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寄语
:
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儿童”的教育家是卢梭。卢梭在《爱弥儿》里最早提出不要把儿童当做“小大人”——"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
稚嫩、天真、纯粹、好奇心、天马行空……
成年人能从儿童身上学到什么呢?
丰子恺最爱画孩子们,他觉得:“
儿童有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能看见世界的真相
。”
最近的一个TED演讲——《成年人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演讲者邹奇奇是美国华裔,1997出生,4岁开始迷上写作,6岁开始用笔记本电脑写作,8岁那年出版了第一本故事集《飞扬的手指》。
在演讲中,这位“神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引经据典,告诉大人们:
孩子身上有着无限可能,他们用纯粹的眼光去看世界
——“这个世界需要新的领袖、新的想法,孩子需要机会来引领世界并获得成功。你们是否准备好促成这一切了呢?”
孩子身上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大人不懂的地方,孩子可能凭着直觉和本能已经看明白了,这种 “
简单的深刻
”或“
幼稚的智慧
”,或许正是孩子身上最神奇的东西。
那么,投资人能从儿童身上学到什么呢?
恰逢六一儿童节,我们邀请了多位洪泰投资人分享了她/他们从“孩童”角度出发的投资哲学。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且投资人头像均使用了可爱的“
宝宝滤镜
”:)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父母矢志不渝的奋斗动力。消费升级、技术迭代和代际变迁,我们
看好为当代小朋友提供更美好、更健康的消费品公司和科技公司
。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投资,能为当代小朋友生活在更清洁、更丰富、更幸福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助力。
从孩子角度考虑投资哲学,首先要了解当下的小朋友在家庭结构层面,已形成“4+2+1”的“漏斗式”结构(4个老人、 2个父母、1个小孩组成的家庭)。
因此,家庭层面对小宝贝的消费动力、付费意愿、消费频次都远远超出了80后、90后的消费观念,构成了
强需求、刚性需求
的特点。
从
投资机会
看,
产品与服务升级,高端优质产品市场空间非常大
。
从吃穿用,到娱乐与学习,投资机会覆盖了方方面面。
比如洪泰基金投资的
小仙炖
,最初就是从孕期女性的滋补品入手,用户对宝宝从胎内的孕育就是不计成本的;包括洪泰基金投资的
大V店
等等母婴电商,更是涉及到育儿与培养。
未来,我认为,在
“商品+服务+产业生态经济”的多元化运营模式
,将逐渐发展出更多的针对小朋友的投资机会。
我从女儿身上得到的感悟就是,大部分的创业企业如果从创立算起其实都还处在6岁之前的学龄前时期,
企业创始人作为父母在这个阶段对他的引导和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创始团队的眼界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眼界
,创始人的三观也会影响企业的三观和文化,最终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就像BBC纪录片《人生七年》所展现的那样:如果把人生拉长来看,
教育比物质的影响更为深远,而健全的人格是面对苦难最好的解药
。成长性思维的企业才能不断向上生长,而三观更正的企业一定比一夜暴富融资无数的企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