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好奇,被澳洲政府专门请到中国来的这位童书大使,到底肩负怎样的职责;
他是怎样走向创作之路的,怎样当上童书大使的;
还有啊,他会给中国的孩子,推荐什么样的作家和作品呢?
莫里斯·葛雷兹曼,是澳大利亚畅销童书作家,现任澳大利亚童书大使。
他的童书在全球20多个国家出版并获奖颇丰,其中包括由孩子们选出的“澳大利亚最受读者欢迎奖”的所有奖项。
刚刚,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在中国举行了第12届澳大利亚文学周,童书妈妈应邀参与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
而其中有一项重磅活动,就是由三川玲主持的:“孩子的眼睛:澳洲童书大使莫里斯
·
葛雷兹曼对话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周锐。”
▲
澳大利亚畅销童书作家
莫里斯·葛雷兹曼。
周锐,是中国颇受欢迎的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30余年,曾获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第十九届陈伯吹儿童文学等奖项。
▲被称为国内获奖专业户的周锐。
两位儿童文学大师在交流中,碰撞出不少关于“儿童文学与阅读”的干货。
以下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对谈实录,最后还有莫里斯为我们的推荐的
“最值得8至12岁孩子们阅读的20位澳大利亚作家”
的名单。
希望大师级的对谈能够加深我们对儿童阅读的理解,世界化的作家名单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怀。
— 1 —
做儿童文学必须拥有
天真纯情和永不消失的想象力
三川:如何向孩子介绍你们自己?
莫里斯:
我会说“我是你们的朋友,从未来来的朋友”。
周锐:
我会说我是“一只有尾巴的青蛙”,那青蛙有没有尾巴呢?青蛙还是蝌蚪时是有尾巴的,后来尾巴就萎缩、消失了。
但是,这条“尾巴”对我来说一直存在,那就是天真纯情和永不消失的想象力。做儿童文学必须拥有这条“尾巴”。
如果没有这样一条尾巴,做儿童文学会很难,而且是不称职的。
三川:你们那么受孩子欢迎、被孩子喜欢的秘密是什么呢?
莫里斯:
我写作的对象是孩子,
孩子们有着小小的身躯,大人常常会认为这个小小的身躯中所蕴含的想法和情感也都是有限的。
但其实孩子有着非常充沛的情感、想法,而且有很多内容愿意和大人分享,
我认为任何成功的童书作家应该都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对于孩子来说局限他们的只有小小的身体。
我的书很多都是比较幽默的,从封面就能看出来,但是孩子们并不只被封面和表象吸引。他们透过表象看到了书中的本质,那里包含着关于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不管我们多少岁,生活中对我们重要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我们有共同的想法和愿景,这些愿景关乎爱,关乎希望,还有通过更多的想象力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也是我写作时的基本思路。
周锐:
我觉得重要的是一种童年的感觉。这种感觉能让成人和孩子共鸣和沟通。这种感觉是跨时空的,不然安徒生距离我们这么远,他的作品为什么还能吸引我们的孩子?跨时空的童年感觉让优秀的作品走到我们孩子中间来。
三川:我想请周锐老师具体描述一下,童年的感觉有哪些?
