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菲林考研
电影考研辅导 | 中传、北师大、北电、资料馆、艺研院、北大、上大、厦大、武大、重大、暨大等全国范围内高校的学硕戏剧与影视学/专硕MFA电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高铁站台打伞有触电风险?官方回应 ·  2 天前  
春城晚报  ·  限时观测!就在明天 ·  3 天前  
云南新闻网  ·  最高降14℃!返程注意,云南多地有雨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菲林考研

高分秘诀|最后两个月,我们还能做什么?

菲林考研  · 公众号  ·  · 2024-10-21 23:02

正文

菲林考研 不止电影

FILMS AND BEYOND

南风漫过山野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时间慢慢步入深秋,北京的树慢慢黄了一半,资料馆门前的小西天牌坊后有整整两排的银杏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白果的味道。刚开始不适应,只觉臭不可闻,到如今两天,竟也开始想念白果板栗炖鸡汤的味道。总之已是十月底的天气,穿上毛衣和大衣,穿上棉绒袜子。


我去年总觉得,正在考研的人与所有好天气无关,但是随着深秋的来临,我仍然可以在背书时坐在小小的阳台上,看着西南的风呼呼蔓延过我家楼下光秃秃的银杏树——那是我唯一享用到的秋景。



考研的最后两个月,我在做什么呢? 现在唯一可以清晰回忆起来的景象竟然只有在阳台上背书的场景了,循环着鲸鱼马戏团的《恢弘的大梦》,在风里和书中熬过最后的两个月。这正是最漫长、最痛苦也最有劲的两个月,对于我这种开始的晚又不够投入的人来说,几乎是救命稻草的两个月,所以直到今天我也觉得,所谓的“两个月冲刺期”,与其说是难以度过的捱过去的漫长修行,不如说是倏忽而过的最后的机会和涅槃。


这两个月里,你要背的书会随着你的重复边角变得薄而磨损,会充满你的补充和思考,成为“你的书”;你做的英语卷子会慢慢慢慢提升正确率并且稳固正确率,可能会经历难以控制的瓶颈期,会像我一样对着还在五道错四道的阅读题嗷嗷哭,但是最终你会找到感觉;你的练的题会越来越厚,不再一道题花上半天的时间,你开始习惯做题,甚至期待做题,你的知识在这其中获得补充和完善,你开始觉得, 不论怎么样,归根结底也是几张卷子而已,也是两天的时间而已。


祝福你们在这段时间,更加坚定,更加顺利。



之所以把心态放到第一个来说,是因为根据每年的经验来看,时间来到 十月十一月左右是弃考的一个小高峰。 随着秋招的进行和临近考试的压力,很多同学都自认为自己准备得不好,或者说面临着“被卡住”的瓶颈期,不论是背书的进度还是真题的正确率都不可观,因而萌生退意;再加上秋招的进行,大家难免生发动摇之心。这些都是特别正常的,作为所谓的“过来人”,我并没有办法说“不要这样”,或者站在时光的另一侧对当时的我颐指气使——“你这样没有用,知识在耽搁时间”,所以我只会说, 允许。


允许自己在未来两个月里所有情绪的存在,并且发自内心原谅自己的情绪。 要知道,大家都不是圣人,在面对难以抵抗的压力时都会有应激反应,会责怪自己,也会后悔,情绪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不要被情绪控制了。我们可以发泄,但是不能恶性循环。不能白天无精打采,不努力摆烂,任由时间过去,玩手机看抖音,然后晚上又后悔——我怎么又荒废了一天,这种情况是最为危险的,不仅消耗了情绪,更没有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我说的允许情绪,是做了但不尽如人意的情绪,而不是没做干着急的情绪,这当然对在座各位的执行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要知道,执行力和心态是正相关的,越有效的执行力带来的就是好的心态,而回到“如何保持好心态和有效执行力”的最终答案,在后面两个月只有一个—— 制造源源不断的正向反馈以得到获得感。 所谓“正向反馈”,听上去不由我们所控制,其实是可以被我们制造并且调控的。


