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先生说
与智识为友 | 关注思维方式、自我提升和管理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奴隶社会  ·  向日本企业学管理靠谱吗? ·  3 天前  
t0mbkeeper  ·  晚安,同志们!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先生说

你不够优秀,也许只是因为少走了这一步

L先生说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8-31 21:30

正文


你会把每天的时间,花在哪些资讯平台上?


让我猜一猜:知乎,今日头条,微博,网易新闻,腾讯新闻,Zaker,朋友圈……


这些平台里面,多多少少应该有一些吧?


有没有统计过,你每天花在这些平台上的时间,占到空闲时间的百分之多少?


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要对这些平台口诛笔伐 —— 我自己也在用。


今天想聊的,是另一个话题。



很多这种类型的资讯平台,喜欢做一个事情:极力渲染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


他们会告诉你:有几百万、几千万人正在用我们的产品,如果你不用,你就落伍了喔,你就被这几百万几千万人超过了喔。


当然,我很理解,这是互联网产品的流量思维。活跃用户越多,流量越大,盈利的想象空间就越大。


但是,对于信息来说,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就一定有价值吗?


很多时候是相反的。


如果一个东西已经广为人知,进入大众视野,那往往说明,它已经没有了价值。


为什么呢?因为信息的价值,正在于它的不对称。


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个理论,收到好几条留言:这不是某某老师的理论吗?


我告诉他们:不是。这是国外几十年前的东西,那位老师只是把它推介到国内而已。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红利:你不必成为信息的创始者,只要抢占传播节点,也可以借此实现「占位」,完成个人品牌的建立和传播。


一条信息,从诞生开始,到被大众所知,中间有着太多的传播环节,可以被用来榨取价值。而一旦进入大众视野,那就说明,它的价值,已经被榨取干了。我们从中得不到更多的红利和社交货币。


所以,更好的做法, 是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更前沿、更窄众的渠道上,争取走在大多数人前面,去当「最早触及」的那一小部分人。


你甚至不必深入钻研,只要比大多数人多走一步,你所获得的东西,就会比别人多得多。


我把这称为「临界效应」。



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中,提出了一个观点:


他认为,所有的流行都遵循一个规律:先在小部分人之间盛行开来,慢慢增长,直到这个比例超过一个临界值,便会瞬间引爆流行,扩散速度呈现直线上升。


这个临界点,他将其称为「引爆点」。


无独有偶,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也提出了一个「创新扩散曲线」。


他认为,任何一项创新发明,都会经历一个「S曲线」:先是缓慢增长,直到超过一个临界点,这项创新便会一跃成为新的流行,曲线也骤然变得陡峭起来。




这个临界点的比例大致是多少呢?根据罗杰斯的研究,大约在10%-25%之间。


不要小看这个比例,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就是一个鬼门关。


迈得过,就能站稳脚跟,慢慢谋图发展;迈不过,就倒闭。


而迈得过和迈不过之间的比例是多少?很可能连1%都不到。


所以,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对于企业来讲,最关键的,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合格,而是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100分?


就是因为,很多时候,100分和60分之间,就是迈得过和迈不过的差别。


这不是1倍、2倍的差距,而是100倍以上的差距。


许多行业会有一个「规模均衡点」。当消费者达到这个阈值,我们就认为,消费者带来的长期价值,可以抵消公司的开支。那么,公司就可以把大量的市场预算,转移到提高产品、提高服务上,实现质量的飞跃。


而低于这个阈值呢,哪怕只是低一点点,也属于「入不敷出」,公司不得不继续砸钱去扩大市场。


这里面市场成本的差距,很可能达到几千倍。


这就是「临界效应」的威力。



不但对于企业,对于个人,也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要跳出你的舒适区」。其实,跳出舒适区,并不意味着你要去接受高难度的任务,去做完全没接触过的事情 —— 这是进入「危险区」,而不是跳出舒适区。


你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刻意要求自己多走一步,就可以了。


简而言之,就是为自己设定一个「踮起脚尖」的要求,往前多走一步,走到「舒适区」和「危险区」的边界上。


跟大多数人相比,你就已经处在了临界点上。


因为,大脑的习惯就是偷懒。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总会按照直觉和习惯行事,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其实都受限于自己和外界所设下的框架。


你要做的,就是通过这种「反直觉」的练习,不断地打破这个框架,把自己的边界,一步步地向前推进。


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其他人在原地踏步,而你在日益精进 —— 不知不觉之间,你已经比别人领先了许多。


很多人之所以优秀,未必是因为天赋异禀,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不满足于重复自己、原地踏步,而是追求在每时每刻之间,不断地审视和超越自己。


这是一项可习得、可复制的能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机会,可以让我们进行「反直觉」的练习呢?



