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期《晓说》中,高晓松谈天论地间顺带推荐了几本读书,历史书为主,也有经典小说。今天就分享这个书单,方便大家按图索骥、择其所需。希望你喜欢。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高晓松在这期节目中推荐以历史书为主。他推荐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因为中国写历史的方式,一直都按照道德的方式来写,而这本书却挑出了传统窠臼,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高晓松说:“
我们治历史的方式,并不是让你看明白一个事儿,而是让你把一个一个人的道德当做镜子。
历史不是以道德驱动的,历史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以经济来驱动的。所以大家为什么说《万历十五年》你看到的时候很高兴,因为它开始从这个角度来写,提供了非常崭新的角度。
”
2、钱穆:《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钱穆所撰写的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高晓松说:“
如果你要看历史书的话,我觉得你可以集中把钱穆的书看一遍。
”
在他看来,
“
在传统视角下,写到钱穆就写到头了
”
;“
钱先生是没出过国的,而且钱先生不太喜欢出过国的那些人,不喜欢他们以科学、经济学、人类学的方式来框定中国的历史。比如钱先生就不喜欢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来划定中国的历史阶段,因为中国没有很长的封建社会阶段,汉朝初年以后,郡县制确立了以后,就是一个中央集团的高能的郡县制官僚体制的国家,后来还有科举制度,西方人做历史研究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案例。
”
3、钱穆:《晚学盲言》
钱穆先生晚年力作。高晓松说:“他的《晚学盲言》是非常值得看的书。其实是杂谈,就是他瞎了以后他就在那儿口述,他太太在那记录,就像贝多芬耳朵聋了之后,写出了伟大的交响乐,因为他听见了天籁,钱先生也是,
瞎了以后心里明亮极了
,就非常空明地把中国的历史说的非常的透。”
4、施展:《枢纽》
这是高晓松这次荐书中唯一一本非经典作品:“叫施展的那个年轻人,写的一本书叫《枢纽》,是少见的一位青年历史学家,
以极庞大的视野去重述中国历史的格局
。
虽然你看到后来有些地方力有不逮,但是你能明显地感觉到野心。”
5、王小波:《万寿寺》
“
人生首先要活得长,因为活得长才见自己,然后再长可能见众生。我还没到那一步。但我活过45岁的那年,我特别的高兴,因为我活得比王小波长了。
”
高晓松说:“
王小波是我一直非常热爱的白话文作家。……这次(指上月的世界读书日)他们说你就开四本书的书单吧,这四本书就包括王小波的《万寿寺》,还有《百年孤独》、《麦田里的守望者》、《枪炮细菌与钢铁》。
如果仅仅有四本书的话,我觉得这四本书是一定要看的。
”
原因是这些书可以了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保安三问)。
6、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高晓松今年世界读书日推荐的四本书之一。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7、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高晓松今年世界读书日推荐的四本书之一。
8、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细菌与钢铁》
高晓松今年世界读书日推荐的四本书之一。
主要讲述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指出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重大影响,否定了人种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