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与歌谣 ·  昨天  
夏天的陈小舒  ·  这套书必入!用穿越故事带孩子亲历7朝! ·  2 天前  
夏天的陈小舒  ·  这套书必入!用穿越故事带孩子亲历7朝!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历史的谣言:黑暗森林法则从不成立 会遭所有人嗤之以鼻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11-01 16:23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 你怎么看三体世界观与黑暗森林法则?



随着《三体》系列作品的降温,鼓吹黑暗森林法则的声音也渐渐消失。 然而,对于无数能轻而易举就被理论俘获的受众来说,迷信的作用还会在很长时间里持续发酵。尽管作者本身是一个善于引经据典且创造新词的好手,但这套说辞还是很难在理性的光辉下自圆其说。


毕竟,很多成功的科幻作品并不以硬核科学理论为主,而是更多以人类过往的发展经历为原型塑造。 尤其在架构宏大且牵涉甚广的三体世界,我们似乎都能体会到作者对于历史学识的理解。


强者并不崇尚主动进攻

黑暗森林法则 要求所人有隐蔽和主动攻击


根据黑暗森林的理论原则,任何强势文明都会在遭遇陌生对手后就发起雷霆突袭。 这不仅是出于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要防止有后来者将自己取而代之。通常情况下,双方的文明水平差异极大,进而助涨强者的为所欲为心理。很多人也依照如此设定,非常容易联想到殖民时代早期的不堪回忆。


但最早涉足西非海岸的葡萄牙探险队,就没有任何兴趣向土著发起山呼海啸般的进攻。 1481年,他们在黄金海岸建立埃尔米纳堡,就不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土地。相反,当地土著还经常来到沿海与他们贸易,换走许多非洲内陆所生产不出的商品。尽管黄金海岸在之前也有少量对外接触,其文明水准依然远不如中世纪末期的欧洲。但当地首领几乎很快就将新来的白人一眼看穿。照他的意思来说,这些人只是急匆匆的下船交易,然而又迅速乘船走人。丝毫没有多留片刻的意愿!


15世纪的非洲酋长就看出 欧洲人不愿在非洲久留


这主要是赤道附近的气候非常炎热,让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很难适应。至于蚊蝇丛生的内陆森林地带,更是让北方来客们望而却步。除了极少数肩负探索使命的勇敢者,在19世纪中期之前都鲜有人会深入。 因此,很少有人不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移居贸易站点。 受到皇室委托而来的雇员,也通常会在合同到期后就立即返回。


1482年,葡萄牙人抵达刚果,接触到文明水平更低的黑非洲部落。双方在此后维持了长期的联盟关系。刚果的首领也知道与欧洲人合作的好处,并不断派人去周边捕捉奴隶进行交换。 一直到有欧洲商人企图直接购买黑奴,才惹得刚果人以武力手段进行威吓。 若按三体世界的黑暗森林法则推演,则历史似乎完全不在正确的运行轨道。


刚果部落反抗葡萄牙人 主要为了垄断黑奴贸易


类似的情况也在稍后的加勒比海地区发生。 当哥伦布不断往返大西洋两岸,早期西班牙殖民地已在海地岛建立起来。虽然有部分激进派抗议,但当时的殖民者还保持着对土著的怀柔态度。这是因为西班牙人并不熟悉美洲情况,不可能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就大开杀戒。结果,那些责怪哥伦布太软弱的群体,就发动了一次内部哗变,并在夺取海船后就回国告状。


此时,西班牙人也觉得当地太过落后,必须依要依靠本土赶来的船只补给。因此,除了极少数的雇员和冒险家外,大部分人都是罪犯、失业军人、赤贫农民或受到宗教歧视的群体。但由他们引入的流感、疟疾和黑死病,还是导致了土著人口的锐减。以至于让新来者可以肆意释放家畜,在短时间拥有内充足的肉食来源。 若是西班牙人以刀剑和早期枪炮为手段,恐怕减丁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但没有人会因此否认,殖民者与土著之间存在的巨大科技差距。


