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港股整体的表现
,
我估计是伤了好多人的心
;
饭哥作为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
,
看似懂的很多
,
甚至还写了个
《
港股滚雪球
》
来供大家垫桌角
;
但收益方面其实也相对平庸
,
虽然没有亏损
,
整体的收益其实也不尽如人意
,
尤其是今年开年以来发生了比较大幅度的回撤
;
尽管如此
,
饭哥还是把资金比重较大的一部分投向了港股
,
为什么呢
?
港股到底行还是不行
?
我想这个还真是不能简单的回答
。
但有一点倒是很确定
,
那就是便宜
!
这里的便宜包括了很多优质的公司
,
而不是那种不知名的
、
有财技的
、
空壳的等不三不四的公司
。
所以总体而言
,
尽管港股虐我千百遍
,
我还说愿意对她不离不弃
。
那么
,
港股到底有多便宜呢
?
有哪些值得入眼的便宜货呢
?
先看整体
,
中金3月11次的报告指出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极端低位
;
有多低呢
?
中金提供的数据显示
:
恒生指数的前向市盈率和前向市净率也持平略低于历史均值向下一倍标准差的位置
;
恒生国企指数前向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8.0x/1.0x
,
处于历史均值向下0.6/0.7倍标准差
,
分位数38.1%/29.2%
,
接近2008年低位
。
港股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极端低位
。
即使最近有所反弹
,
但也只是比11号中金发布报告时大盘的点位上升了不过5个点而已
,
所以仍然还是非常低的
。
而我相信
,
2008年时的金融危机
,
冒着枪林弹雨买入的
,
事后来看基本都是大赚的
;
我们看不到未来
,
但是参照历史的后视镜
,
现在买入优质低价港股的
,
我想大概率也一定是赚钱的
。
弄明白了市场整体便宜的问题
,
接下来关键的是市场这么多可投资的基金/公司当中
,
哪些才是又安全
,
又值得买入的优质便宜货呢
?
正常而言
,
建议普通的投资者不要把自己的投资搞的太复杂
,
更不应涉及过多的金融衍生品
;
如果没有对冲需要的话
,
持有优质公司的组合从长期来看显然是最佳的策略
;
当然懒一点没有时间自己操作或觉得操作不好的买些适合的基金也是可以的
。
港股从多年的经验来看
,
个股方面的话
,
我个人觉得有3类比较可以买
;
第一类是业务较为稳定
,
能创造良好现金流的大型央企国企
;
第二类是经营多年
、
上市历史久
(
超过5年
)
,
没有劣迹
,
公司有一定规模
、
有一定行业地位的内地民企或者混合企业
(
有一些国有资本参与
)
及香港部分本土老牌公司
;
第三类是创新型经济公司
,
例如在生物制药
、
互联网科技
、
新能源等高增长行业公司
;
但这类公司难度其实也比较大
,
比较考验投资者的能力
。
当然
,
写了一大堆
,
这些可能都不是投资者最想要的
,
大家要的是代码
,
道理一大堆
,
不如给个代码最实在
。
代码有
,
但其实干这种事确实又是最吃力不讨好的
,
虽然如此
,
我把这三类公司中我关注的与大家分享下
:
第一类包含的公司有
:
电信股
(
移动
、
电信
,
联通的基本面可以相比前两者差一些
)
、
资源股
(
中海油
、
神华等为代表
)
、
公用事业股
(
北京控股
、
北控水务
、
昆仑能源
、
皖通高速
、
深圳国际
、
上海实业环境
)
;
医疗类
(
如国药控股
、
上海医药等
)
;
基建类
(
中国铁建
、
中国铁塔
、
中国通号等
)
、
保险类
(
如中国太保等
)
、
银行类
(
建行
、
工行
)
。
第二类则比较杂
,
分布在各行各业
,
例如港交所
、
新奥能源
、
石药集团
、
恒隆集团/地产
、
复星医药
、
敏华控股
、
龙湖集团
、
京东物流
、
中通快递
、
思摩尔国际
、
、
海螺水泥
、
万科
、
周生生
、
阜丰集团
、
维达国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