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们认为,报告在民生领域对教育、医疗、就业等人民群众关切问题作出系统部署,体现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深厚情怀;在经济发展方面,强调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并重,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劲信心。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传递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必将激励全国上下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共同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马学沛表示,报告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汕头正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这些工作思路与举措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高度契合。“我们要抓好技术攻关,创新应用,加快主导产业延链强基,商贸发展聚能增效,市场主体培优育强,奋力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马学沛说。
林燕云说:“接下来,我们将更加努力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建立传统艺术人才专项保障机制,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继续提升潮剧国际传播影响力。”
“政府工作报告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提出的新举措,也让我看到未来基层发展的新希望。这些政策一旦落地,必将极大提升基层群众的生活品质。”张赟说。
黄贵松表示,报告中提到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我们要乘势而为,打造好文旅美食品牌,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用汕头之美助力消费潜力的释放。”今年,他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扩大消费券发放范围,优化发放方式,惠及更多消费群体,激发生产企业积极性,全面促进消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各项激励政策的出台、落地,能够助力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理说要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的建设,今年我也带了这么一个建议,就是开发深远海海上风电场的建议,希望能够借此推动我们地方经济建设。”黄炳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