哥伦布时代的西班牙人 对美洲都没有太大兴趣


弱者反而更崇尚进攻

黑暗森林法则要求在发现对方时就立刻进攻


虽然强者未必需要开启战端,但居于弱势的一方却经常会选择抢先动粗。 这种完全违反黑暗森林法则的事实,曾多次在世界各地频繁上演。我们也不能以双方交手的最终胜负为定论,逆推到底是谁先开的第一枪。


例如在1499年的东非港口蒙巴萨,当地国王就主动派人向远道而来的达伽马船队进攻。 以当时的葡萄牙舰船火力,完全可以在不告知对方的情况下就直接突袭,将非己方的船只都击沉在港内。然而,冲突还得等到国王发现对方是基督徒后才彻底爆发。虽然蒙巴萨人通过肉眼也能知道,自己的军事科技完全不及对方。但架不住泛穆斯林世界的自我保护意识,驱使他们进行意义不大的挑衅攻击。几年后,卡布拉尔炮击印度城市卡利卡特,也是因为发现有滞留当地的贸易代表被土人虐杀。


蒙巴萨的统治者 就选择主动袭击达伽马船队


1519年,当科尔特斯带着西班牙小分队登陆墨西哥海岸,也立刻遭到周遭部落的进攻。 此前,西班牙船只偶有光顾当地,但双方很少有稳定的长期联系。 因此,不少部族是在毫无概念的情况下,就对来意不明的征服者们施以暴力。但除了少数能够打造铜斧的部落外,大部分土人都与西班牙人有着3000年的科技差距。冲突的结果毫无悬念,却挡不住欠开化人群的原始冲动。反倒是最应该抢先下手的阿兹特克帝国,在接触前期都保持着克制与冷静。这显示文明程度越高的群体,就越不容易在发现新来者的第一时间亮出兵器。哪怕当时的美洲发展水平欠佳,也足以让黑暗森林的法则在当地失效。


此外,越是水平占优的文明,就越能以广阔视角去看待未知区域。 因此,无论是遭到穆斯林攻击的达伽马,还是被印第安土著包围的科尔特斯,都知道联合任何友好势力。前者就因蒙巴萨人的反应,联合了与之存在竞争关系的马林迪。后来也基于卡利卡特的态度,结交了对其不满的科钦。后者更是在交手过后,与特拉斯卡拉部落握手言和,将其发展为自己征服墨西哥的最大助力。显然,黑暗森林式的一刀切处理原则,根本不合这些成功人士的胃口。


西班牙人登陆美洲 立刻遭到当地部族的攻击

当然,居于强势的殖民者还真有可能抢先动手。 1609年,法国人首次在北美遇到强大的易洛魁部落联盟,就立刻举枪朝着对方开火。此前,双方从未有过接触,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人对新遇到的群体没有听闻。这是因为易洛魁人经常袭击周遭的其他印第安部落,其中的部分人群已经和圣路易斯安娜当局合作。于是,法国人的致命一击,是为了保护当时在场的印第安盟友。在后来的百年时间里,他们也逐步与易洛魁人进行大量接触,并一度在毛皮贸易中展开广泛合作。若是魁北克的法军信奉黑暗森林原则,完全可以在路易十四诞生前就将之消灭。


1624年,荷兰也在今天美国东部的哈德逊河口建立新尼德兰领地。以他们的军事技术,完全可以将只有木质盔甲的土著虐杀。但身为总督的彼得还是选择出资60荷兰盾,向土人酋长买下整个曼哈顿岛。 虽然很多人以后世的眼光批判这是奸商之举,但荷兰人的做法已严重违反黑暗森林法则。


