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经济新闻  ·  小米SU7停在服务区,车主上个厕所轮胎遭恶意 ... ·  昨天  
江西日报  ·  应对“节后综合征”,指南来啦 ·  2 天前  
江西日报  ·  应对“节后综合征”,指南来啦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大S突然去世,年仅48岁,家属发文证实离世原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06-07 07:11

正文


人生起点,有差有别;人生终点,天差地别。

人生起点,即人们常说的“命”。有的人“命”好,生于豪门且天生丽质;有人的“命”不够好,出身寒门且资质平平。

的确,人生的起点有差有别,但是人生的终点却天差地别。老百姓经常讲“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

“富”是人生起点,“富不过三代”可能是三代人的终点。同样,“穷”也可能是人生起点,但是通过奋发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幸福和美好,创造令子孙为之骄傲的事业。

因此,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建设心灵来改变命运。

心灵与命运的四种关系

1.命好、心也好


命是人生起点,有的人起点很高,心灵品质也好,念念之间都是好念头、都是善念,这样的人“富贵直到老”。

2.命好、心不好


有的人起点很高,父母给予了许多优越条件,教育也不错,各方面的资质也好。但是心地不好,狭隘、妒忌、好吃懒做,这样的人“先甜后苦,苦黄连”,可谓“富贵天天少”。

3. 心好、命不好


有的人起点不高,但是有一颗良善并且愿意为他人服务的心,这样的人,是“幸福早晚到”,“先苦后甜,甜似蜜”。只要努力建设心灵品质,为社会奉献正能量,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人生后半场一定会越来越好。

4. 心不好、命也不好


有一类人起点条件不够好,又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性:好吃懒做、不懂得如何利益他人。显而易见,这样的人,其人生结局一定是不好的吧?


如果就此作出如此的判断,未免有些轻率了。 其实,每个人,无论起点如何,无论心灵品质如何,都有机会通过学习圣贤思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心不好,命也不好”之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学习不能少 ”!



建设心灵、改变命运

如何建设心灵呢?

心是生命的主宰;改变生命,从根本上要改变自己这颗心。不管命好还不好,只要心灵美好,都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越来越美好。

心是身之主宰,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当你想到了儿女、家人、工作,想到与你有矛盾的人,就会有各种起心动念,包括好的念头与不好的念头。

起心动念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起心动念代表着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相当于“道”。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行为,而语言、意识、行为相当于“德”。语言、意识、行为就决定了所做事情的高低、优劣、好坏、大小,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画卷。

因而,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也是每个人生命焕然一新的奥妙之所在,就是“心-道-德-事”。具体而言,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

所以,人生是“富贵直到老”,还是“富贵天天少”,或者是“幸福早晚到”,都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通过语言、意识、行为,再变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最后汇集而成一幅人生画卷。可以说,每个人的画卷都是自己亲手绘制!

因而,心才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在心上下功夫,明心净心,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设一颗父母之心

举例而言,很多成年人都己为人父母。为人父母之人,即有一颗父母之心,因而拥有父母之道、父母之德,因而成就父母之事。

以父母之心为镜,来看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自己到底是如何对待他人的?自己又是在怎样的格局和境界上:

以邻里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属于“小人”的层面。


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属于“常人”的层面。

(身为父母,以父母之心照看和关爱孩子,平常人都是如此,但是如果以邻里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小人。)


以父母之心孝敬父母,这就是“君子”

(以我们作为父母对待孩子的那颗心,来孝敬父母,这属于君子的层面。)


以父母之心对待民众,这就是圣贤的境界。

(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并不稀奇,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以这样一份父母之心去爱别人的孩子、以及更多的民众,这就是朝向圣贤的光明大道。


当一个人以一颗父母之心对待周围的人,付出爱,奉献爱,便可以不断地打开生命边界,在心中装下越来越多的人,利益越来越多的人,因而拥有越来越大的生命能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