暂且举出一些我用过的小方法:首先是 每天做好计划安排, 以详细的任务模式将学习的内容写成条目,每完成一项就用鲜明的红色笔划掉一项。随着你划的越来越多,你的任务会可视化的完成,这是一个可能会“上瘾”的过程,每划掉一个条目的瞬间就会收获到满足的快感;其次, 是积累学习的时间 ——这对有着计时学习的习惯的同学来说更加适用。不论是番茄todo还是YPT,还是forest,总之是要将你的时间也进行“可视化”处理,能够让你在每天结束时进行复盘时建立一个好的信心;最后,是在练题时用鲜明的、大号的红色笔进行批改,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将成功放大”(当然可以选择性的用普通红笔订正错误,在视觉上突出“正确”),翻阅时会有获得感。但是我所说的这些都建立在“行动”的基础上,总而言之回到根本,仍然是要求朋友们 “行动起来”


当时的部分计划和学习时长



步入十月的每天学习时间,不论如何也要8h以上了。 理想一点的学习时间时8-10小时,但是根据本人的真实情况来看,8h多是一个比较大众的学习时间,不至于少的让人有负罪感,也会让人感觉到真实的学到了东西(当然这只是一个保底,大家精力足够当然可以加码,这是更好的事情)。至于这些时间怎么分配,其中占比如何,每一位同学当然都要以自己的时间标准为主,我这里列出来的只是给一些完全迷茫的同学的一个参考。



首先牢记, “抓大放小,背书练题” 这八个字,可以说是我总结的冲刺阶段的箴言。抓大放小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以真题为导向,以院校为方向——我们主要精力要绝对放在真题里的大科目,大科目的重点内容。这部分的知识是我们复习时的精华所在,也至少是以小的比例占据极高的分数,换言之,这部分的复习是最具性价比的内容。


以资料馆为例,专业一考试包括艺术概论+电影理论+文学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四个部分,庞杂难分;专业二是中外电影史,那么自然,在复习时的重点仍然是百分百的电影。在没有明显偏科的情况下,专业课如果有6h的学习时间,那么就应该至少拿3-4小时在电影史的复习上,再插空安排其他时间复习小科目。当然这会带来一个隐患,大家在备考的时候总会想做到十全十美,惧怕知识存在遗漏,这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在试卷上出现整个复习中完全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不要在考场上过于担忧,这终究只会是极小的部分,占比极小的分数, 我们更应该避免的,是考场上每一道题都见过,但是印象模糊,难以组织语言。


其次,在安排学习计划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现阶段 一定要给背书和做题大部分的时间,特别是安排了作业的时候就格外重要。


所以总的来看,我个人的建议是,没有练题安排的时候,以资料馆为例, 英语2h,政治1-1.5h,专业一2h,专业二3h 是最保底的时间安排。



公共课学习在最后两个月也步入了正轨, 我们终于开始频繁地跟政治开始打交道,也不再只是盯着英语的阅读题看看,开始介入更多的题型,或许会因为不熟悉的题型而感到刚开始必经的慌乱,但是因为我们又着之前的阅读的经验,也不会过于痛苦。


先谈谈政治应该做什么吧。 我由衷地认为今年考研的朋友们面对政治运气不太好。我写这篇稿子是在10月14日的晚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政治大纲—— 这意味着很有可能会有变动, 不过应该不至于去年那样新增一整个单元。介于目前的情况,大家都略微手足无措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打好客观题的基础。


我去年这个时候差不多刚开始准备政治,其实是有点手忙脚乱的,正常的朋友的进度到现在至少至少应该把第一部分也就是马原完成徐涛精讲精练和肖1000的练习,如果已经做到了的同学,很好,接下来仍然是做肖1000,但是一定要注意错题的复盘。 政治题的错法不止是只要为什么这里对了,还要明白其他的选项错在哪里了,这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刚开始做肖1000


如果是跟我去年的情况一样这个月才开始备考政治的朋友,那就要加快进度了, 利用好肖1000, 我个人推荐苏一自己整理的肖1000精华版的题,在他的公众号上有。


等政治大纲出了 ,肖秀荣老师的背诵手册很快就会发货,那时候我们可以在b站或者他的公众号上跟带背,带背的时间我习惯用碎片时间,比如洗澡或者早上起床一睁开眼就打开带背,然后听着带背洗漱吃早饭,刚好二十多分钟,听完就可以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等肖八出了, 就不要再像做1000题那样随意了,一定按照真正考试做题的时候那样一口气写完,再一点一点去对答案;肖四的选择题同样,一口气写完。不论是4还是8,做完卷子都要进行更详细的复盘,根据题目回归知识点,把固定搭配整理下来记清楚。选择题做完4和8过后,有些同学可能对客观题要求更高,那我个人会推荐再做米鹏的卷子,要求和肖的一样,个人感觉质量相当高。 等肖4出了 ,还要注意主观题,主观题的重点在于背诵,当然没什么好说的——背诵不用死记硬背,背的是思路和逻辑,还有语言的组织方法。


