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网
新闻,有温度;分享,是力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主播说联播 | ... ·  23 小时前  
新华社  ·  “比价神器”来了!买药必看 ·  昨天  
人民日报  ·  因违纪提前退伍后,他竟勾连间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网

“聚餐不得用四季豆”,网友吵翻了

中国新闻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19 21:4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报道了泸州市新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禁止使用高风险食品原材料的规定。同时,也提到了未熟豆角的危害以及网友对此规定的不同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禁止使用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该规范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包括单次聚餐100人以上的场合。规定中明确提出了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关键观点2: 未熟豆角的危害

未熟的豆角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脏器功能障碍。此类事件在集体食堂及餐饮单位中容易发生,主要是因为烹饪过程中可能时间短没熟透。

关键观点3: 网友对规定的不同看法

对于这一具体规定,网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表示支持,认为可以规避风险,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此举“管得宽”,不应该“一刀切”。


正文


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消息,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将于2月23日起施行,其中 “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这一新规定引发热议。


图片

图自泸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管理规范》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单次聚餐100人以上(含100人)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泸州市行政区域以外的乡厨在泸州市内承办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记者了解到,相关规定并非首次出台。2020 年8月出台并沿用至今的《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也有相关明确规定。


“我们之前一直执行省上的管理办法。”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人员比较多又集中的场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结合泸州实际,不仅出台管理规范,也发布了校园食品安全提示,根据要求,这些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不仅在农村集体聚餐禁止使用,学校食堂亦有明确规定禁止使用。


未熟的豆角威力有多大?

“黄磊炖豆角”事件一度登上热搜


未熟的豆角威力有多大?网友考古到黄磊在综艺《向往的生活》里做过的一道菜。

宋丹丹和巴图前来做客, 黄磊提出做一道猪肉炖豆角, 炖菜过程中因豆角怎么都炖不烂, 他和负责择菜的宋丹丹 各自尝了半根并未煮熟的豆角, 导致二人到了半夜上吐下泻, 甚至请来了医生准备洗胃。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网友觉得黄磊不够专业,真正熟练做饭的不会试吃没煮熟的豆角。也有人指出,属于一时疏忽。
一时间,“黄磊炖豆角赛农药” “黄磊毒豆角”“黄磊做饭” 等相关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医生:四季豆未熟透会致中毒

严重者损伤脏器


“生四季豆或未完全熟透的四季豆含皂苷毒素,进食后可致中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陈红宇介绍,四季豆中毒者轻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则可能导致脏器功能障碍。

“常见的有毒野生菌数百种,我们临床上每年有几十例蘑菇中毒案例。”谈及野生菌,陈红宇提醒道,仅凭个人经验很难准确判断野生菌的是否有毒,不能单纯通过蘑菇的颜色艳丽与否、蘑菇遇热是否变色、蘑菇生长环境等判断其毒性。中毒潜伏期半小时至数小时,最长可达6小时以上,且潜伏期越长,毒性越大。与四季豆中毒症状相似,除了有胃肠道症状表现,随时间推移,重者也可出现相应脏器功能损伤表现。

发芽土豆的毒素主要为 龙葵素, “中毒发病率高”,陈红宇表示,该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也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亡。新鲜生黄花的主要毒素是秋水仙碱,若烹饪不当,单次进食超过50g即可中毒,陈红宇介绍,其轻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汗出,严重者也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据公开报道,2022年9月,四川疾控曾发布近年来四川省引起食物中毒排名前三的植物, 其排名第一的植物正是豆类。

泸州市餐饮协会会长王晓林介绍,四季豆中毒事件易发生在一些集体食堂及餐饮单位,主要原因是集体食堂菜肴一般是用大锅制作,受热不均。

“在一些大型聚会或者宴会的时候,我们也不提倡使用四季豆等豆类食品原材料。”王晓林解释,有的餐厅为追求烹饪后的四季豆颜色青翠好看,吃起来脆口, 有可能在烹饪过程中时间短没熟透。 这样也易导致四季豆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网友评论

针对“不得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这一具体规定,网友众说纷纭。2月19日,相关话题冲上了热搜。

图片

有网友明确表示反对,认为此举“管得宽”,不应该“一刀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并现身说法“曾经中毒又拉又吐”,此举可以“规避风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怎么看?
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江苏新闻、南方日报、 封面新闻、泸州市场监管、南都娱乐、网友评论
编辑:韩娇娇
责编:王珊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