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响刘老板
和年轻 CEO 一起成长、彼此见证,然后赚大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哔哩哔哩视频号招实习生了! ·  14 小时前  
练瑜伽  ·  崩塌了……果然还是轮到她了 ·  18 小时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3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21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五毛特效拍哪吒,我的笑点和泪点在打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响刘老板

中国式亲子关系。

群响刘老板  · 公众号  ·  · 2024-07-27 12:00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790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中国式亲子关系。

有了刘量量之后,会有更明确更完整的对亲子关系的感受。

老中人的亲子关系充满坎坷和痛苦,还有纠结中的恩情和亲密,还有不可言说的不坦诚,以及不交心。

中国式亲子关系流程走完,大概是这样:

崇拜并服从父母 - 讨厌并远离父母 - 杀死父母(不是真的杀) - 成为父母后,理解父母,支持父母。

真他妈复杂矫情的老中人亲子关系。

一、

到现在还在不断适应父母来临我的家庭,帮我照顾刘量量这一件事,似乎把我所有的生活关系全部投进了洗衣机。

我昨天在公司楼下咖啡馆自习,突然下雨天气凉爽,就让妈妈和阿姨带着刘量量去我公司拍素材。

到公司玩儿的时候,突然感觉一阵融合,没有特别抗拒,但也不是特别喜欢。

我是一个习惯独自生活的人,谈恋爱的对象至今为止不能超过 3 天在一起。

异地恋大概是最适合我的相处模式,和父母一起共处一室无法超过一个晚上。

不想自己的领地里还有别人,和同事去团建自己玩儿自己拍照,旅行永远一个人,永远不想和别人一起,碍事儿。

但我又是一个在工作上、在感情上、在能量上,非常渴望和别人接触的人,我遇到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我的故事。

我如此渴望人际关系给我的能量,我又如此排斥人际关系给我麻烦,归根结底是一个彻头彻尾自洽于自私的一个烧杯。

但唯独在亲子关系上,我不太能做到这一点。

二、

因为要带好刘量量,我需要我爸,我还需要我妈。

我曾天真的以为可以只让我雇佣的阿姨参与其中,发现完全不行,

100% 的在场信任,并且 100% 能够希望你好、孩子好的存在,几乎就只有父母。

有人会跟我说,美国人怎么样怎么样,完全不依靠父母带啊,那是因为他们自顾不暇并且生活逻辑就是个人主义的。

华人带娃,像我这样只有一个人的,不依靠父母依靠谁啊,但依靠父母,就要接纳生活距离上的相近。

不仅是生活距离的融合,是关系的融合,你和刘量量的成长中,有父母的陪伴、注视和帮忙。

你的个人生活中,也少不了他们的安排、参与和帮助,所以说两代人的摩擦和边界感,是特别重要的。

要租两套房,要有自己的独处空间,要以自己为主育儿,父母都是帮手,不是合伙人,是亲密的助手。

而父母的边界感,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爸妈是一个特别有边界感的人,我曾经跟他们说,

国庆节我去美国硅谷玩儿一下,做一下素材,你们自己飞四川,带刘量量回去玩儿半个月。

我爸妈说,这么远距离、这么麻烦、这么重大的迁移,我们可不敢单独带他,没有你参与,谁敢带他从杭州到四川。

终究是你儿子,是我们孙子,在杭州呆着吧。

我发现我爸妈,特别懂边界。

因为他们明确地发现,我对边界和自我掌控感非常在意,所以他们好像形成了比我更强的条件反射。

三、

然而走到这一步,用了 31 年,我完整地经历了对父母的崇拜服从期,也就是我的 12 岁之前,父亲做生意、母亲是政府体制内。

在小镇的中产阶级生活,以及稳定的亲子关系,充分地陪伴让我成长得可以经历很多暴击。

然后就是我和他们的远离叛变期,从 15 岁到漫长的 25 岁,几乎 10 年时间,充满了嫌弃。

因为嫌弃,所以我自己做决定,读文科理科,要不要去参加自主招生,以及自己在北京的各种生活。

我记得去北大上课,父母坚持要坐动车陪我一起去。

一方面是担心,一方面是他们也想去,可我真的是尴尬到要死,不想让他们陪我去。

我到现在都记得那种心情,这种青春期叛逆尴尬,让父母和子女相互远离,最坏反目成仇,最好就是相敬如宾。

四、

然后是弑父弑母,真的是被动通过父母破产,一人扛起来这件事儿,完成了对家庭事务的具体统治。

明确鲜明地得出结论:父母和子女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远离,相忘却相望。

一个盆友说的对,时代发展太快,让本来就是不同时代的人,硬生生压进了同一个时空,再套上不可拒绝的伦理道德、责任义务。

伟大的儿女,往往不考虑伦常,去背离父母,或者爱但无法顾及。

若希望儿女伟大,好的父母应承受这种背离。

伟大的父母,也不要考虑所谓的恩德,生育不存在恩德,养育不存在恩德,都是自己的选择。

但似乎中国父母和子女,要经过一场斗争,取得自己的人生所有权一样。

因为我们中国人过得太苦,所以说父母也觉得自己当父母当的太苦,于是不得不有小九九一样。

哪一个中国父母说对子女没有期待的,一般都是骗子,

怎么可能没有期待,是个父母都有期待,只不过要平衡放下、要调整预期。

子女终究会杀死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与进步。

最好的亲子关系,可能就是幼年期注视跟随关爱,青春期尊重建议,成年期远离远离远离。

到现在我当了父母,口口声声说的要远离的我,又回归到了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阶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