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夏恩 编辑 | 金快乐
没参加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这句俗语已经脍炙人口到了陈词滥调的地步,将高考与完美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就像把长城和好汉联系在一起,或者是把某部电影或某本书跟灵魂的完整联系在一起——荒谬。
稍微谙熟历史的人都知道,最早修筑长城的人都是一群奴隶,(除非你认为脚上拖着沉重的镣铐还被鞭子抽打着干活是英雄事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再加上蜡烛的话,也许在某些口味不同寻常的人眼中确实是英雄),而绝大多数电影和书都是没有灵魂的空洞之作,不仅浪费时间,还污染环境。
但是,让我们姑且套用一下这句俗语。如果说没参加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那么比没参加过高考还不完美的,是参加过两次以上的高考。而比多次高考还不完美的,是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不完美之处在于,它从根本上就拒绝“完美”两个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判卷老师想必对这一金科玉律铭记于心,奉为圭臬,因此从来不愿把满分拱手送人。
而且文字观感人尽不同,英国文坛祭酒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就曾言“张三的大肉,李四的毒药”,你眼中的名篇佳作,在他眼中可能就是败笔衰墨。
夏济安先生的才华举世闻名,其《黑暗的闸门》一书天纵奇才,文字造妙,纵使洋人亦望风拜服。
然而倘使让他写考试作文,恐怕及格都很困难。
△评论家夏济安,曾任《文学杂志》主编
台湾文学评论家吴鲁芹先生的长女吴允绚小时就曾拜托夏济安为其捉刀写作文。
吴允绚自己写平时总是乙或乙上,偶尔可以拿到甲下。他以为文豪夏伯伯出手,必能拿到甲上。但结果下来,却是丙上。
气得吴允绚大骂夏济安怎么能当大学教授。夏济安不服输,苦苦哀求,连哄带骗,甚至答应买糖行贿才求得再次一试身手的机会。
写好以后,他像秀才等科举放榜一样等结果。但最后还是被老师的一个“丙上”羞得抱头鼠窜。
夏济安的失败看似不可思议,但如果拿高考作文的标准来衡量,那就再正常不过。
高考作文虽然三分靠打拼,七分看天命,但其实也是有一定之规。不然高考前的提高班也不至于专门开设作文课好从考生家长的口袋里疯狂吸金。而这些高考作文秘诀从真正的写作角度来看,是完全违背所有写作要素的。
心理学家蔼理士曾经分析过写作的要素。写作是一种冲动,是人依靠灵感支持的精神动力向至善至美的天堂行进的一项崇高的事业。刻苦和勤奋是必经之途,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是建立在刻苦勤奋之上的另一种发自胸臆的灵光一闪,它往往是人类在率直自然的天性与深思熟虑的理性之间跳跃寻找重心的结果。最优秀的文字往往是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心独白。
然而高考作文要求的却是在极为压抑的环境之下,调动起你大脑尚未昏厥和混乱的脑细胞,在规定的时间内拼命地挤出一千个字,好占满你眼前那堆密集恐惧症式的空格。
在这个时候,你唯一求助的不是急中生智突然冒出来的灵感,提高班的老师会告诉你尽管有《赤兔之死》这样的成功前例,但冒险行为的下场往往会死得很难看。
于是,你只能求助于那些套路、格式和所谓的“作文宝典”——论点、论据、论证,总分总是最保险的结构。
于是,这些陈词滥调在刹那之间变成了一块吸铁石,将一千来个铁屑一样的字吸拢过来,在最后半个小时里洒到面前的空格里——一篇高考作文就这样完成了。
在还需要估分的时代,老师总会告诉你,只要不跑题,把作文估到42分到45分左右就可以了,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老师的说法是对的,这篇仓促凑出来的陈词滥调在每分钟要看四五篇作文的判卷老师眼中,也就值这个分数。
提高班的老师会告诉你,判卷老师根本没空也没心气从头到尾通读你的文章,往往只看开头和结尾——不得不说,这一点倒是很有古风,科举时代的考官看八股文也只看破题一两部分,其它弃之不顾——所以就像古代考生琢磨如何破题一样,只要琢磨好开头结尾就行了。
于是每个考生都把所能想到的最华丽的辞藻、最繁复的结构和最奢侈的比喻统统堆在开头,其结果就像是一个插着巧克力威化,撒着奥利奥粉末、MM豆和五颜六色糖霜小粒粒的蛋卷冰激凌,只有远看还算能勾起甜腻腻的食欲,但当你舔上一口,那个塞满了累赘的奶油泡沫就掉了,在你的前胸和裤子上留下一片华丽丽的痕迹,你的手里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蛋卷壳。
如果这种高考作文的思维,等到高考结束之后就被弃如敝履,扔到一旁,从此轻松上路,那还不错。
但问题在于,在过去的九年里,你所受到的文学训练全是为了应付高考作文写作,久而久之,你的审美观念也就被高考作文同化了。
你会更被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所吸引,而不是朴质无华却更有内涵深度的文字,你更看重标题和所谓被提炼出来的“精华”,而不愿去沉下心来感受文字和故事本身的力量。
古人所谓“科举坏人心术”,今天高考作文同样在侵蚀人的灵魂。不要去抱怨那些“标题党”的哗众取宠的手段,是的,为它们贡献10万+的人里面就有你一个。
写到这里,似乎对高考作文已经开了不少炮,但遗憾的是,你我都知道,再多的炮轰,也不过是为高考作文提供一点儿热度而已,从科举八股到现代高考作文,它早已铸成铜墙铁壁,难以撼动分毫。
