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摄影报
《中国摄影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摄影界的权威动态信息刊物,是中国发行周期最短、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摄影类专业报纸。新浪官方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cppclub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杂志  ·  《读书》新刊|渠敬东:仙台行 ·  7 小时前  
冯唐  ·  不是事情让你痛苦,是你选择了痛苦 ·  3 天前  
正商阅读  ·  人生四大幸事,拥有一件就很美好 ·  昨天  
ONE文艺生活  ·  年后离婚的人,都是被逼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摄影报

空中俯拍,发现景物的另一面

中国摄影报  · 公众号  ·  · 2024-12-24 17:00

正文

大地脉络  张敏 摄

航拍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能够从空中俯瞰大地,发掘那些平日里难以察觉的景物之美。其中,提炼地面景物的几何美感或是使普通景物抽象化、陌生化,更是极具魅力与挑战的拍摄方向。
观察与构思先行。在起飞无人机之前,要先花时间在地面上仔细观察拍摄场景。比如拍摄一片古建筑群,我们要留意屋顶的形状、院落的布局,哪些部分呈现出规整的矩形、三角形或是圆形等几何形态,构思好从空中哪个角度拍摄能够强化这些几何元素之间的组合与呼应。提前在脑海中构建大致的画面框架,明确想要突出的几何主体和陪体。起飞之后,再继续寻找独特构图。
寻找规律与独特视角。大自然和人类创造的景物往往蕴含着内在的规律。像农田里整齐排列的田埂构成规则的方格,城市中规划整齐的街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线条网格,这些都是天然的几何图案素材。航拍能够摆脱常规平视或仰视的局限,尝试从不同的高度、方位去发现独特的几何呈现方式。例如,拍摄一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从正上方可以捕捉到其圆形的主体与周边方形附属建筑构成的对比美感,而从侧面稍斜的角度,又能展现出建筑曲面与直线结构结合产生的独特几何韵律。
把控飞行高度与距离。飞行高度决定了拍摄的视野范围和景物几何形状的呈现效果。如果想要展现宏大场景中众多几何元素的整体布局,如拍摄一片工业园区里厂房、道路构成的复杂几何网络,那就需要升高到一定高度,让整个画面尽收眼底,呈现出一种宏观的几何秩序。而若聚焦于某个单独景物的几何细节,则要适当降低高度,拉近与拍摄对象的距离。
光线是塑造几何美感的神奇画笔。侧光能够突出景物的轮廓,让几何形状的边缘更加清晰分明,比如拍摄一片错落有致的山地梯田,在清晨或傍晚的侧光下,梯田的层层曲线被勾勒得格外醒目,立体感十足。逆光可以营造出剪影效果,把景物简化为纯粹的几何轮廓,比如拍摄城市天际线,傍晚逆光下那些高楼大厦的轮廓变成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几何线条组合。
构图在提炼几何美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拍摄对象本身具有对称的几何特征时,如对称布局的古典园林,采用对称构图能最大程度地强化其几何的规整性和平衡感,给人一种和谐、端庄的美感;利用景物中自然形成的几何线条作为引导线,如山间蜿蜒的盘山公路,引导观众的视线深入画面,同时展现出线条本身的几何美感以及与周边景物几何形状的呼应关系。
后期处理是进一步提炼和强化几何美感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整画面的对比度、饱和度等,可以让几何形状的色彩更鲜明,轮廓更突出。比如适当提高对比度,能让建筑的黑白几何线条更加硬朗。利用裁剪工具,可以去除画面中不必要的干扰元素。还可以通过校正变形功能,确保画面中的几何形状符合实际的视觉规律,避免出现因拍摄角度造成的几何失真情况。
航拍提炼景物的几何美感需要我们将拍摄思路、方法和技巧有机结合,不断地观察、实践与创新,从空中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景物之中的几何之美,用镜头将它们定格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93 期·7 版


作者:陶庆林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
对开每周两期
24个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怎么订阅报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