我们经常觉得儿童学作家好像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你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
周锐:
曾经有一个母亲告诉我她女儿的一篇日记。日记里说到,有一天女儿很愤怒,觉得应该惩罚一下爸爸,就一下子坐到了爸爸的膝盖上。为什么呢?孩子在日记里写:“我是小蜜蜂,我要刺你。”这就是孩子的特点,生活和想象是混合在一起的,她觉得她就是蜜蜂,屁股上有刺,能够惩罚到爸爸。
三川:
我曾读过中信出版社的图画书《可爱的咕噜汪》,里面有一页画了两只小狗呆呆地看着天上的云。这个画面让我想起大概三四岁的自己,那一刻我非常感动,潜藏在身体里的“童年的感觉”被唤醒。
周锐:
很多中国家庭认为孩子要尽快懂事,懂事也就等于不要胡思乱想,不要想那些离常识太远的东西。比如,我刚提到的孩子变成蜜蜂蛰爸爸的事情,只有开明的家庭才会允许孩子这样说,不然很可能被训斥。
我小时候是不被训斥的,那时我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但父亲偶尔到上海来看我时,总会带我去看戏剧和电影。大概十几岁的时候,他给我寄了三本书,这些书不是新的,而是从他的书架上找来的。
这三本书分别是:《水浒传》《安徒生童话精选》《高玉保》,比较混搭,这对我来说是很丰富的精神财产。一个孩子,不管要不要当作家,都需要丰富的精神滋养。
莫里斯:
我想回应一下周锐老师说的“儿童的感觉”。在看童书的时候,当我们关注书中的人物,其实会发现在这些人物中具备了一些我们作为成人已经丧失的特质,我认为这种反思是非常有益的。
我书里的人物总会面临他们的人生中非常重大的问题,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希望为我的人物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渡过难关。我希望为我的人物保留孩子天生的一些特质,包括乐观还有想象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成年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坚定这样的信念,认为通过想象力,我们可以为未来创造无限可能的话,也许想法就会成真。
作为孩子,他们的生活经历很少,但是他们的未来前途无限!当然我们成年人的初始经验会更加丰富一些,但是这样丰富的经验背后包含着失望失去还有遗憾等等的情绪,如果我们没有妥善恰当地处理这些情绪,那么这些过往的经历将会影响我们的未来,阻碍我们充分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充分的发掘未来的潜能,
这也是我们鼓励成年人也读童书的原因。
— 2 —
儿童文学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
人类、人性的各个方面
周锐:
在与莫里斯见面之前,我拜读了他的作品。他呈现的是二战时期犹太人被迫害的历史故事,读完后才发觉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即使残酷沉重的话题,莫里斯都是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视角来讲述的。
这让我想到一个电影《美丽人生》。纳粹集中营父亲对孩子说一切都是游戏,只需要按照游戏规则玩。虽然父亲最终离开了,但孩子还是迎来了苏联的坦克。这种表现沉重历史话题的方式,和莫里斯是相通的。
我也写过中国的悲惨历史(文革),很多作品都描写过这个主题,但都是从人性如何在特殊历史时期被扭曲的角度来呈现的,但我不同。
我的这部作品叫《锯子与手风琴的合奏》,里面我讲到一个细节,那时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搞运动,学校里没有人上课,但孩子们天性中还是爱“玩”的,他们把平时教室里整整齐齐的课桌摆成了弯弯曲曲的迷宫,然后玩迷宫的游戏……
我认为即使人性会被扭曲,但有一部分是恒久不变的,就是刚刚说到的希望和童年的赤子之心。
很多人觉得特殊的历史时期就是眼泪、迫害、残酷……但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在任何时代,存在于他们身上的童心、希望与赤子之心都会顽固地体现出来。
三川:我们刚好问问莫里斯本人,请问你是怎样为孩子讲述悲痛的历史话题?
