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投智美丽乡村建设
做有品位的创意和设计
m.shsee.com
“美丽乡村”近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已成为一个颇为时髦的热词。那么“美丽乡村”一词从何而来?相信很多人未必能道明原委。
图1
“美丽乡村”,其实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最早在国家正式文件中提出是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视察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城镇化要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此后,在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美丽乡村”被再次提到。文件明确提出:“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特点,“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十几年一直关注“三农问题“,而乡村建设正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2005年10月,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就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各省市响应国家要求,分别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今,“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那么,“美丽乡村”建设有哪些意义,存在哪些商机、发展机遇与潜力,建设美丽乡村最核心的问题有哪些呢,有哪些发展模式,有哪些典型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呢? 通过美丽乡村专题研究,山合水易将和您讨论这几个问题。
“美丽乡村”为什么会成为时下热点而被广泛关注呢?它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意义几何?我们每个人如何在此浪潮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抓到机遇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厘清“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
核心
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美丽乡村的
建设意义
,可总结成以下5点:
图2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
大量商机
。美丽乡村的产业发展需要有经验的企业或运营主体参与或指导,从而改变农村原有的落后发展理念,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改变农村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品牌竞争力的劣势;美丽乡村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需要统一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的文化传承需要人或经营主体去参与去经营;美丽乡村的新农民需要专业的机构来培训……
这都为企业的业务拓展带来了
新的增长点
,也为企业发挥社会责任提供了绝佳机会。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势必为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带来品质更高、数量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认清现状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认清乡村现在所存在的问题,认清差距在哪,症结在哪,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有的放矢。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城乡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然而,现阶段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经济落后,人们还在温饱问题上挣扎,所以首要问题就是要发展,要效率。于是,资源超强开发,要素过度投入,过度消耗。因此,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食品安全质量降低等严峻挑战。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
适应当前的主要矛盾,重视人们的关切,从发展方式上进行转变,从人们关切的问题上入手
。
1. 发展理念
中国很多乡村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们不具备人才、资金、组织模式等良好的发展因子,很多乡村缺乏与现代城市的信息与文化交流,发展理念传统、保守、缺乏创新。
2.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缺乏延伸、融合,应该重视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生产力有待提高。
3. 乡村建设
乡村规模大小不一,布局过度分散,村容村貌差,人畜混居,厨卫条件亟待改善,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服务能力不足。
4. 村民收入
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偏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等第一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闲时间的村民或无所事事或进程务工,为农村和城市带来一定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5. 社会事业
由于乡村自然村屯一般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加上计划生育政策与城市化进程,空心村情况普遍,很多自然村屯缺乏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就医、求学通常距离较远。存在一定的看病难、求学难等情况。
6. 人才
由于农村就业机会少,发展空间局限,很多人才选择了发展前景好的大城市,导致农村人才外流,人才匮乏。
7. 技术
农村缺乏资本、缺少人才,自然也缺乏新技术的引入与创新。这已成为农村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因素。
8. 资金支持
并非所有乡村都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等优势,所以对资本吸引能力不足,再加之自身产业发展的局限性,因此资本匮乏,需要更多资本支持。
9. 管理机制
乡村发展一般处于长期稳定状态,因此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10. 空心村现象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加之城镇化进程及进程务工等原因,农村青、壮年及儿童大量减少,空心村显现普遍。
小结: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乡村普遍存在布局分散、缺乏规划、规模大小不一、发展理念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缺乏技术、人才、资本,管理机制缺乏创新、空心村现象普遍等情况。这些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重点关注,是必须解决的
核心问题
。
二、明确发展目标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家家能生产、户户能经营、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生活富裕;历史传承、文脉延续、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服务优良、保障坚实;创新创造、管理民主、体制优越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普遍目标。但每个美丽乡村的建设也要根据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各自的区位、交通、资源特点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使每个乡村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各具特色,拥有自己的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三、前瞻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每个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因此要本着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生态环境;在创新过程中,兼顾文化保护与传承;懂得学习借鉴模式,也要兼顾自身特色。
四、全面部署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懂得了自身的缺陷,拥有了理念就大功告成,它是一个
系统工程
。更重要的是能够扎实、稳步地推进和实施。这里
山合水易总结了十个方面
,仅供参考。
1. 创新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乡村自身存在问题、自身资源、区位、交通特点,明确发展目标及定位,科学合理地构建自身的产业体系。保证产业结构合理,一二三产品比重协调,融合创新发展。
2. 扎实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面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缺乏文化、缺乏资源优势、交通闭塞的错落该拆则拆,选择区位、资源、交通、文化、规模等具备一定优势的自然村适度集中,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确保配套完善、投入经济、能够有序运营。建筑风貌要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及气候特点,切忌盲目效仿,找到自己的风格。
乡村建设要切实实现布局科学合理,风貌符合自身特色,交通体系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切实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条件。
3. 维护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要切实尊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红线不能碰的原则,切忌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认真学习和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
4. 尊重文化传承
每个村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文化就是我们每个村庄发展的根,也是每个乡村自己的特色。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善于利用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5. 重视社会事业
科、教、文、卫是过去提出的社会事业,也是每个村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加大投入,给予一定的重视。
6. 吸纳培养人才
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主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此要善于做好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工作。鼓励青年人才回乡创业,通过政策和宣传吸引人才,并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自己的人才。鼓励文化、医疗、教育人才志愿者支农服务,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文化机构实现支农互动服务,定期到乡村服务,进行人才锻炼、培养、交流,切实让人才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
7. 学习引进技术
技术是实现快速、高效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技术交流,积极走出去,多学习、多合作,积极引入和学习先进技术,不断武装和充实自身,促使美丽乡村快速、高效发展。
8. 加强资本合作
资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解放思想,创新合作机制。积极通过宣传吸引有一定社会责任心的个人或机构回乡投资,通过土地、产业等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合作,尝试股权等多种融资方式,引入资本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9. 改革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要不断突破自我,解放思想,走出去,引进来通过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
10. 适宜实施路径(模式 方法 手段 怎样落到实处)
实施路径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以实现的重要抓手和具体方法。因此,每个美丽乡村要根据各自的自身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全面分析、深入挖掘、突出特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创新、示范、奖励、储备、分批实施,策略发展,有序推进。
下一期,
山合水易
将继续为您经验总结美丽乡村专题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
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整理编辑,
转载需注明
,违者必究!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