政治客观题进步史


英语的冲刺就简单很多。 十月除了阅读不能放弃之外,还要注意其他题型的训练, 一方面是要训练总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慢慢提升质量。 英语作文需要开始整理 “自己的模版” ,不论是听老师的课还是自己搜小红书,总之小作文和大作文都要有模版式的框架结构;然后在有模版的基础上,进行实操训练,主观题千万不能只背不练,我去年就是时间不够来不及练习,要去尝试运用自己的模版去练习真题,这样在真题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至于措手不及;小三门的学习注意方法的掌握,考的仍然是基础阅读的能力。


英语到现在阅读还在瓶颈期的朋友也不要着急,慢慢去复盘,如果一个老师的方法你用了还是不行,不妨多找一个老师的课来听,我去年十一月英语阅读偶尔还会错四个,之前一直听的斌斌,换到了唐迟,两者的方法结合终于茅塞顿开,终于开始全对了(哭)。


英语瓶颈期

英语最后两次模考的客观题



步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专业课学习当然是最最最大头的,也是最多同学最头疼的部分了。仍然需要重申的是,我这里给到的学习方法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已经有自己学习方法的同学不用强行转变方法,任何“方法”都是需要自己实践的。来到十月中,专业课的法门只有一个——正是前文里提到的 背书和练题



背书当然需要重复,这是每一个同学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却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自觉办到的事情。理解所有同学面对背了又忘的知识的焦虑,也理解大家面对庞杂的知识的时候的手足无措,但是请大家记得,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不推荐同学们拿着一本新资料就直接开背, 在背书之前,最好花上几天把这本书迅速浏览一遍,以便建立起一本书的总体认知,并且知道哪些是重点; 第二步是划分好每天的任务量,每天多少页的背书量可以根据自己的背书速度和习惯来谈,不要一口气吃大胖子,慢慢来比较快。


然后, 在背书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思路的整理,我个人推荐关键词背诵的方法, 我会习惯把一段里的关键词写在一边形成自己的思路,背书的时候通过关键词的链接按图索骥,这样会避免一闭眼直接背的焦躁问题,也在无形之中形成了自己的“东西”;最后,在第二天复盘的时候,我不会要求自己流畅地完整复述昨天的内容一字不差,只需要对关键词建立进一步的印象即可。当一轮过完之后,不要停留过久即可开启第二轮,这时候你会发现,通过第一轮的关键词 提取-复诵-复盘 ,你已经对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了,这时候再一边背一边整理,会轻松更多。



其次,在练题的时候,现阶段经过一整个月的论述题练习,肯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面对一道论述题的时候也不会太过于手足无措。因此,在冲刺阶段,需要注意的就是 时间和质量 了。时间控制上,大家要逐步摆脱对查资料这部分的依赖,尽可能花少的时间去阅读论文这些, 尝试从2h-1h-40min-30min这样一个时间逐渐缩短的过程。


在质量提升上,我们菲林er基本上都是跟着专题课来进行论述的练习,希望大家不要被专题课上的内容完全影响思路,也不要把讲义当成万金油答案, 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把师哥师姐们上课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内容, 这样才会避免行文的僵硬感;同时,偶尔会出现思路不清晰的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写论述题之前进行一个简单的思路构思,可以采取 “观点+片例” 的方式进行大纲的书写,后期对取标题熟悉了也可以直接先把小标题和对应的例子写在一边,这样会更加通畅一些,感觉顺着画好的线织布就好啦~


练题的补充



当然,这是最后的一场兵荒马乱。我们可预见的在未来两个月不会过得太愉快,各种困扰和崩溃会接踵而至,但是没关系,真的没关系,难捱的只是时间而已。写到这里的时候北京已经是浓重的黑夜了,外面的温度变得更低更低,要不了多久,冬天就会到来,会是白茫茫的一片,从红色的宿舍楼延伸出去。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吧,是我师姐去年这个时候分享给我的,让我得以度过上一个寒冬——流水不争先,流水争滔滔不绝。


那时候手写的作为激励自己的桌面





作者 | 阿悬
视觉 | 啵啵鱼
编审 | 阿让、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