莫里斯:
我的作品和周锐很像,不仅仅在于我们的作品都有幽默感,我们还都认为,孩子应该有机会接触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在任何的历史文化当中,都有回顾起来令人感到悲惨、羞耻的部分。
但是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让孩子通过读故事与过去的这些历史时空连接起来。这样,孩子才有机会明白“何为人”,才能尽可能地了解到未来那些好的坏的的无数可能。
此前可能有一些小说是写给成人看的,内容是关于战争时期孩子的故事,那么这一类小说总是用一个第三方的眼光,用一种外界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我在作品中穿插这些沉重的主题时,总是希望能够通过孩子的眼睛来呈现这样的内容。我有一本书是关于一名犹太男孩的生存故事,用第一视角写作,充分展示他的所思所想。
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多年,我去了很多个国家,和上千名儿童对话,但我发现这些孩子几乎没有人知道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这段历史,所以我知道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于我各个国家的儿童读者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发现的旅程。
作为这本书的作者,在每页的写作中,其实我都像主人公的朋友,他的保护者一样,来帮助他保留希望,帮助他面对他的恐惧和痛苦。那么我相信只要我书中的人物,他在经历了种种外部世界的复杂和艰辛,在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之后仍然可以生存下来,那么我相信我在现实生活中的读者,那些在舒适的家里读着这个书的孩子也可以克服各种困难。
三川:
我想
起了一个绘本,英诺森提的《铁丝网上的小花》,同样也是一个婴儿被在集中营的父母抛出月台,让他去找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我读《铁丝网的小花》的时候,和刚刚听莫里斯讲他的故事时,是一样的感动。我们原来可以,用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对世界充满希望的方式去讲述把这么沉痛这么悲伤的历史。
周锐:
不仅是沉重的历史,我们中国任何有历史感的文化、传统都可以用更有趣、
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方式来呈现,比如我现在正参与一项文化工程,发扬京剧文化,让更多人的孩子接触京剧、喜欢京剧,而我采用了艺术化和故事化方式,通过趣味性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对京剧的喜爱。
— 3 —
只要不去压抑
想象力就会在孩子身上自然生长
三川:很多家长都很疑惑,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莫里斯:
想象力对孩子来说确实非常重要,而且想象力在孩子的身体里是一种会不断再生的力量。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想象力,你需要给他们很多的空间和滋养。
这样的可能来自不同的途径,一方面是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故事,接触故事的途径可以是读书,也可能是看一些影视作品,也可能是由家长来给孩子讲故事。
同时,让孩子尽可能参加对话,比方,每天在家里可以鼓励孩子就家中发生的事情做一些预测,预测事情的不同走向;鼓励孩子为这些事情补充多一些细节……其实每一次的鼓励都像是一次邀请,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相应的想象力也会对这样的邀请作出回应。
有了这样的习惯之后,即使不用刻意鼓励孩子去发挥想象力,他也会自动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另外,玩耍和游戏本身也是很需要创造力的,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玩,这样也可以让他的想象力驰骋起来。
周锐:
孩子是自然有想象力的,不需要你从外面去灌输给他,想象力本身就是一个在他身体里生长的东西,只要你不去压抑它。给他宽松的环境,不要斥责他胡思乱想。
三川玲:今天讨论的是关于儿童的语言和故事。那么两位如何理解孩子的语言?
莫里斯:
其实在日常的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就会用到一些比喻,尽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比喻是什么,但是无形中他们已经运用到了。因为日常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进行角色扮演,每个人可能会假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或者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形态,这样的玩乐的过程中其实他们就用到多种语言,包括视觉语言、口头语言,还包括肢体的语言,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一方面是在玩乐,同时也是在探索多种可能。
而且孩子这种玩乐的状态是没有受到压抑的,但是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可能孩子他们玩的状态就跟我们大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的状态会有一些类似。十一十二岁可能是孩子的儿童语言的一个转折点。
作为童书作家,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孩子,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这种转变。比方说到了十一岁的时候,当一个孩子来参加这种阅读活动的时候,他可能会向台上的人提问,提问之后他其实唯一的关注点就只有是来自台上这个人的答案。
当孩子长到更大之后,他在提问的时候,他其实更在意的是身边的孩子怎么看他。而且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这样的一种语言的变化,会影响我们各方面的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也好,都会有多方面的影响。但我还是觉得最初的那种最原本的形态比较好。
周锐:
我们到学校去的时候,有时候会向小小观众提问,但是举手最踊跃的是低年级的孩子,高年级的举手相对少,这就是莫瑞斯讲的,他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
三川:你觉得孩子和成年人的语言,到底谁的语言更高明呢?
