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观察报
专业品牌经理人的首席优质读本!专注品牌资讯,聚焦品牌案例、故事,解读品牌人物、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18 小时前  
南方周末  ·  放完烟花,记得打扫 ·  18 小时前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19 小时前  
央视新闻  ·  当心!这些常喝的饮品,正在悄悄升高你的尿酸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观察报

iPhone找岳云鹏拍广告,陷入“辱华”争议

品牌观察报  · 公众号  ·  · 2024-07-17 15:28

正文


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 《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Della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在品牌圈,能和明星网红比拼“热搜体质”的,有且只有苹果。


经常被网友调侃“在热搜里买了N套房”,还曾因为上热搜次数过多而上热搜,场面相当魔幻。



风里雨里,苹果热搜榜等你。

最近,苹果带着岳云鹏搞事,再次重回热搜第一,给果粉带来了一万吨心灵暴击。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爱唱五环之歌,一年365天都在表情包里追车喊燕子,一看到他的脸就让人想笑的小岳岳。

图源:微博

一个以高冷强势著称,一个以搞笑幽默出圈,两者怎么能凑在一起?


苹果说,诶?不仅能,还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苹果为岳云鹏拍摄了两支广告,画风很小岳岳也很iPhone。


第一支:小岳岳讲相声。


围绕着怎么记密码展开,有点像《报菜名》的既视感。


这一次小岳岳当逗哏,苹果员工当捧哏,带出了苹果自动生成高保密性密码,刷脸不用记密码的核心优势。

第二支:“特务风云”。

小岳岳神秘乔装出街,原来是浏览器搜索内容被泄露担心“社死”。


里面抖了一个小包袱,小岳岳悄咪咪在网上搜索瘦脸方法笑不活了哈哈,引出了Safari的无痕浏览功能,再也不怕“大数据”跨平台跟踪,衔接自然合理。


个人认为,这两支视频符合苹果广告的一贯画风,小岳岳的搞笑出镜算是“意外之喜”,增加了新的看点。



这时候,网友的 评价多是震惊于苹果和岳云鹏的“神奇组合”,打破次元壁。

一定是早八人起猛了,才看到小岳岳出现在苹果广告里。



以及一些围绕小岳岳个人特质的段子笑话,建议把“嘿 siri”改成“我的天呐”,将整活进行到底。



两支广告TVC出街评价还可以,随后苹果在官网、B站等投放开屏广告,没曾想画风急转直下。


有网友手机开着黑白模式,突然冒出小岳岳的脸,被吓得不轻,一度怀疑遭到了黑客攻击。


图源:小红书网友

同样也有网友以为是P图恶搞,不敢相信的程度。



甚至还引起了是否“加深亚裔刻板长相”的激烈讨论,揣测苹果别有用心,辱华了。



不能理解的网友在线给苹果支招,还不如玩天降的热门梗来得合理,自己的热度不蹭白不蹭。



还有用户表示苹果跟风迎合下沉市场,仿佛搞“家电下乡”。



评论区堪比“十万个为什么”,大家一起猜猜猜。


在5G冲浪选手的眼里,直接套公式解答,那是“因为他善”,听懂掌声。


(PS:这个梗来自郭德纲的一段评书,里面说张天师有四不吃,第一不吃牛肉,因为它善。)

可能是岳云鹏形象看起来比较可靠,不像会塌房的样子,契合苹果“安全放心”的广告主题。



岳云鹏的脸辨识度高,极具记忆点,能吸引流量就够了。



当然,也有网友觉得苹果这次本土化营销做得不错,找岳云鹏拍广告很合适。





为什么广告TVC和开屏广告风评如此割裂?

在我看来,可能和呈现形式有关。


苹果的开屏广告画面,岳云鹏面带微笑,紧接着用手机遮挡,占比过大的圆脸和苹果手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视觉上会有种“违和感”。


图源:Apple官网

其次,就是苹果鲜少找知名度高的人物拍广告,话题度拉满。


要知道,过去为苹果拍广告的有甄子丹、周迅、姜文 (配音) ,以及出演今年新春大片的范伟,实力派、有质感是这些广告片的共通点,符合苹果一贯的品牌调性。

图源:Apple

和他们相比,自带笑声BGM的岳云鹏倒显得格格不入,用户一时难以接受也是在意料之中。

事实上,为什么找岳云鹏拍广告,苹果自己也给出了答案。


苹果官号推文表示「信息安全不是开玩笑的事」,借助岳云鹏的搞笑特色切入话题,制造反差感,旨在引起用户的关注和重视,必须严肃对待。


图源:Apple公众号

不得不说,这个创意脑回路,的确很苹果。


从传播效果来看,苹果的营销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在大众讨论小岳岳匹配不匹配的同时,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功能点被广而告之,触达目标受众群体,完成初步心智占领。



以后看到小岳岳的脸,第一反应是想笑,第二反应就是联想到苹果的“刷脸”保护,有助于形成广告长尾效应,产生持久的品牌渗透。


虽说做到了破圈,但苹果广告我行我素,一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作风,也让苹果被嘲“营销摆烂”。




事关近几年来,苹果在国内的本土化广告总是充满争议性,质疑声不断。


比如,iPhone 15在地铁站投的广告,英文广告词是Newphoria (new和euphoria的合成词) ,翻译过来变成了:


“开新的,超开心”。


图源:小红书

除了渲染开箱的快乐,看不到其余的产品亮点,说了什么好像又没说,套到任何一个新品身上都可以适用。


简单直白的翻译,比不上网友信达雅的表达,用“新喜若狂”“怦然新动”形容更有文化底蕴。



苹果宣传iPhone 15“钛金属”卖点的广告海报,网友直呼“钛尴尬”。

图源:小红书

奇怪的拍摄角度,很多人第一反应误以为是煤气灶品牌广告,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

在网友的二次创作下,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丝毫没有违和感。

图源:小红书

苹果的不少宣传都尴尬得让人脚趾抠脚,为了打广告而打广告,相当生硬牵强。


比如,母亲节iPad的广告语是“让妈妈开心的礼物,开了又开”。


图源:小红书

短信提示语,“真的笑,笑出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