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前两大经济体——南非、尼日利亚的2023年经济成绩单都已正式公布了。其中,南非经济增长率大幅放缓至0.6%,低于上年的1.9%,远低于2021年的4.7%。
分产业来看:金融、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增长1.8%,对南非经济的发展贡献了0.4个百分点;运输、储存和通信产业增长4.3%,对经济发展贡献0.3个百分点;个人服务业增长2%,也贡献0.3个百分点。
2023年南非的制造业仅增长0.5%,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降至0.1%。而包括农业、电力、采矿在内的其他产业则成为抑制经济向上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
分需求来看:得益于餐饮、酒店、医疗与保健、服装与鞋类、通信、交通、教育支出的回暖,南非居民家庭的最终消费在2023年增长了0.7%,对经济发展贡献了0.5个百分点。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长了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6个百分点,而库存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0.6个百分点”。两者相互抵消后,投资对南非2023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为零。
对外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对南非2023年经济增长贡献率为“负0.2个百分点”;剩下的政府消费支出,与居民家庭消费类似,也是主要贡献因素。
经济在上涨,但GDP却跌破4000亿美元大关
按市场价格计算,南非全社会在2023年完成的名义GDP为69701.63亿兰特,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上涨0.6%。这是按本币计算的,参与国际对比通常要换算成美元。当然也可是人民币、欧元……
不管换成何种货币,都离不开汇率,兰特是否坚挺至关重要。但可惜的是2023年的兰特很萎靡,
导致南非GDP按美元计算由上年的略微超过4000亿,大跌至3775.2亿,成为最近三年来的低谷
。
按不到6300万的人口计算,南非2023年的人均GDP下滑至6030美元,险些跌破6000美元大关。对此,南非媒体表示:政府需采取紧急行动,推动结构改革,促使经济摆脱停滞困局。
与南非相比,更“惨”的来了
源自尼日利亚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消息,采用生产法核算,也就是将各大产业增加值合计后的GDP实际增长率为2.7%。若纳入产品间接税净额,突出收入特征的经济增长率为2.9%。
无论选择何种标准,增幅都要比南非更强。
但尼日利亚的货币汇率下跌力度更深,
2023年的GDP由上年的4780亿美元,暴跌至3629亿美元,美元名义下的跌势居然超过了24%
。由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经济体易位了,戏剧性的变成了南非。
讽刺意味,是不是很强烈呢?
南非、尼日利亚的2023年经济都在上涨,其中的尼日利亚经济增长2.9,要比美国的经济增幅更高——采用季调标准上涨2.5%,采用未季调标准增长2.6%,GDP扩张至27.36万亿美元,创新高。
但在美国GDP创新高同时,
尼日利亚、南非的GDP却双双跌破四千亿美元大关,创下了最近数年来的新低
。南非经济增幅低于尼日利亚,却因为货币贬值幅度不够大,实现GDP的反超。
这种不合理现象,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是当今世界金融环境下的一种扭曲呢?是否可以认为是对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嘲讽呢?
但反过来一想,我们对这种扭曲现象也难以给予嘲讽。这是因为南非、尼日利亚的货币在国际上几乎无人问津,他们要参与国际贸易,必须用于外币。否则,肯定是寸步难行。
那要使用什么外币呢?
当今世界金融和货币体系都是美国主导的,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交易市场中占比都是全球最高的,是大宗商品交易、定价、结算的核心货币。很多国家,甚至只要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