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有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可能就是信息差,而且这个鸿沟大到不可逾越。多数有用的信息都是首先小范围人群里流传,之后逐渐传开信息差快要消失的时候,才会被大多数人所知道。
当你从媒体或者自己的信息渠道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往往别人已经吃掉了鱼头鱼身,剩下的只有鱼尾甚至鱼刺。
鱼尾这东西倒不是没有肉可以吃,但是想要吃到着实需要点技巧。因为鱼尾的特点是刺多,一不小心就会卡了喉咙。
很典型的比如说房子这东西,可能是多数普通家庭这辈子最大的资产部分了,差不多占到了家庭总体财富的七八成。
可能每个人都觉得买房投资这个事情并不复杂,但其实也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因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策略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对楼市的判断,都是基于过去二十年房地产的大牛市,所以一直都是稀里糊涂人云亦云的状态
这就是导致可能在2015年之前,很多人确实因为低价买房赚到了房地产领域的财富增长
但是在2019年之后,由于房价涨起来之后加杠杆高位接盘,这两年赶上房地产持续回调又亏回去了
还是拿买房这件事来说,过去几年有几个大的变化和节点,你要是能提前意识到就不至于高位不卖甚至去接盘。
比如五年前也就是2019年的时候,当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去杠杆影响的时候,我们就写过篇《为啥你总做接盘侠》。
当时说的是,最热火朝天的新一线厦门,成都,杭州,现在已经全线降温,不是说好新一线还要翻番么?
其实更多城市已经在路上了,现在没感觉?那可以过三五个月之后再感受下。
当时在文中也讲了投资买楼的正确做法:要么一次低位买足量等升势,这里最难的是怎么判断低位。
要么就等回调两三成之后,在缩量低迷期好好挑,等政策转势放松快速拉升的前夜介入建仓,不要在最热的时候追高,自住同理。
好的买点一般在市场冷却的低迷期,或者政策放松转折期,基本过往楼市每轮买点就是在这两个时间段。
前者因为买家不多,那时候你可以挑挑拣拣,后者因为即将快速拉升,很多房东还没反应过来,你能捡个便宜。
转势从来都不可能一夜间,因为任何行情走势都不可能是一条直线,直上直下,都是中间起起伏伏。
后面随着楼市的实际情况变化,我们也感觉到《三四线以下的房子未来是消费品》《未来楼市会出现明显分化》几个大的趋势。
要知道在2019年的时候,多数人还没有感知到三四线以下的楼市会发生剧变。
在2020年疫情的时候也少有人会认为,在过去很长时间一直都是齐涨齐跌的楼市里面,会出现普宅和豪宅的明显分化。
而且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路是如果你要买房的话,只能是去那种一二手房有倒挂的一线强二线城市去打新。
其他城市没办法去,是因为《大多数城市,可能未来都很难靠房产保值了》,这些人口流入核心城市的概率会大很多。
这个阶段能参与打新的房子,最好是那种万人摇很难摇中,而且新房会比旁边二手至少便宜两成以上的,新房和二手价差越大越好。
有这个价差不是说你摇到就能赚到这个钱,而是说如果能摇到你有了两成以上的安全垫。
那时候也曾经有人问过个很搞笑的问题,说这种房子这么多人抢,要是摇不到怎么办。
摇不到就继续摇呗,摇中了未必将来交房时候能够赚钱,摇不到也未必会吃多少亏。
因为摇到有安全垫的交房时候,一二手差价说不定就已经拉平了。在那个时间节点买这种房子,比买二手未来亏损概率会小一点。
现在回头看的话,可能关于房产这块大部分的预期算是兑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这轮调控时间这么长力度这么大。
之所以有这些信息差和判断,也是因为因为我自己身边有个人数不多的朋友圈。
这里面有几个人是房产方面的专家,对几个核心城市非常熟悉。大家定期也会做分享,也就避免了掉进很多大坑。
说到大坑的事情,还有个挺有意思的事情是海外房产,很多人头脑一热往往就会掉进这类大坑。
