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我说,学而思的科学营里,有个孩子获得了
“金鹏科技论坛”的一等奖
。
这个消息真是惊到我了!
可能很多人不晓得“金鹏科技论坛”,它是北京市教委主办的比赛。
下面这个就是去年北京市教委发表的“金鹏科技论坛”的比赛通知。
比如下面这个这是
人大附中科技特长生
招生简章,里面明确写了:
获得金鹏科技论坛区级一等奖就可以参加
。
除了上面那个孩子之外,还有6组孩子晋级了
全球发明大会
的国赛级别。
这个赛事含金量不错的,获奖的孩子将来如果要走出国路线,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还有好多孩子获得了省赛、国赛的大奖。
比如下面这个奖状就是参加“中国芯”的通信科技创新大赛,拿到了省级的一、二等奖。
而下面这个是参加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获得了一等奖。
这些孩子坚持跟着学而思科学课学习后,都有了不小的进步!
尤其是在这些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对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和素养,乃至于对孩子的升学都会有一些帮助。
这也是我一直推荐学而思科学的原因!
学而思这次的春季科学营也开营了
,里面的项目都很有意思。
明天(周六)晚上19:30点,周日上午8:00,我们会有两场直播,介绍一下春季的科学营。
学而思科学名师柯清老师将聊聊这些话题:
-
白名单科学竞赛的内容是什么?
-
科技特长生应该怎么规划?
-
物化生地等理科知识应该怎么学?
-
这次春季科学营的情况
-
……
柯清老师曾获得
浙江大学物理少年营一等奖、全国物理竞赛银牌
。他还是科创竞赛(白名单竞赛)的教练,带过很多学员获奖。
对科学学习感兴趣的可以在
后台回复“科学”
,加入我的科学专属群,会有直播信息的同步。如果已经加入的,就不需要重复加入啦。
这次的学而思科学春季营,我带孩子去体验了几个项目,很好玩。
比如有个项目叫
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
,很考验孩子的动手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分成了4个步骤:
模型组装
,
带孩子真的拼出一个垃圾清理机器模型,模拟出真实的场景。
控制电路
,孩子动手把机器人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结合在一起,搭建一个实验环境,把让机器人真正运行起来。
学习原理
,学习机器人的设计和运作原理,探究解决方案,掌握背后的科学知识。
把里面的组装件拿出来,在桌子上分类摆好,我们给它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像积木一样的拼接板。另一类就是电源、控制主板、传送带、工具等器件。
我们把拼接板按照步骤逐个拼上去,先把机器人的主体框架拼出来,搭完后的机器人像一辆坦克船,超级炫酷!
拼好主体框架部分后,接下来我们来进行智能控制模块的安装。
就是这几个小器件,别小看了它们,它们可是
整个机器人的“大脑”
。
尤其是这个小小的主板,这个主板上连的线就是大脑控制机器人运作的“中枢神经”!上面有传感器,电机的接口。
把控制模块安装上去,终于大功告成了,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个迷你版的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的就诞生了。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一下。
把电源打开,指示灯也亮了,但是设备纹丝不动,清扫刷并没有运转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观察和摸索,原来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是
自动化处理机制
,没有垃圾的时候,它是不工作的。
我们把一个垃圾球放在机器人面前,清扫刷就会自动启动,垃圾会被运送到传送带,传送带再将垃圾运送到后方的垃圾箱里。
因此,
这个机器人的关键在于
,控制面板上有一个
自动感应装置
,如果在它的感应范围内有垃圾,清扫装置才会运转。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因为设备的运转需要能源,如果能做到: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启动设备,将会大大
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而节能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同样也是一种
环保理念
。
是不是很神奇?
上完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孩子简直收获感满满。
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引起水污染的原因、知道水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带孩子了解
竞赛科创作品的设计流程,如何调研、如何分析、如何设计
。
还有个很酷的项目,叫做循迹小车。
这是它的组装材料包,一部分是车身的组装件,包括电机、控制电板、电源等。
还有一张循迹小车行驶的路线图,小车拼装好后,我们可以在图纸上测试。
我们开始组装循迹小车,小车的结构非常简单,很快我们就完成了,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后,小车真的跑起来了。
但是当我们把小车放到赛道上,发现行驶总是偏离轨道,原来是自动探测装置没有调节好。
仔细观察循迹小车,发现循迹小车的控制电板下面有
两个探测器
, 它会感应到下方路径的不同颜色,当它接收周围环境反馈回来的信号后,就会
根据算法调整行驶方向
。
这是它的原理图和算法,小车根据两个传感器的探测反馈,不断调整行驶方向。
看起来很复杂,孩子需要认真地理解、调试,才能达到自动行驶的效果。
一旦理解了这套算法,会发现这种机制的巧妙之处。
经过不断地调试、测试后,这样一辆可以沿着规定路线自动驾驶的循迹小车就真的拼装好啦,迫不及待地让小车 “上路”试试看。
成功了!
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孩子需要经历
模型拼装->算法设计->调试测试
的整个过程,这其实就是提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的是
科学思维
。
孩子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能通过对循迹小车原理的迁移,触类旁通,孩子也能理解无人驾驶功能的实现方式了。
学而思科学课的内容设计真挺有意思的。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
主题设定,都是真实的场景,真实的问题
。
这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选择的场景都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这是L4级别的《微观世界》,会带孩子研究细菌和病毒,观察植物细胞,做细菌培养实验。而这些都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这是L6级别的《电学实验》,如何调节灯泡的亮度,会带孩子认识物理里面的电阻、电流、电压,搭建基本的串联、并联电路,动手验证欧姆定律。
除了环保相关的特色项目,这套科学课的课程体系非常完整,它从L1-L6一共有6个级别,全部都是实验操作+知识学习+总结提炼。
这是L1的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