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岩发布  ·  晚安 龙岩 | ... ·  9 小时前  
龙岩发布  ·  晚安 龙岩 | ... ·  9 小时前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2 天前  
短剧新圈  ·  龚宇炮轰红果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焦虑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3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和老师搞好关系的三大“潜规则”,比送礼管用多了,尤其最后一点!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09-29 07:00

正文

为什么孩子写作业不认识?

为什么明明会的就是爱磨蹭?

为什么一些作业就鸡飞狗跳?

如何让孩子自己写作业?


9月30日9:00,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家长们支招

▽▽▽

作者 | 晨妈

来源 | 妈妈手 册(ID: jqfans


上周,朋友向我取经,说他儿子刚换了班主任,要不要给老师送点小礼物,让老师多关照一下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家里伺候各位“小祖宗”的吃喝拉撒已经够心力交瘁的了,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在学校能省点心。


和老师搞好关系这个想法是没错的,但送礼物这个方向却搞错了。


我有一位做老师的闺蜜,有次聊天,她跟我抱怨过一些学生家长让她不舒服的行为,小编在这里整理一下,给大家避个雷~


这几种行为,让老师反感


老师和家长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奋进的两个群体,这两个群体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另一方。


01、送礼


我闺蜜告诉我,要说家长最让她反感的行为,送礼当仁不让地能排在第一位。


首先,“收礼”是不符合教师规范的 ,送礼会让老师有种“受辱”的感觉,只会给老师带来烦恼。


其次,给老师送礼这种行为,对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有着影响 ,容易把孩子带跑偏。


聪明的家长不会靠金钱来和老师拉近关系,他们会在理解老师的基础上去沟通问题,与老师进行有效地互动。


02、大事小事都问老师


听闺蜜讲过一个事情,说某天到家接到了一个火冒三丈地电话:


“李老师,我家孩子校服让我给弄上果汁了,我要不要给他洗了啊?”


“您好,想请问您家孩子叫什么呢?”


“我家孩子是XXX。”


“一般我们都会发好几套校服哈,可以选择穿另一套校服哦,XXX妈妈,我昨天在班级群里发过好几遍通知,您也回复了‘收到’,明天起线上教学,孩子在家上网课,孩子穿着得体就好,不一定要穿校服的。”


“什么时候发的消息啊,我看其他家长都回复了收到,我也就跟着回复了。”


“那下次辛苦仔细看一下我在群里发的通知哦~”



闺蜜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但还是压着火气用平和地语气结束了整个通话。


闺蜜跟我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说:


“第一,这位家长上来就问我他家孩子怎么样,都没有自报家门,我怎么能知道他家孩子是谁呢?


第二,上网课的通知我发了很多遍,为了确保他们都知晓了,还特地让他们回复收到,结果这位家长是跟着别人回的收到,连我发的通知都没看,你说我气不气嘛~


第三,明明就发了好几套校服,孩子的校服脏了要不要洗也来问我!”


听闺蜜跟我抱怨完,我大概能够理解她的心情,也知道了和老师沟通的忌讳:


不要忽视老师发的消息、不要连生活琐事都问老师、不要忘记自报家门!



03、质问老师


老师和家长应该是平等的关系,相互尊重是基本准则。


很多家长喜欢用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质问老师,这样的做法也会让老师倍感不适。


蛋蛋爸跟我分享过一件事,有次他去给蛋蛋开家长会,蛋蛋的同桌晶晶数学没有考及格。


晶晶爸直接把老师叫过来,带有一丝质问的语气问老师:“我们家晶晶从小就很聪明,这几道数学题这么简单,她为什么会做错?”


老师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告诉晶晶爸家长会结束后单独谈一下。


晶晶爸不依不饶地说:“我在问你话呢,晶晶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是不是你们老师没认真教呢?”


在老师的再三劝导下,晶晶爸才同意家长会后和老师私聊一下。


后来蛋蛋才告诉我们,晶晶的爸妈最近都太忙了,晶晶故意做错了简单的题,目的就是想要让父母对自己多点关注。


虽然根本原因是晶晶爸妈对孩子的陪伴不够,但晶晶爸对老师说话的语气透露着十足的质问和不信任感。


这种行为会让老师觉得不被尊重,更会让老师感到寒心。


这样和老师沟通更高效


前面说到了老师不喜欢的几种行为,那么怎么样才能和老师进行高效地沟通呢?


在这里总结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01、定期参加家长会


家长和老师虽然平时也会通过一些线上平台进行交流,但是依然需要线下面对面交流,而家长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有的家长认为家长会就是孩子成绩的批评大会,这种想法是很局限的。


孩子的家长会更像是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会,成绩只是交流的一部分而已。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全班43个人,家长会的时候只来了7位爸爸。



我和蛋蛋爸有着一个很好的默契,不管多忙,孩子的家长会都不能错过。


家长会从来不是一方的专属,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夫妻双方轮流出席。


去家长会不能只关心孩子成绩,还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其他表现。


家长会从来就不是用孩子成绩来指责家长的批评大会,而是一根纽带,将孩子、家长、老师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0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公式:


一个优秀的孩子=60%家庭教育+30%学校教育+10%社会教育。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深远,好的教育,不是靠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