莫里斯:
比起“高明”这个词汇,我想不如换成哪种语言更有表达力。我选择孩子的语言,我觉得孩子的语言是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
三川:
我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我是一个儿童教育作家,我的读者对象是妈妈们和成年人。我代表我的读者来说,我认为成人的语言是和孩子的语言是一样有表现力的。我尝试过用儿童创作的形式去让成年人写作业,尝试过用成年人的写作方式让儿童写作,最后我发现都得到了很多让我惊喜结果,所以我想把这种我的观点传递给两位老师和大家。 (完)
最值得8至12岁孩子阅读的澳大利亚作家名单
莫里斯特意为童书妈妈的读者朋友推荐了适合8至12岁孩子阅读的澳大利亚作家名单,名单里共有20位作家,其中12位作家的作品已在中国出版,我们把这12位作家的介绍和已有中文版的作品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另外8位作者还暂时没有作品进入中国,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询原版书籍。
1
Anna Fienberg
安娜·芬伯格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从小在书堆里长大,
最大的
享受就是周末泡在一堆神奇的幻想故事中,最喜欢的故事是《纳尼亚王国传奇》。8岁时就开始写自己的故事,长大后终于梦想成真当了作家。
她创作的《超级冒险王》风靡澳洲,
译作达15种语言,已在中国出版。
2
Andy Griffiths
安迪·格里菲思
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曾连续20年荣获“纽约时报畅销书”,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他的大量作品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视剧,获得过50多项澳大利亚儿童选择奖。
3
Leigh Hobbs
利·霍布斯
澳大利亚艺术家及作家,他的创作的童书角色如Old Tom,Horrible Harriet及Fiona Pig使他名扬天下。他有好几部作品获奖,比如老朋友汤姆猫系列(
Old Tom
)《度假》获得澳洲YBBA、澳洲童书协会等多项大奖。已在中国出版
老朋友汤姆猫系列(
Old Tom
)和小猪菲奥娜系列(
Fiona Pig)
。
4
Alison Lester
艾利森·莱斯特
澳大利亚国宝级童书作家,创作图书30余年,其作品流行畅销,获奖甚多。作品曾获得CBCA澳大利亚童书协会奖项,提名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本书获得澳大利亚童书协会荣誉奖。已在中国出版《爸爸带我去南极》。
5
Glenda Millard
葛兰达‧密拉德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其著作《提辛克‧席尔克之命名记》荣获2004年“澳大利亚童书理事会”年度最佳童书银牌奖;《心脏之后蕾拉》荣获2007年度“昆士兰总督文学奖”金奖。已在中国出版
《
黑暗中的轻轻一吻》。
6
Isobelle Carmody
伊莎贝尔·卡洛迪
澳大利亚最具号召力的作家之一,人称大洋洲的J·K·罗琳。几乎每年年度奖都有她的名字,更在1994年获得过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 青少年文学和平奖”及2001年新威尔士州总理文学奖,她的魔幻小说还屡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
《一只狐狸叫悲伤》和它的姊妹篇《小毛球》尤其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出版仅一年就在大洋洲销售近10万套,亚马逊网站欧美订购数高达60万套之多。 在文坛获奖最多的则是她的《双面男孩》,曾囊括“青少年文学和平奖”等6项大奖。
《一只狐狸叫悲伤》
《小毛球》
《双面男孩》均在中国出版。
7
Paul Jennings
保罗·詹宁斯
以擅长写儿童短故事著称,
曾经四十多次在澳大利亚被儿童选为最受欢迎的儿童作家,
已经出版了近百册的作品,
因其对澳大利亚儿童的突出贡献,被授予澳大利亚多龙金奖章。
1989年到1992年,詹宁斯的短故事作品被澳大利亚儿童节目《Round and Twist》连续采用了两季,1999年,另一个儿童节目《Driven Crazy》也有整整一季是采用他写的短故事,这两个儿童节目都是澳大利亚儿童节目收视冠军。已在中国出版《真不可思议系列》。
8
Garth Nix
加思·尼克斯
创作颇丰、获奖众多的国际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包括“古王国”系列、“第七高塔”系列、“7王圣钥”系列,和与肖恩威廉姆斯共同创作的“魔力双胞胎”系列。
他现在与家人一起住在澳大林亚的悉尼,与他住在一起的还有两只虎皮鹦鹉,它们负责招待来访的其他鹦鹉、钟鹊等鸟类,还会在邻居家的猫来拜访的时候假装自己不在家。已在中国出版《古国三部曲》《
7王圣钥
》系列。
9
Emily Rod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