1. 弄清楚信息的逻辑框架


日常生活中,当你读到一篇文章、接收到一条信息时,你会怎么做?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不假思索地接受 —— 因为对于大脑来说,不间断的思考,是一件很累人的事。而相比之下,新鲜刺激的愉悦感,又是如此的吸引人。


但我希望,你能够多走一步,去审视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然后再决定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如何对信息进行审视呢?


我的习惯,是理清信息的逻辑框架,然后针对它,问这几个问题:


1. 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2. 作为论据的部分,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属于观点?事实可靠吗?观点有力吗?

3. 用来连接论据和论点的逻辑,是否严密可靠?是否具备严谨的因果关系?


像我今天读到一篇文章,讲「公司不能对员工太宽容」,点进去一看,论据全都是「我有一个朋友」,然后就从这些「朋友」的案例中,推导出最后的结论 —— 那么,我不用细看,也能知道这篇文章的观点,基本是站不住脚的。


再举一个我在社群里跟大家讨论过的例子。


「特朗普表露心声:想让美国重新变得伟大」。


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夹带私货」。因为「表露心声」是一个个人的、主观的事情,外人是没办法知道他是否「表露心声」的。


如果你面对一条信息,不是下意识地接受,而是先停下来,审视一下,去查一下有没有相关的事实佐证,分析一下论证的逻辑是否有力,有没有犯滑坡谬误,有没有将「可能」当成「必然」,有没有刻意隐藏其他的可能性……


直到,将这套流程,变成完全自动化的直觉。


那么,你的判断力将会变得敏锐许多,你的思维也将变得更加清晰。



2. 审视自己的认知过程


当我们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是如何作出决策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采取一种策略,叫做启发式策略,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


什么是启发式策略?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构造出一个框架,把信息放在这个框架中,进行认知和理解。


举个例子:


在一所理工科大学里,有一个学生,叫做 L。他是一个幽默风趣、能言善辩、反应敏捷、善于社交的人。


那么,L 更有可能是下面哪个学院的学生?


A. 计算机学院

B. 轻工学院

C. 生物学院

D. 传播学院


这是丹尼尔·卡尼曼在1973年提出的著名实验「Tom W」。在实验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传播学院」。理由很简单,对 L 的描述,与我们心目中传播学院学生所具备的特质相似,因此很多人会下意识把 L 和传播学院归类到一起。


但实际上,一方面,个人特质跟所在的学院,并没有必然联系;另一方面,这是一所理工科大学,A、B、C三个选项的人数,显然必定比传播学院多。因此,从整个学校抽取一个学生,刚好抽到传播学院的几率,肯定是比其他三个选项低得多的。


这就是「启发式策略」中最典型的一种:代表性启发式。


当面对不确定的事件,我们往往根据其与过去经验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判断或预测。


这种策略有时能够奏效,但很多时候,也很容易将我们导向错误的结果。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摆脱过去经验的限制,多走一步,用数字去分析:

它的可能性是多少?它的收益是多少?每一个选项的期望收益是多少?我应该如何选择,才是最理性的?


你要明白,过去的东西已经过去了,它对现在的局面可能会有帮助,但绝不能影响自己的判断。只有站在当下的角度,搜集信息,并对信息作出不偏不倚的解读,才能更加接近事实。


推荐一本书:卡尼曼《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讲得十分透彻。



3. 主动地寻找新路径


去年,我所在的公司经历过几次转型,团队打散又重组。很多人被安排了新的工作,做着完全不熟悉的方向。


一时间,大家都有点手足无措,私底下各种窃窃私语。团队的士气达到了最低点。


于是,我一个一个人地找来当面沟通,希望能稳定情绪。


其中,有一个很能干的男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问:最近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


他摇摇头:没有。我喜欢现在的工作安排。


我问:你对这份新的工作,没有什么顾虑吗?


他的话令我记忆犹新 —— 「怎么会呢?有机会接触全新的挑战,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我们都知道,重复做自己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因为你永远没有成长。


但是,当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又特别容易退缩 —— 无他,只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对于熟悉事物的可控感,使我们始终难以迈出这一步。


不用付出多大努力,就能获得非常稳定、可控的结果。这是极其难以抵御的诱惑。


但是,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使自己慢慢失去竞争力。


所以,在大多数人都习惯于路径依赖,习惯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够多走一步,去主动地接触新的挑战、新的路径。


尝试着用全然不同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


这才是不断取得成长和进步的最好方法。




也许你还想读读这几篇文章: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你是在独立思考,还是在被洗脑?

如何像聪明人一样思考?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