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尚芭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  ·  为什么建议你的春装,从卫衣穿起? ·  18 小时前  
中国日报  ·  为什么建议你的春装,从卫衣穿起? ·  18 小时前  
物道  ·  听劝!白茶这样喝,错不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时尚芭莎

解锁“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称号,她配吗?

时尚芭莎  · 公众号  · 时尚  · 2021-03-21 22:22

正文

38天前,贾玲用一部电影来怀念母亲时,恐怕也没想到,电影票房势头会这么猛。


截至目前,《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53.29亿元,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名,同时跻身全球票房前100。


此前《福布斯》曾撰文预测,如果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超过《神奇女侠》的8.21亿美元,贾玲将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独立执导女导演。


就在昨天《你好,李焕英》票房破53亿元时,就有媒体报道称,贾玲已经超过了执导《神奇女侠》的导演派蒂·杰金斯,成为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


但由于上映时间、票房计算方式以及汇率的不同,这个说法也伴随着一些争议。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你好,李焕英》讲述了女儿贾晓玲(贾玲饰)因妈妈李焕英(刘佳饰)遭受意外突然离世,从2001年穿越回1981年与年轻时的妈妈(张小斐饰)相遇的故事。


从小品到电影,剧情看似很简单,但贾玲筹备了四年之久,为此还推掉了很多工作,一步步完善这个作品,自编自导自演。


戏中,我们看到了努力让母亲更开心的贾晓玲;戏外,我们看到了忙前忙后,永远在操心的导演贾玲。


为了更好地还原当年情景,电影里有很多台词都是贾玲母亲以往说过的话,片场,贾玲就会主动给饰演自己母亲的刘佳和张小斐,介绍李焕英的性格:“我妈就爱笑,心大,豪爽,有点儿好面子。”


第一次当导演的贾玲,在片场真的事无巨细,拍摄的时候一遍遍走位、卡点,任何细节都不放过。“我觉得好多了,但是我想再来一条,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场景、台词、镜头,这些在贾玲心里已经走过了无数遍,服装小到袜子的感觉,道具小到一支钢笔、一个茶缸的摆放,她也都努力复刻出20世纪80年代里最真实的感觉。


贾玲曾在采访中说,做电影的时候焦虑电影的表现手法、焦虑摄影画面好不好看,焦虑电影的每个细节,焦虑这一段表演、那一块调色、这首配乐……


“我也希望自己做完这件事后能更快乐一些,我非常不想等电影下映后,留有遗憾。”导演贾玲较真又拼命。


记得《你好,李焕英》杀青时,贾玲默默置顶了一条微博: “妈,电影杀青了。我厉害不?”


虽然贾玲听不到李焕英亲口回答,但观众却用行动代替母亲给了她答案: “贾玲,你很厉害!”


要说起来,电影《你好,李焕英》不仅在贾玲个人情感层面弥补了她的遗憾,也在以男性导演占多数的电影行业中,重申了女性导演的创作力和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另一方面也用事实证明了女性导演对于细腻情感把控的优势,更善于表达女性之间的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属于女性电影人的春天。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女性电影人 拿大奖、 票房 。在华语影史上,我们有许鞍华、张艾嘉、李少红等资深女导演,也有赵薇、徐静蕾、刘若英这样现象级女导演。


从《少女小渔》到《桃姐》《致青春》《黄金时代》再到《后来的我们》《你好,李焕英》,女性电影人以越来越温柔的表达向世界掷出她们的作品。


如今,《你好,李焕英》的高票房也说明了观众强大的包容性,以及迫切地渴望好电影,乐于看到中国电影和中国影人的崛起和进步。


《你好,李焕英》片方宣布即将在全球上映


处女作一战封神,贾玲是幸运的。但不能否认的是,这部电影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从春节档上映的所有影片来看,几乎没有同类型的影片与它竞争,再加上有贾玲和沈腾两大喜剧大咖加盟,不 少观众都会去二刷三刷。


另一方面,在特殊时期的防控措施下,大家的观影需求被激发,同时也太需要一部这样温情治愈的电影,来弥补遗憾。


在《阿凡达》重映之际,导演卡梅隆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及《你好,李焕英》,他说: “无论科幻还是现代,每个故事都是关于人的,而人都会在情感上相互联系。”


在题材与时机的双重加持下,贾玲的首次转型,就让她一跃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女导演。


一不小心世界第一了

烂牌也要打得漂漂亮亮


刚跨第一步,已经是巅峰。但又 有谁知道,贾玲在这之前走过的那些路,也是漫长且艰难的。


贾玲从小就喜欢表演,在武汉艺校学习了两年。在2001年高考时,贾玲同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表演专业和相声表演专业。

虽然两个专业都考上了,结果因为母亲李焕英的口音被误解,贾玲去了相声表演专业。


“歪打正着”地开启了喜剧人之路,但贾玲很有天赋,才学了两年,就拿到了《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相声一等奖(那年她第一,郭德纲第三)。


她还遇到恩师冯巩,也是因为老师的引导,她开始喜欢上了相声,喜欢上了喜剧,有了把它当作事业的想法。


但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年轻姑娘要在北京立足谈何容易。

头两年,贾玲只能靠一些微薄的演出收入和姐姐的接济勉强维持生计。 寒冷的冬天她只能躲在不足十平米的地下室里,没有暖气、没有厕所。


最惨的时候,她卖了用来听偶像刘德华歌曲的随声听,用20块钱撑了一周。

孤注一掷的坚持伴随着生活的艰苦,但即便如此,年轻气盛的贾玲偏偏不信。事实证明,人生用力的坚持就会有惊喜。

2006年,贾玲获央视第三届相声大赛专业组二等奖;

2009年,她与邹僧等人创办的新笑声客栈开张,成为酷口相声的大本营;

2010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春晚,与白凯南以《大话捧逗》迅速爆火,获得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曲艺组三等奖。


之后,我们看见贾玲就像开了挂似的,多次受邀参加央视和各地卫视春晚,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扎着马尾、身穿正装、笑起来有梨涡的姑娘。


走红之后,贾玲一股脑录了很多段子,也参加了不少综艺节目。可在大众面前露面的次数越多,她的心里越慌:“每天都在不停地说段子。当之前的作品都演完之后,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盔甲没有了。”

经历疯狂输出之后,贾玲开始因创作灵感枯竭而烦恼,甚至“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这样的窘境让她害怕,迷茫中的她停掉了自己所有的演出:“我在家里待了一年,每天琢磨前辈们的优秀作品。”


踏踏实实走过的艰苦岁月让贾玲知道成功的可贵。沉寂过后,再见面时,贾玲带着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专心做起了属于自己风格的喜剧。

为了博得观众一笑,这个平日大大咧咧的姑娘一上舞台便成了拼命的演员。不顾及形象地生吃辣椒,啤酒吹瓶,大口啃西瓜,模仿刘欢、火风、阿宝、腾格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