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震海会》会员和《震海内参》读者:
《百年生存危机》
,当你读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可能就像我自己当时决定这个主题时一样惊讶。这一场被世卫组织姗姗来迟宣布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真的有这么可怕吗?我们是不是夸大了疫情的潜在危害?
但是,看看历史,再回观现状,连串的外部和内部特征都让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预警。
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3月爆发,1920年3月结束。这个神秘的病毒3月悄悄地来,两年后的3月又悄悄地走,带走了5000万至一亿人的生命。当时,所有国家采取的措施都和今天一样:封城、断路、发出”常洗手”和”不外出”的衷告。当时的人们只能悲观地感叹:这是上帝对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惩罚。但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远远少于西班牙大流感的死亡人数;甚至,西班牙大流感的死亡人数,比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总数还要多。
更诡谲的是,整整百年之后,又是一个神秘的3月,2020年3月,又一场全球大流行开始蔓延。它将延续多久?将带走多少人的生命?这一切全然不知道。更重要的是,
今天西方国家面对疫情的进退失据,与百年前何其相似!
但我们知道的是,
这是一场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挑战
。越来越多来自不同方向的研究都表明,未来可能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受到感染;如果各国不采取协调行动,那么这一基于数学模型之上的推断就真的有可能成为现实。
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在电视讲话中表示,这是德国面临的自二战以来最大的生死存亡的挑战。默克尔显然是就西方国家的互相协调而言;但就对疫情及其伤害的预估而言,默克尔显然过于保守了。
这其实是自西班牙大流感之后的人类百年生存危机。
更重要的是,西班牙大流感爆发时,正值一战行将结束,世界已是满目疮痍,失无所失;而今天的世界,却正值第二次全球化40年之际,科技革命再次井喷之时,财富积累集中爆发的前夜。
对这个世界的精英们来说,此时极为关心的事情就是:财富,财富,财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实际上,
这场疫情迄今已经造成世界经济供需两端的同时重创
;在金融端,美股已经达到198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虽然此次金融市场震荡的主因是由疫情而导致的信心下挫,
而非如2008年那样的银行枢纽系统问题,但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在原有结构性问题和疫情的冲击下,
世界经济危机已是大概率事件;而金融危机则正迅速由中概率事件向大概率事件攀升。
中国人有句古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但就近40多年的世界而言,平均每隔12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深刻的金融或石油危机。从2008年到今天,正好又是12年了……
究竟如何研判这一次可能的金融危机的走向?香港全球化中心在这一期的《震海内参》中,比较系统地
梳理了20世纪几次重大金融和石油危机的成因、走向、美国因素及其对今天的启示和警示,
希望能对您有所启示。
如果说,3月6日《
震海内参 – 周报
》的《
疫情全球爆发:四种可能走向及其经济政治后果
》,是对这场疫情未来走势的初步研判,那么今天推出的周报《
百年生存危机:20世纪历次金融危机对今天的警示
》则是从金融端对未来全球财富可能受到冲击的初步预判。
最后,周末快到了,我还是提议:让我们找一个空气好的地方,摘下口罩,大口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吧。同时,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明天(
3月21日
)
19:30
收看我们的
直播《这次疫情将深刻改变什么?》。
谢谢大家!祝大家平安、健康!
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