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少年时期王阳明接触“格物致知”之学,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从此,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这一大事件,标志着千古心学的真正开端和正式诞生,是王阳明从此迈入圣人行列的人生关键一刻。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行而不知,可以至知。
——明 · 王阳明
践行阳明
知行二兄弟
徐爱未能理解知行合一的含义,与同学一起讨论以后仍然没有明白,于是向王阳明请教。现如今许多人知道应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亲朋,却做不到这些事情,知与行完全是两件事情。
王阳明说道:“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心已经被私欲所蒙蔽,不知道知与行本来的面貌。世界上没有知道了而不去做的事情,知道而不去做就是不知道。所以需要圣人去教大家怎样去知、怎样去行。这样做的用意正是在于恢复知与行原来的面貌。”
所以在大学中提到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就喜欢美人讨厌恶臭。见到美色就是知,行就是去喜欢。只要一见到美人就喜欢上了,而不是看到美色以后又出现另外一个念头才去喜欢的。
再举例:常听到耳边有人说起某人知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我们也只能说起,却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含义。又好象是痛,一定承受过才知道;冷,必须经历过严寒。知与行怎么能分的开。
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到。知的方向越明晰,则行的力量越加笃实,则知之益明。二者就像是两只脚行走,任何一边不能偏废,无论是哪一边偏废,只能在原地转圈,没有前行的力量。然学问、慎思、明辨、力行,皆不可缺一。
真正的名家,身怀绝技却以德服人,既不故弄玄虚,也不急功近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以深入浅出的事例枚举,以大简之道诠释博大精深;跟随与引导,如行云流水般不着痕迹,如春雨润物般不露端倪,其深厚功力几达出神入化之地,悄无声息间已将问题迎刃而解!
知与行之间,不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曾经咫尺天涯,如今触手可及!
王阳明的著名思想“知行合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
“知行合一”说的中心是“行”,而不是“知”,这是一种实践主义的思想。所谓的“行”,并不是与“知”对应的“行”,也不是局限于具体的实践行动。王阳明曾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可以看出,“行”包含的范围很广,心中萌发的意念也可以看作是“行”。
知行合一,成就荣光
一个人的志向要在物欲面前经受考验,而一个人的节操则会从贪图享乐中丧失,人生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淡泊明志,肥甘丧节,这是被无数史实证明了的真理。看淡金钱名利,内心世界就能平静如水,精神境界才会越加高尚。
人生几十年,放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县委书记岗位是人生的大舞台、事业的大舞台,党把我们放在这样一个岗位上,是信任,是重托。权力如火,善用利国利民,滥用引火烧身,纪律和规矩是防止被“围猎”的“金钟罩”“铁布衫”。
一句话,做县委书记,当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和期待,心中有戒,秉公用权,安身、安心、安业,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行是知之成”,当你一个念头、一个观念,付之于社会行动的时候,结果已经产生了。不管是从教育心理学、经商心理学,还是从犯罪心理学来讲,我们都会发现,一旦社会行为产生了,再去管理就晚了。
王阳明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管理、治家、治国莫过于治心。如果没有“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样一种心性上的功夫,所有的道德文化法律,都将成为水上的浮萍,给人的永远是外在的约束,是一种强制,我们的生命不会达到一种较高的自觉状态。所以王阳明心学精微部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所以知行合一是我们要一直坚持去做到的事情。修行也就是在修这个事情。对于修行人来说都是有意识的去做这个事情,那又该从何处下手呢?先来看看知行不能合一会有什么表现:
缺乏情绪掌控力。明知发脾气不好,但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还有些脾气大的人觉得自己脾气大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是自己很有情绪力量的表现。可问题是,不受控制的力量,就好比是泛滥的洪水,又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什么益处呢?
放不下评判。喜欢评判自己和别人的是非对错。有时明知吊打自己和指责别人都是没用的,但还是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也控制不住的要去和别人争执。
想要做好知行合一,首先我们要明白,把身心分开来看就是不对的。一般人在身体遇到问题的时候,几乎很少会认真的在心理层面去找原因。而一些修行人也会认为修行主要是在修心,和身体没太大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二元性思维带来的问题,我们总是喜欢把事情分开对立来看,把身和心分开,把物质和意识分开。
灵修的人不是常常把“ 合一 ”挂在嘴边吗?那身心难道就不是合一的吗?所以我们就不该问“ 修行是要从修心下手还是从修身下手?”这样的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必须双管齐下。
所以说,你不管身体,就想在心灵上获得更大的领悟是不可能的。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知行不能合一,懂的不少却做不到。而这个“懂”往往也只是头脑层面的自以为懂了,很容易就陷入自以为是的傲慢境地。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海浪(微信号:cn13714009527)
明代大儒王阳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智慧。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一起走近大儒王阳明吧~
古文观止
荐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古今佳作,开卷有益!
上下五千年
荐语:惜秦皇汉武,叹唐宗宋祖,观沙场热血,品士子风流……最大的是史学爱好者社区,等你来论!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