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微软纸牌接龙游戏成功后的祝贺页面
几个月后,微软的一位不知名的经理在Cherry放置游戏的那台服务器里翻看时,发现了Cherry写的纸牌游戏(Solitaire)。似乎当时微软已经在为即将推出的Windows 3.0开始寻找比黑白棋更有趣的新游戏。这次,他们打算像商人一样好好地向消费者推销一番。而纸牌游戏就是他们认定的那一款游戏。
于是,他们先行为它进行了内测,发现了一些bug,随后让Cherry自己修复了这些bug。作为报酬,Cherry拿到了一台新电脑。与此同时,业界知名的MacOS外观设计师Susan Kare转而为微软工作,她对Leslie Kooy绘制的卡背进行了一番改进,做了少许润色。
这下子万事俱备了。
当1990年5月Windows 3.0发布时,纸牌游戏预置其中,随之一同推出。根据微软官方的说法,这游戏存在的目的是用有趣的方式教会人们使用微软GUI。但这种闲扯的解释更像是微软放出的烟幕弹。
事实则是计算机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微型电脑迅速普及,开始大量的进入寻常人家中。在一个正经的操作环境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有趣的游戏
,带来那么些小乐子已经不再是一件“不正确”的事儿了。当然,很多人之后会发现纸牌游戏是一个超越小乐子的存在。它简直称得上引人入胜,明明是让人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
自它发布,Windows纸牌游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数量上说,“无处不在”这句话从字面意义去理解也是毫不夸张、毫不为过的。甚至直至今日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个游戏2006年在Windows Vista上进行了完全重写。
(有人推测,那次重写可能抹去了Wes Cherry所有的原始代码,是一次彻彻底底的重写)从2012年发布的Windows 8开始,它则成了独立的游戏包,不再列入Windows安装的标准默认组件。
这次巨大的改动打破了超过二十年的“随包附赠”传统。也许是由于公众的强烈抗议,Windows上的自带纸牌游戏在好几个版本消失不见之后,终于又以纸牌游戏合集的形式在2015年发布的Win10中,重新预装回了系统。看起来大家还真是有点离不了它。
话题先扯回来,刚才我们说到纸牌游戏的无处不在。是的,在它刚刚面市之后不久,
微软方面很快就宣布它成了用户“最常用”的Windows应用程序
,轻轻松松就达到了像Word,Excel,Lotus 1-2-3和WordPerfect这样重量级商务应用程序的使用量。
这个小游戏一下子跃为全世界办公室生活少不了的基础项目。大家在茶歇间隙玩,在休息时玩,在应该好好工作的时候,还心痒难耐的偷摸儿着在桌面把它最小化藏起来玩儿。这种员工被纸牌游戏搞得无心工作的情况让不少中层管理者感到十分懊恼。
到1994年,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半开玩笑谑评着问道:
Windows纸牌游戏莫不是正在播下“美国资本主义崩溃”的种子?
“是的,当然是,”区域最大的计算机论坛MetaNet的负责人弗兰克伯恩斯如是说。“以前,你在办公室还能看见电脑屏幕显示器背面朝墙放着,但现在,就是另一种方式——大家把屏幕对着墙,这样老板才没法看到你在玩纸牌游戏。”
“没有一家公司能幸免,”弗吉尼亚州平原的Able Bodied Computers公司总裁Dennis Pyles说。“就说沃伦顿的水处理工厂吧,我在他们的系统上安装了[Windows],下次我再遇着那个客户,他对我说的第一件事是,'哎,我玩纸牌得了2000分哎。'”
据乘务员观察,载满商务人士的飞机也不再像董事会会议现场,而更像游戏街机连廊。那些身着灰色西装或是人高马大或是意气风发或是头发灰白的成功男士们,腿上放着笔记本,笔记本上开着各类报表,但仔细一看,打开的应用程序——还是纸牌游戏!一个个忙着刷新自己的得分记录,玩得是不亦乐乎。
一些公司,比如说波音公司,工作人员在拿到Windows软件安装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纸牌游戏插件移除。或者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波音方面甚至会要求微软不要给他们发带游戏插件的软件包。
甚至PC Magazine杂志的编辑部也禁止员工在办公时间在PC上玩游戏。
“我们主编希望我们的办公室不要看起来气氛散漫的像员工宿舍。毕竟如果广告商进来看到整个调研部门都在玩纸牌游戏,对我们就很难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该杂志的编辑Tin Albano说道。
