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体验山海间的别样年味 ·  5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体验山海间的别样年味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恐怖15分钟”致印以登月任务最终以失败告终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9-09-20 21:41

正文


印度的第一次登月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4月,以色列的“创世纪”号登月器也遭此厄运。下降和着陆是登月任务的两大难点,尤其是后者。印度航天计划负责人将其称之为“恐怖的15分钟”。在这短短的15分钟,登月器必须成功执行一系列复杂指令,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



8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凯拉萨瓦迪沃·希万展示“月船-2”号轨道器和漫游者模型


当地时间9月7日,印度的第一次月球软着陆尝试宣告失败。此次登月任务的主飞船“月船-2”号从月轨观测到遭遇厄运的“维克拉姆”号登月器。这个登陆器坠落月球南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表示他们已无法恢复与“维克拉姆”号的通讯。5个月前,以色列非盈利组织SpaceIL的“创世纪”号登月器也坠毁月表。两次登月任务都在最后的下降阶段遭遇不幸。


7月22日,印度的“月船-2”号探月飞船发射升空


科罗拉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院长罗伯特·布劳恩表示:“在执行太空探索任务时,登陆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如果不能按计划进行,几乎没有再来一次的可能。”如果“维克拉姆”号成功着陆,印度将成为第四个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的国家。在距月表2公里的位置,“维克拉姆”号脱离预定路线,不久后与操作人员失去联系。


“月船-2”号轨道器拍摄的月表照片


据《纽约时报》报道,操作人员后来发现一个错误指令,这个指令命令“维克拉姆”号关闭发动机。以色列的“创世纪”号着陆器也遭受类似厄运,在下降阶段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当时,这颗登陆器以每小时近500公里的速度坠落月球。值得一提的是,“创世纪”号是第一项私人登月任务。SpaceIL表示输入“创世纪”号电脑的一个手动指令导致了技术故障,进而导致着陆器的主引擎失灵,未能按计划减速。


“创世纪”号最后拍摄的照片之一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凯拉萨瓦迪沃•希万表示“维克拉姆”号和“创世纪”号都是在下落的最后阶段出了差错。此前,他曾将登月的下降阶段称之为“恐怖的15分钟”。布劳恩说:“一旦启动登陆程序,就必须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这就像背着降落伞跳下飞机,降落伞必须正常工作。”


2010年7月13日,美国宇航局首席技术专家罗伯特·布劳恩在新空间技术产业论坛发表讲话


在着陆阶段,登月器要执行一系列复杂指令——经常是数百个指令——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布劳恩说:“着陆过程的所有环节都必须成功完成,如此才能顺利登陆。”作为登陆程序的第一步,登月器首先要离开月球轨道,而后朝着正确的方向移动。


美国宇航局计划实施火星样本采集-返回任务


通常情况下,着陆器在这个阶段伸开“腿”。在此之后,着陆器继续重新配置和再定向,在布满陨坑的月球表面寻找最安全的着陆点。随着与地表越来越近,着陆器必须减缓下落速度。印度的“维克拉姆”号可能就是在这个阶段失联。


2008年,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着陆器登陆火星


据《纽约时报》报道,按照原定计划,“维克拉姆”号将以不到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在月表着陆,但荷兰射电望远镜获取的数据显示它在靠近月表时的时速超过177公里。布劳恩说:“不管是第24个还是第42个环节出问题,几乎都没有扭转乾坤的可能。一旦出现差错,便没有能力恢复。”


9月7日,印度班加罗尔,希万宣布“维克拉姆”号登月失败后,ISRO员工一脸沮丧


布劳恩指出:“登月计划前前后后要四五年,但最后的登陆过程只有短短四五分钟,整个过程太富有戏剧性。在着陆器登陆前,你的工作基本上就结束了,因为着陆器的系统都是全自动的。”希万用“恐怖的15分钟”描述登月过程。布劳恩和他的火星任务团队将登火描述为“恐怖7分钟”。


9月7日,孟买,一名学生正在观看“月船-2”号登月任务的现场直播


他说:“控制室的每一个人都很紧张。你相信能够成功登陆,但总有一丝怀疑挥之不去。我们是不是遗忘了什么东西?月表地形是否与我们的预计不符?诸如此类的问题始终在你的脑海中出现。”随着与月表的距离不断靠近,登月器必须应对微弱的月球引力和多岩地貌带来的挑战。


搭载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的“小鹰”号登月舱


布劳恩说:“最后的环节无疑是最难的,因为你一步步靠近行星表面,时间愈发紧迫。一旦非常靠近月表,就得开始根据地表的情况来进行操作了。”负责登陆的团队要密切关注着陆器仪器传回的数据,认真核实每一个步骤是否按计划进行。


2018年11月26日,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洞察”号和“火星立方体一号”项目组正在做登陆前的准备工作


布劳恩指出:“整个登陆过程可能有一百个左右的步骤,你要认真核实每一个步骤,确保每一个环节按预定计划进行。这个时候,你会非常紧张和兴奋,但你能做的就是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那种感觉就像赢得超级碗比赛。一旦出现差错,你的心情会无比沮丧。”


7月22日,印度孟买,当地居民站在屏幕前,观看“月船-2”号发射


印度操作人员与“维克拉姆”号失去联系后,整个控制室在长达几分钟内陷入沉默。希万跟他的同事说了几句话,有人拍了拍他的后背。


登月任务危机四伏,哪怕是月球表层土也会对着陆器的仪器构成威胁,最终导致任务失败。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


美国宇航局无人登月任务工程师艾丽西亚·德维尔·希安希奥罗表示:“我们采用的一些新发动机和推进系统难以预测,我们真的不知道发动机如何在月球的不同区域卷起不同的月表土。”


一名曾参与设计“阿波罗11”号月表土测量装置的科学家对《连线》(Wired)杂志表示,他怀疑1969年探月过程中月尘干扰了地震仪并且遮住了太阳能电池板。


美国宇航局绘制的月球地图,展示了月球引力异常


除了月尘,不均衡的月球引力也会加大登月任务的难度。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任务科学家诺亚·佩特罗表示:“在某些大型陨坑下方,质量比较集中。这意味着轨道中的航天器,尤其是处在低轨道的‘阿波罗’号指令舱或者登月舱,会受到引力场变化的影响。”


1969年7月20日,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笑对镜头


对于登月任务面临的挑战,尼尔·阿姆斯特朗深有体会。“阿波罗11”号超出原定登陆点6.5公里,新登陆点布满大石块。看到布满岩石的地形后,阿姆斯特朗果断切换到手动控制模式。印度的“维克拉姆”号上没有飞行员,一旦出错就只能听天由命。


以色列“创世纪”号登月器坠毁地点


除了“维克拉姆”号和“创世纪”号,月球上还有其它探月器的“尸体”,包括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两颗“勘测者”号探测器,其中一颗在着陆前2分半与任务控制中心失去联系。“维克拉姆”号是第一颗在月球南极坠毁的探月器。


“月船-1”号飞船环绕月球飞行


布莱恩表示尽管印度的登月任务失败,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牢记,印度已经成功发射了两颗绕月轨道器。他说:“此次探月任务的大部分研究资料都来自月球轨道器。这艘飞船一直正常运转。这绝非印度的唯一一次登月尝试,他们已经非常接近目标。”


LROC广角相机拍摄的月球南极


印度团队与日本合作,最早将在2023年向月球南极派遣一辆探测车。两国希望他们的无人探测车能够在月球上发现水。


翻译:牛树军
编辑:盛云卿


星辰大海自助套餐(‵﹏′)


在微信搜索漫步宇宙【qqtaikong】并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