记得上次和小伙伴聊起来很多人去泰国投资房产,去日本投资房子的时候,他说了句很搞笑的话。
他说现在国内去哪个城市那么方便,很多人这样都连在一线强二线几个核心城市,都搞不清楚哪里买了房能保值呢
就这种认知水平,还幻想跑到国外去能做成这件事,不是纯粹是去搞笑的嘛。
你看着吧,后面有一个是一个都会掉坑的。我给你举个例子,现在不是很多人都很关注日本东京的房产么。
大家都说东京房价上涨了,那有没有人告诉你日本东京新房房价上涨原因是什么,其实还是供需这个底层逻辑。
理解了这件事就能看明白很多东西,你盯住这个变化就可以了。不用看其他复杂的东西。
日本东京23区在一年时间里面,也就只供应了19000多套新房而已。
你要知道东京23区的人口数量也不少,结果一年就只有19000多套的新房供应。
新房供应量这么少,人口进一步集中自然不就涨了嘛,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供需逻辑嘛。
但你要注意,这里面有个坑,是上涨的房子虽然仅仅在这个区域,但也不是区域内所有房子都涨。
新房和那种之前的二手房,价格分化还是很明显的,还有就是一户建和大平层基本是冰火两重天。
你一个外来的人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跑东京投资房产,你自己会知道这么多信息么。
就算中介带你去也不会告诉你这些,往往是按照你给他提出的需求,找个最容易卖给你的房子,毕竟人家的目的是赚钱。
你一激动买完以后,发现自己掉坑了。房子又不好租又不好卖,但你也没啥办法只能是认赔了事。
这样海外购房吃闷亏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基本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你以为互联网会抹平所有信息差,但其实互联网时代对多数普通人来说,依然是信息差大到不可逾越
想了想确实是这样,我自己之所以很少掉坑,其实也是因为身边有这样的专家圈子,很快就能打破信息差壁垒。
每次有什么事情都能找到靠谱的人问,虽然不一定说是百分百准确,但是了解百分之八九十问题不大。
当然了,这样获取信息差的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想要融入这样的圈子其实也并不容易。
前两年很多人人都说什么混圈子,本质上混圈子你也要给别人提供相应的价值,不然人家为啥要带你玩。
这么多年我自己混过很多不错的圈子,过往每次混进去都是以宏观和周期领域专家的方式融入的。
别人身上有我需要的行业微观信息,我这边有他们需要的从宏观视角做侧面判断,二者结合就非常有用了。
有时候想想,除了那种出生就中了基因彩票,家里有牛逼老爹给你铺好路的孩子。
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融入到不错的圈子,可能也只有两种方式。
要么你自己能力或者技术很强,有别人比较需要的东西,这种情况你可以用行业专家的身份出现。
要么就是你人聪明有眼力劲会办事,为人大方不抠门,能给大家提供情绪价值。
如果什么实际价值都提供不了,这等于说什么都不愿意付出,机会自然也很难眷顾你。
不知道为啥这种人现在占比挺多,现实里怨天怨地各种阴阳怪气,上网更是总是拿个手机怼天怼地。
看起来是挺爽过了嘴瘾输出了情绪,但是基本上想改善自己实际的处境很难。
毕竟这种性格和行为模式,在哪个圈子都不那么招人喜欢,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啥机会,有啥好事更不可能有人想到你。
别人可能客客气气接触你一次,下次就再也不会和你多打交道了。因为除了输出坏情绪以外,确实没有输出其他东西。
因为没有人愿意当你的垃圾桶,不断接受你输出的垃圾情绪。时间久了自然身边的圈子就越来越差,负能量也越来越多。
防杠声明:本篇只是个人的一点片面的、静态的、相对不成体系的一些看法。
个人水平有限,不排除观点存在偏见和错误,大家很多东西没必要争论,求同存异就好了。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延伸阅读:
房产打新逐步冷却了
牛回头还是大反弹
亏钱的速度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