从那时起,相似的报道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发生在2006年。当年,一位政府雇员因在工作中玩纸牌游戏,被时任纽约市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当即炒鱿鱼。事件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关于事件的正反两面观点都被热议。但是,爱玩之心,乃至贪玩之心人皆有之,此类“镇压”一直无济于事; 在现代办公室,微软纸牌的存在几乎和Microsoft Office套件一样不可或缺,人们很难想象失去纸牌游戏的办公室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并不是说纸牌游戏现象仅局限于办公室生活。我退休在家的丈母娘和老丈人除了纸牌游戏大概就再没玩过任何一个电脑游戏。但是他俩每个星期都会花上数小时在客厅里玩纸牌游戏。
2007年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
纸牌游戏,是36%的女性和13%的男性最喜欢的游戏。
36%和13%,没有任何其他游戏能接近这个数字。它甚至比俄罗斯方块更受人喜爱。后者也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另一款非常伟大的休闲游戏。纸牌游戏,似乎对具有某类性格的人,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为什么会这样?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得从纸牌游戏的未被数字化的原身说起。惠特莫尔琼斯编写的《一人或多人制的耐心游戏》一书,于1898年首次出版。它是囊括了许多纸牌游戏变种的汇编。书中的前言介绍写得非常精彩,预言了大部分后世出现的关于微软纸牌游戏和休闲游戏分类的讨论。
“在铁路系统尚未如今日之发达的过去,耐心游戏(game of Patience)一度被微微地轻视为女士闲暇无聊的消遣,是一种无害但乏味的娱乐项目。甚至曾被讽刺地描述为“就是用迂回的方法来理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纸牌游戏逐渐为自己正名。
就当前生活中工作和忧虑与日俱增甚至是倍增的现状而言,人们需要一种足够有趣,能调动但又不会过度刺激大脑的游戏来放松自己,让心灵远离烦恼,得以喘息。对舒缓压力,放松情绪的追求正变得越来越被认可和欣赏。”
除了说明关注当代生活节奏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人类心灵永恒的一部分之外,书中这段引言还指出了纸牌游戏的核心吸引力所在,那就是休闲。
无论是用真卡牌玩儿还是在电脑上玩儿,纸牌游戏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足够有趣,能调动但又不会过度刺激大脑的游戏”。它简直是结束一天的繁忙后,拿来消磨时间的完美游戏,是切换心情转换模式的开关,或者如同我丈母娘老丈人的情况那样,是个在看无聊的电视节目时有一搭没一搭的消遣。
然而,即使是对于那些已经玩过数百小时的人来说,玩纸牌也不会变成一种机械操作。如果是的话,它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那么有吸引力。实际上,它甚至不是特别公平。大约有20%的洗牌会把游戏带入无牌可动的死局。Wes Cherry编写的带提示的计算机版本,同样也无法让玩家免于面对这种残酷的数学现实。
尽管如此,当玩家遇到困难时,“重开一局”菜单选项总在角落默默等候。这是一个诱人的机会,玩家可以重新洗牌并尝试新的组合。因此,虽然Solitaire是低参与度的游戏,不要求玩家全神贯注,但它也是一个没有自然终点的游戏;不管第一次理牌是成功还是失败, “重开一局”的按钮看起来都同样诱人。
那种小时候玩过的卡牌的熟悉感,让人们忍不住陷入“好想再玩一局”的循环之中。
就像俄罗斯方块大热时出现的讨论一样,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来进行如玩纸牌游戏这样的重复性活动在心理上是否是健康的,确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就我自己而言,我会选择避免玩这类游戏,毕竟相似“杀时间”的游戏本质就是消磨时间。可能会一时轻松,但浪费时间之后并不会让我对自己感觉良好。
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视角。有一则来自Reddit论坛的感人的评论,是一位匿名用户给纸牌游戏开发者Wes Cherry本人的留言。他这样写道:
我只想告诉你,纸牌是我玩的唯一一款游戏。我患有孤独症。因为病症而无法应对任何其他需要感官处理的游戏。但是纸牌,它是“我的”游戏。
我的电脑上,一直都开着纸牌游戏窗口。每天,我每天都玩。每天重复着点击牌面的感觉,真的很舒服。它帮助我平静下来,让我在精神上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正常运作。
这款游戏,对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我非常庆幸有它陪我。我从没想过能为此感谢谁,但我想,也许我应该感谢你。
*一个陌生网友向你投来一个拥抱*
Cherry是在微软公司工作时,
在上班时间写的Solitaire,因此微软注定拥有纸牌游戏的知识产权
。Cherry创造了史上最受欢迎的电脑游戏,但他本人却并没有获得什么额外的酬劳,除了那台奖励性质的电脑。对此,他倒并无不满。如今,他早已离开计算机行业,目前在普吉特海湾的Vashon岛拥有并经营着一家苹果西打酒酿酒厂。(西打酒,即C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