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我要开辟一个新的专栏:
水帘洞
?
在写书的最后2个月里,我一直在小范围不断的设计和测试我的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是个很好的信息发布工具,但它很难形成有效的知识沉淀、归纳和深度知识的学习,依靠它无法实现提升财务实践能力的目标,更无法实现
我想建立一个大家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的,高品质财务交流圈子的想法。
于是我尝试把公众号在后台与其他应用进行整合链接。
第一个试验的是“粉丝圈”这个小程序,它可以在后台对公众号的文章进行分类管理,弥补了公众号无法沉淀、归纳的弊端。但这个小程序的问题在于:要想阅读真是很麻烦,需要从公众号中点击链接进入,而且很容易不小心完全退出,没有很好的学习体验。
第二个试验的是“小密圈”这个APP,它克服了“粉丝圈”没有独立APP的缺点,有了很好的使用体验。但它的弊端太明显了:已经发表的文章无法修改;完全参考微博所有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无法对文章进行分类,只能添加标签。对知识学习而言,更缺少逻辑。
我为什么不建微信群呢?因为微信群对于知识积累而言,是一个很差的平台,聊天的内容无法有效整理和积累,碎片化严重,只适合交友与相亲。
知乎并不完美,但这里的文章编辑器、私信、评论等功能已经强出其他APP一大截了。所以试验的结果就是:我会把公众号与我的知乎专栏进行捆绑。公众号在未来会发挥信息宣传和优秀文章传播的功能,我的知乎专栏:
水帘洞
,会充当着“财务从业者的高级沙龙”角色,力图营造出一个大家充分交流和发言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切都继续保持免费。
在这个水帘洞里,我最初将开辟如下两个板块:
我从知乎平台建立伊始,就用私信无偿回答同学们的各种财务类问题,包括职业规划、考试选择、读研选择、工作选择等等。
整理信箱后发现,五、六年来,我累计回答了
上千位
同学的各类问题。随着答疑的数量越来越高,我发现无论地域差异、无论财务职位高低不同,很多人的问题
相似度、重复率都非常高
。因此,我认为在职业发展的路径上,如果能够借鉴这些前人的问题与解答,会对大家有很好的借鉴和提高的效果。
于是在这里,我会
选登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与解答
,供大家参考。在选登的过程中,我会隐去问题中的关键隐私信息。
为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各种
财务实际案例
问题,在1对1答疑板块之后,我开设了案例解析板块。
这个板块不再局限于1对1的单项沟通,而是将问题开放给所有人,遵循case study的原则,让参与者一起讨论,形成真正案例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