至0℃,将原料及时调入原料预冷库。
限量间隔入库
:每隔日单库入库量不超过1/3库容。
样果准备
:原料库样果的准备与原料入库同时进行。原料入库过程对每一批(同一采购单)原料进行取样。每次从同一木箱中抽取10~15个样果。前期入库的原料每次取同等级、同规格的样果15个,分别放入15个塑料筐内,后期入库的原料每次取15个同等级、同规格样果放入15个塑料筐内。每个库每筐取样量不得少于25个。原料库入满后,将样品果筐放在靠近下观察窗的附近,以方便定期检查时取样。
④贮期管理
封库
:原料库入满后。将温、湿度运行系统调整至正常运行状态并校正。每日巡检运行参数及设备运行情况,监控中发现运行指标异常,及时检测校正并做好详细记录。
质量管理
:定期检测。单库每次取样量1筐样果。特别情况进库加大取样量;检测项目,糖度、硬度、病害;异常处理。发现库存异常及时反映情况并提出处理方案。
⑤
果品出库
:需对出库果品进行品质检测。
3)运输
成品运输采用冷柜运输,冷柜温度保持0~4℃。
8、橘子和甜橙贮藏技术要点
1
)
贮藏特性
即使同一种类柑橘的不同品种耐贮性也有差别
。
如宽皮柑橘类中
,
蕉柑较耐贮藏
,
砂糖橘不耐贮藏
,
槛柑耐藏性中等
。
通常晚熟品种比早中熟品种耐贮藏
。
另外
,
柑橘果实的大小
、
结构与耐贮藏性也有密切的关系
。
同一种类或同一品种的果实
,
常常是大果实不如中等大小果实耐贮藏
。
特别是宽皮橘类
,
在贮藏过程中
。
大果更容易出现枯水病
。
随着果实的成熟度提高
,
果皮的蜡质层增厚
,
有利于防止水分的蒸发和病菌的侵染
。
因此
,
成熟度较低的青果往往比成熟度高的果实容易失水
。
甜橙果肉相对要致密
,
果皮较厚
。
因此贮藏性能好
。
但是果实失水率达
3%
-
5%
时会出现浮皮病
。
因此
。
贮藏中一定注意保湿
。
柑橘和甜橙均为非跃变型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