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众所周知,
乾隆皇帝是一位“书画痴”,
作为皇帝,
他有着独天得厚的资源,
他编撰了我国书画著录史上的
旷古巨著《石渠宝笈》,
他的收藏之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乾隆大阅图》 郎世宁
书画收藏,在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
乾隆皇帝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大约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这就是中国古典书画作品当时的最大规模。
乾隆汉服图
在清宫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三希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最为乾隆所钟爱,并以名之。“四美具”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潇湘卧游图》 《蜀川胜概图》 《九歌图》 。乾隆皇帝不仅重视收藏,还对宫中藏品进行了整理、登记,为后世收藏,文物保管做出贡献。
三希帖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快雪时晴帖》,为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以行书写成,现存此帖一般认为是唐代摹本。此帖材质为纸本,尺寸纵23厘米,横14.8 厘米。如今则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至明清年间,为降清明官冯铨所藏有。康熙十八年(1679年),冯铨之子冯源济将此墨本呈献给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与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一起放在宫内“三希堂”中,成为“三希堂”第一珍品。
▼王献之 《中秋帖》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中秋帖》为晋代王献之所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草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王珣《伯远帖》
(请将手机横过来欣赏)
《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共5行47字,纵25.1cm,横17.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美具
▼顾恺之《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第一段: 冯婕妤挡熊)
《
女史箴图》(第二段:班婕妤辞辇)
《女史箴图》(第三段:防微虑远)
《女史箴图》(第四段:知饰其性)
《女史箴图》(第五段:同衾以疑)
《女史箴图》(第六段:微言荣辱)
《女史箴图》(第七段:专宠渎欢)
《女史箴图》(第八段:静恭自思)
《女史箴图》(第九段:女史司箴)
《女史箴图》长卷,传为晋顾恺之的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史载,晋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大权尽落皇后贾氏之手。贾氏为人心狠手辣,荒淫无度,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旷世名作由此问世。
▼李公麟 《潇湘卧游图》 (局部)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
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当年这幅画的价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图》和《富春山居图》之上,清末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
▼李公麟 《蜀川胜概图》
(请把手机横过来欣赏)
《蜀川胜概图》是宋代著名绘画艺术珍品,相传为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名作,最为乾隆帝所欣赏,列“乾隆四美”之一。画卷所绘内容为宋代川峡四路(今四川、重庆)的著名山岳、河流、城池风貌,且对宋代的地理名称有详细标注,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同时,兼具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作品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弗瑞尔美术馆。
▼李公麟 《九歌图》
《九歌图》(题跋)
《九歌图》(局部)
《九歌图/楚国眷顾图》引首为明末清初金石大家郭宗昌所题“眷顾楚国”,其著有《松谈阁印史》,后一跋即说明“书于松谈阁”;拖尾第一跋不知是文征明篆,没有落款,但钤“文征明印”、“贞山”两印;后有满州正红旗人士、清代重臣桂良一跋,桂良即皇六子恭亲王奕的岳父;另有著名藏家黄维煊父子收藏印及嘉庆进士廖鸿藻印。另有两印:俊生鉴赏、名画百轴遗书万卷之轩,此二印曾出现在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中,应为黄家父子所钤。
盖章达人,“毁”了不少珍品!
乾隆喜欢给收藏的字画盖各种印章,一般人看到好的诗画,美言几句就行了,到了乾隆这里,只用嘴夸还不够过瘾,直接拿出印章盖盖盖......乾隆的印章就有1000多个,常用的竟然有500多个!
乾隆印章
喜欢盖一个印章,很喜欢盖两个章,超级喜欢盖上它几十个章。超级超级喜欢还要亲笔题写观后感,本来古代画作讲究的是意境,留白,结果乾隆一看到白色部分就来劲了……于是乾隆时期大部分名画就像被拔过罐儿似的。
元代钱选所作《浮玉山居图卷》就是典型案例,乾隆不仅在上面题了一首诗,还把他的鉴藏印玺加钤其上,把作品上部的所有空白处,塞得几无插针之处。
《浮玉山居图卷》
皇帝收藏,也遇到不少赝品!
乾隆的收藏数量之多,品质之精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他也有走眼的时候,许多学者发现他的藏品里有许多并不是原作,那么他究竟收藏了多少赝品呢?
1、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乾隆收藏的赝品里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了。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见到后爱不释手,使出了自己的看家绝招——到处盖章、题诗,连山缝也不放过。结果第二年又得到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图》,而第二幅才是真品,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此前收藏的是假画,一边却又以不菲的价格将他所称的“假画”买下,成为历史上的一段笑谈。
2、古木竹石图
《古木竹石图》
倪瓒是“元代四大家”之一,而乾隆至少收了他三幅赝品。乾隆对倪瓒的《狮子林图》喜爱有加,在画面上反复题跋六则,但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金祥都认为该作“为明人的仿摹之作无疑”。还有现藏故宫的《古木竹石图》,经故宫博物院书画研究院院长肖燕翼通过对画面风格、印章、题跋的仔细对照研究,认为倪瓒这件作品当属赝品。倪瓒的《汀树遥岑图》也被徐邦达鉴定为赝品无疑。
3、免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