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之争后
琼瑶做了个“无情冷酷”的决定!
4月12日,琼瑶在脸书上发文,第一次讲到自己老公平鑫涛的病情——失智症。
随后,平鑫涛病情恶化。医生建议给平鑫涛插鼻胃管,琼瑶表示丈夫清醒时曾写过遗嘱,一旦病危不得插管。然而,平鑫涛与前妻的子女不同意。在他们看来,父亲只是不认识人,并没有到“病危”的程度,不让插鼻胃管,就是要饿死他。
4月30日,琼瑶在脸书发文,称自己与继子女的两种态度是“爱的拔河” ,并在文中回忆了当年平鑫涛如何追求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有权利剥夺孩子对父亲的爱。
事实上,让琼瑶最终妥协插管的关键,是与侯文咏的一个电话,她形容一直以来把对方当成“家庭医生顾问”。侯文咏告诉她:“鼻胃管是很普通的东西,等到他病好了,一分钟就可以拿掉的,你为什么不插呢?”
最终琼瑶因不希望与继子女们甚至社会为敌,决定“投降”。“我想,如果插管,最起码,鑫涛的三个儿女会很高兴吧。”但插管当天,琼瑶写道,在平鑫涛病榻前哭喊了上百次“对不起”。
5月2日,平鑫涛之子、皇冠出版社社长平云在凌晨发文《给琼瑶阿姨一封信》,称父亲虽然在遗嘱写明,“当我病危的时候,请你们不要把我送进加护病房……无论是气切、电击、插管、鼻胃管、导尿管……通通不要,让我走得清清爽爽。” 但平云强调,父亲未到“病危”之时,是在医生建议和对父亲身体状况进行考量后,坚持插管的。
5月2日晚,琼瑶又发文向3名继子女道歉,同时反指他们捏造事实,琼瑶激动写道“我不该认识你爸爸,不该写出让你们不愉快的文字,很多很多不该!”
5月6日晚间,琼瑶在脸书上发长文与粉丝道别,宣布自己即将关闭脸书,希望可以得到粉丝的谅解,“这次是‘珍重再见,后会无期’了!”琼瑶宣布自己将会将留言板开放到5月9日晚上12点,“那天,是我和鑫涛结婚39周年纪念日!”
79岁的琼瑶此前一直支持安乐死,曾在今年3月12日写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给儿子和媳妇,表示无论生什么重病都不需要急救措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没痛苦地死去就好。
事件犹如八点档连续剧般的剧情,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讨论也越过事件本身,提到了另一个高度:等我们老了、病了,当疾病即将走向终点时,我们能否参与到决定生死的过程中。
“在荷兰,每个患者一住院就要签一个患者申明。”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吴舟桥在荷兰工作过四年,对于这份申明,一开始他也是惊讶的。申明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在危急时是否接受有创抢救。也就是说,患者刚住到医院,就需要预想好以后自己可能会遇到的最坏情况。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叫“有创抢救”,简单来说,有创抢救就是要进行创伤比较大的操作抢救,最常见的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琼瑶强烈反对的“鼻胃管”,其创伤非常小,就是一根从鼻子进入、通过食道到达胃的管子,主要作用是提供营养。因为其创伤小,和气管插管等没法比,因此国内外大多数医院临床实践时并不会把它归类到有创抢救之中。
个人意愿需要尊重,但也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只要合情合理,比如荷兰患者住院时签署了患者申明,对于医生而言,就是要去维护的。一旦患者签字确认,家属说什么都没用。
在中国,那真的是天差地别。很多时候,反倒是患者自己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是否动手术,最终也要家属签字确认。患者在入院时也需要做一个选择题,在危急时刻由谁来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这个选择,要不是医生,要不就是委托一个代理人,大多为家属。
有关是否要进行有创抢救的协议在国内也有,但大都是在中晚期才给出,通常那个时候,患者自己已经难以表达意愿。这便引发了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不能在疾病即将走向终点时,参与到决定自己生死的过程中?如今这样的讨论,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文化不一样,很多选择都会不同,但其实并没有对错之分。”而对于医学决策的判断,即便在荷兰,患者也绝不是完全的决定者,医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医疗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舟桥在荷兰时听同事提起过一个年轻患者的确在清醒时确认不做有创抢救的申明,但当突然病情变化时医生判断有创抢救后他有很大的可能性康复。如果当时不救,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候该怎么办?“医生最终违背了患者的意愿,进行了抢救,最后患者生存了下来。”吴舟桥说,患者申明并不是非黑即白。患者所认为的不抢救,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不做不必要的抢救。然而,必要和不必要是很难界定的。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判断,患者本身并不能完成。即便有患者申明为证,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对于年轻人或者疾病早期的患者,医生的考虑会更多。
当重病来袭,
是尊严死去还是再给生命一次机会?
欢迎大家留言,积极发表看法哦~
南报君实力帮你上(评论)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