有时我们会举出欧美高考的作文题目与我们的作文进行对比,用以显示他们是如何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和自由意志。
但当我们面对这些令人艳羡的欧美作文标题时,实际上我们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艰于下笔——这就是问题本身,我们所受的教育并不包括理性的思考和自由意志的培养,我们无法理解理性与自由的真谛,我们习惯于接受现成的标准答案而不是自我思考得到的结果,后者不仅被禁止,也是在九年的教育中被严格淘汰的对象。因此我们的教育只能导向高考作文,导向标题党下的10万+,导向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一切。
尽管这个结果多少有些悲观,但对浑然不觉的人来说,分数才是一切。
所以,仍然祝你考出好成绩,但希望你考完试后,忘了它们。它只是块敲门砖,仅此而已,放下笔,它就是累赘,把它扔了,走自己的路。
为了和诸位同甘共苦,在下也在规定时间内写了一篇高考作文,选的是北京卷的作文题目“纽带”,能得多少分呢?
《说纽带》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线,无数条线,横竖交错编织在一起。想象纽带,你就必须要想象上下翻飞的双手,灵动的手指将原先毫不相干的丝线勾连在一起,这些丝线原本粗细不同,颜色各异,但一旦它们被编织成纽带,就仿佛它们被重新赋予了生命和意义,种种花样纹饰呈现出来,展现着它们作为丝线时不曾有过的美感,诉说着一根根单调的丝线本身无法诉说的复杂含义。这就是纽带的作用,通过联结,赋予意义。
“纽带有魔法”,历史人类学家勒华拉杜里如是说,原始人类通过绳结记事正是在发挥纽带的魔力,他们将过往发生的一切通过编织成纽带保留下来,过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因为这些关系的形成而发生的事件,都蕴含在宽宽窄窄五彩斑斓的纽带里。
纽带一代代地编织下去,祖先与后人的灵魂也通过纽带联结在一起。
直到现代,日本的神社里仍然会用各式各样的丝线结成纽带,这一点在热播一时的《你的名字》里有非常出色的演绎。
片中的纽带联通了历史与过去,神灵与人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既是结绳记事的余韵,也是纽带的真正魔力所在,它跨越时间、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人与事联系在一起。
“人非孤岛,无人可以自全”,约翰·邓恩的名言,如今已是陈词滥调。但人害怕孤独确是本能。纽带之所以会从远古时代就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品,其意义也正在于此。除了野兽和上帝之外,无人会强迫自己的孤独。人们需要用纽带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联系在一起。纽带的编织过程一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歌咏的命运之网,上至君王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每个人的命运结被编织在这个无限绵长的纽带中,人类的命运也因纽带而生生不息。可以说,纽带就是文明本身。
想象一下,倘使没有纽带会是怎样的世界?命运之网被戳破,秩序也将随之崩塌。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缺乏联系,就像霍布斯所形容的野蛮时代,孤独的个人如丛林中的野兽,不得不执杖佩剑,躲避来自同胞的袭击。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就像是纽带变成了一团乱麻,混沌降临大地,“无人可以自全”。
“从子宫到坟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紧紧相连”,《云图》中克隆人星美在最后的演讲可以说是对纽带最好的诠释。纽带固然会成为将人类命运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但也有时会成为偏见和狭隘的工具。
南北战争前的美国,白人们拒绝将黑色织进他们视为神圣的白色。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纽带上的图案只允许是黑、红、白组成的万字符,六芒星却禁止出现在德意志的纽带上;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红色的纽带上不允许有其他的杂色掺入。
这些人自以为维护了纽带的纯洁和高贵,将不同意见的其他颜色和图案拒之在外,但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纯洁”的纽带不会长久,纽带的末端通向的不是光辉的未来,而是黑暗的断崖。
纽带的意义是汇聚,而非一致;是团结而非单一。每个人都有权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人类的纽带上编织出不同的色彩和图案,恰如我们祖先所做的那样,每一个生命和他们的故事都是纽带上的一根丝线,每一个丝线都决定着这条纽带的存续和未来。
点击今天二条文章,或回复关键字“高考”,查看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汇总。
新媒体编辑|马茹均
| 往期精彩文章 · 点击图片阅读 |
年少总嫌通州、燕郊、保定、涿州远,追悔已是不惑年。
- END -
×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快速訂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