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ns优选
更多有趣有价值的资讯分享,带你发现更酷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一中学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丽江机场“ ... ·  23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闪送”骑手被索赔一万五 事件背后的舆论关注分析 ·  23 小时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昨天  
一念行者  ·  修行者是挖金者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lns优选

年年被传去世,他却凭一张照片震撼了1000w人:为热爱而死,是一种恩赐

lns优选  · 公众号  ·  · 2024-04-22 17:11

正文


“致大象公主:
我失踪整整一年了。
那天,我收到一封信,它召唤我回到与大象生活之地。”

这是 男人写给大象365封信中的第一页
2002年,威尼斯军械库,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览。
灯火幽微,四野无声,照片挂在一条条陈旧电线上,随风轻动。
犹如飘荡的经幡。
这些照片,没有名字,未写注解。
唯独耳边传来男人读信的声音,光影中梦呓。
这或是欧洲史上 最大的个人作品展。
《纽约时报》叹为观止:简直是一场 朝圣
此夜,13000㎡的殿堂只属于一个名字:
格雷戈里·科尔伯特,《尘与雪》。
人们看见 河流汇成褶皱的天穹,大象躺卧在云层上。
孩童低声诵读诗篇,你说的曙光又是什么?
人们望见 女孩和猩猩在水面漂流。
他们隔着涟漪吻过彼此的指尖,倒影成为唯一的物证。
色调棕褐,光影沉重,摄影界叹服: 《尘与雪》由梦的语言写成。
里面,豹子和孩童静静眺望远方。
草原上,风也屏息。
此处,飞鸟掠过少年僧侣的耳际。
闭目入神,出世展翅。
一息间,生死归灭,凡尘圆寂。
《尘与雪》惊艳了全世界,摄影师格雷戈里名扬四海。
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窗户,那处,沉默主宰着时间。”
然而,当媒体蜂拥而至时, 格雷戈里早已遁世隐居。
面对闹哄哄的采访,他只丢下一句话:
“问大象去。”
这并非他第一次“消失”。
格雷戈里本是纪录片导演,却因内容太现实,赞助的金主百般干涉。
佛都有火,他直接不干,并发誓:永不接受资助。
“真相让人魂飞魄散,金钱使人面目可憎。”
1991年,在瑞士洛桑的细雨中,格雷戈里举办了自己的首个 摄影展“时间波”。
惊世之才,一夜爆红,收藏家和富豪们不惜重金,只求佳作。
格雷戈里却在一个深夜,销毁了绝大部分的画作,焚烧或切割。
这俨然是他策划的一场向权贵的挑衅、一次对资本的复仇。
当记者们后知后觉登门采访时,工作室已人去楼空。
只有空气中未散的灰烬,讥笑着世俗的奉承。
从那天起,格雷戈里消失了。
1个月、1年、5年、10年......

有人嘲笑他必定是江郎才尽,不敢露头,也有人声称他早已客死他乡,尸骨无存。

茫茫十载,足够世界抹去一个名字。


直到那天,威尼斯的水面传来一个男人读信的声音。

“大自然是最好的故事讲述者。”

格雷戈里带着《尘与雪》,回来了。


这十年, 格雷戈里流浪了大半个地球,从北极到南极,记录超过100个物种。

他跋涉过广阔山林,和飞鸟野禽一起躲雨。

他抵达过无垠沙丘,看野兽亲吻孩童双唇。


他在古老的神殿等待振翅的鹰。

手持长羽的舞者,如在进行一场对风神的燔祭。


他在广袤的沙漠注视逡巡的豹。

垂目的母子,安静的野兽,天幕是世间最美的画布。



野生动物无法控制,格雷戈里唯一能做的只有 等待

“你无法绘制鲸鱼的路线,不能编排老鹰的飞行。 时间是我唯一能给予的东西。”

“也不多,我只等了十年。”


要等飞鸟穿日而来,越过长长的阶梯,触摸熟睡的男孩。

他会梦到什么?

天堂颠倒还是人间万世。


要等猴子攀上头顶,等云彩凝固成浮游的冰。


等狞猫爬下古树,等木纹融化成千万条溪流。


等日影开出一扇大门。


等法螺讲述火宅幻变。


等到苍雪化微尘、佛陀遇众生。


格雷戈里的照片, 总让人产生一种沉默的 渺小感

让我想起李娟写的那句:

风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凉的流星。

只有我,最简陋,最局促。


发现没? 在作品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只因小时候,格雷戈里长了一双招风耳,常常被叫做小象。妈妈怕他被歧视,就去做了矫正。

“看到大象,我总想起那个孤独的童年的自己。”


于是, 他拍苍老的凝望。

眼睛犹如一个遥远的星球。

于是, 他拍孩童的念诵。

雾气沾湿经文,大象侧首聆听。


他拍僧侣航行于汪洋。

大象如群山,也如彼岸。


他拍盲童摸索于河流。

象牙是欲望,也是方向。


我终于明白,面对世人的叨扰,他为什么会说“问大象去”。

那不是玩笑, 大象自有答案。


拍摄十年,格雷戈里多次死里逃生。

“我被犀牛撞倒,被美洲狮拥抱,被黑曼巴追赶,被疟疾和登革热缠身。”


“我历尽劫难,方知人类渺茫。”


有一次,他在激流中遇到汹涌而来的象群。可那一刻,他并未逃离,而是拿起了相机。

“一共 61只 。”他念念不忘。


“当时我想: 如果他们冲过来,就把我带走吧。”

此刻,死亡并不恐怖,而是一条凉爽的河流。

它将拥抱每一个自由的灵魂。


在太平洋, 格雷戈里选择脱离氧气瓶的束缚,和55吨的抹香鲸遨游。


泯默的海,尘微的人,庞大的鲸。

看起来像一幅画,更像在 跪拜海洋的众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