法国人攻击易洛魁 是为了保护印第安盟友


维度相当才更加惨烈

土著居民 根本没法阻挡顺流漂来的欧洲帆船


为了应对黑三森林法则中的潜藏危机,在理论被全盘脱出后也就有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首先就是尽可能隐藏自己,这点在表面抒发的尤其明显。 但考虑到强势文明往往更容易站在“上帝视角”,所以这个策略其实更像是自欺欺人。因为非洲和美洲的所有居民,都能无法阻挡从海上飘来的帆船。在更为浩瀚的宇宙,这类差距一定会显得更加突出。


其次,以最短时间进行维度提升,这也是三体世界观中的一个潜藏暗线。 然而,这个措施同样不为人类的历史经验所接受。 因为西班牙在美洲,未必觉得原始落后的土著居民需要被清洗。然而,那些技术水平与之相当的安达卢西亚穆斯林、北非摩尔人、东方土耳其,却都是联合君主国的不共戴天之敌。他们在维度上远胜美洲土著,可以让在新大陆风生水起的科尔特斯,表现的像个平庸之辈。但这种水平的相对接近,也注定了他们很难获得哥伦布在加勒比海时所给予的“关怀”。


殖民者可以容忍土人 但却见不得水平相对的对手


事实上,历史中的双方一旦能力相当接近,就不再会克制自己的原始意图,进而引发破坏力远巨大的消耗战争。 例如刚刚兴起的罗马,就有迦太基这个迈步过去的坎。双方都有类似的共和国体制,也有丰富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后人因为罗马的胜利,而分析出许多迦太基的必败原因。但生活在同时代的观察者,未必能很快知晓他们长期对攻的胜负结局。老加图在元老院内不断高呼,表示迦太基必须毁灭。但却没有人对文明水准更低的凯尔特人或日耳曼人,发出类似的痛心呼吁。年代稍晚的帝国君主,也没有要求行省总督去把不列颠岛上的土著屠戮殆尽。所有文明其实都更加忌惮同维度对手,并且做出完全不符合黑暗森林法则的策略选择。


更为讽刺的案例,还是发生在北美的易洛魁人身上。 在遭到法国殖民者枪击后的100多年里,他们实际上已非常明确应如何应对各类欧洲人群。除了北面的魁北克,他们也与东面的新英格兰和南面的新尼德兰有密切联系。来自不同母邦的欧洲殖民者,往往忙于建设沿海据点,并向彼此的地盘扩张。与之结盟的各类印第安部族,也将主要目标对准了与自身水平相当的老邻居。因此,当时的北美冲突主流,是英国人派舰队围攻曼哈顿,易洛魁人出兵劫掠周遭人群。两种平行的同纬度之争,只是因外交联盟才彼此发生关系。后来的欧洲访问者就注意到,易洛魁人的村落人口,居然已经是以俘虏来的奴隶为主。 最后,这个区域留下的还是两股主要势力: 英国人的13州殖民地与易洛魁人的战斗同盟。


北美殖民地 最后还是两个维度的对手共存


那么,如何解释从未演变成末日冲突的冷战呢? 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自然是所有好战者都要三思的因素。然而,文明本身的层次提升,才是避免两强最终摊牌的结构性因素。无论是在华盛顿或莫斯科,总有相当比例的“反战者”出面“降温”,从而避免了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如果将时间轴往前拖动,近代的列强也不会像罗马那样在迦太基本土撒盐,罗马人也不会像更早的亚述人那样杀光某个投降地区的全部居民。


所以,避免两强走向共同毁灭的因素,是文明层面的提升,而非战略层次的简单计算。 相较之下,反而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文明 ,更有可能谋得共存。 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可以容忍土邦君主,但容不下与之捣乱的法国公司。但他们也不会在取得优势地位后,将沿海的所有法国、葡萄牙和丹麦城市都予以铲平。这种更加宽容的平衡策略,无疑能够避免中世纪的拜占庭与波斯长期消耗。


冷战的克制 主要来源于文明层次的进步


黑暗森林法则的坚定执行者

生活在印度安达曼群岛的旧石器时代人群


最后,如果一定要寻找出黑暗森林法则的坚定执行者,我们可以将目光聚焦在地球的两个偏远角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