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早教微观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了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明起,正式恢复! ·  13 小时前  
新京报评论  ·  3人调研10人陪,“层层陪同” ... ·  2 天前  
求是网  ·  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  2 天前  
CHINADAILY  ·  World丨African leader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早教微观

幼儿园新小班入园须知(家长必读)

早教微观  · 公众号  ·  · 2019-08-21 19:46

正文


亲爱的家长,您好:


转眼到了8月,还有十几天了,新小班的宝宝们就要正式进入幼儿园啦。相信很多家长现在是“坐立难安”,生怕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不习惯。


别担心,读一读这份 “新小班入园须知” ,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宝宝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01

怕生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无人之处。


02

强烈抵抗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03

拒绝吃东西、喝水


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04

跑出教室一个人玩


由于新接触一个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也没有小玩伴,自己也没感觉到在幼儿园跟家里有什么区别,就自己跑去一个地方玩耍去了。


05

说谎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06

阶段性体质敏感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07

尿裤子、尿床


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08

不愿上幼儿园


抵制情绪较大,晚上易哭闹。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


01

心理准备


入园前,家长给孩子多提供独立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与机会,使孩子逐渐习惯与同伴或其他成人一起玩耍、嬉笑;要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可以谈邻居、同事家小孩在幼儿园如何快乐;告诉孩子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本领、游戏玩耍的地方,在那里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结交许多新朋友,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 激发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02

生活准备


会自己用勺进餐,克服要别人喂饭或挑食等不良习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它用品;教孩子敢于向成人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如想喝水、大小便等,而不要以哭代替。此外,请给孩子备二套替换的衣裤(最好做好标志或写上名字)放入书包带到幼儿园,以便孩子弄脏衣物后老师能及时更换。


03

交往准备


教孩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引导孩子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会谦让、关心与合作,教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地展示自己的本领,使孩子在交友中获得乐趣并锻炼交往能力。 平时不要唯孩子独尊,避免孩子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照。


04

行为训练


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不抓人、打人,伤害同伴;教育孩子遇事不任性、乱发脾气;会用语言与人交往。


入园初期,家长接送时要注意什么



01

愉快地与孩子说“再见”


孩子极易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父母首先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每天以轻松、乐观、快乐的心态送孩子去幼儿园,以及向孩子告别。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应尽快离开。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否则,孩子有此“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加厉害。 父母既然下决心送孩子上幼儿园接受集体教育,那么自身的态度必须坚决果断,并坚持天天送,不要因孩子哭闹或“借题”而动摇。


家长应避免早早来园陪孩子或中途去探望,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不要用“再闹,就送你上幼儿园”等话吓唬孩子,以免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视幼儿园为处罚的场所,更不愿意上幼儿园了。


02

坚持送孩子入园


孩子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 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间, 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要及时离开。若是幼儿还是不停地哭泣,要尽量安抚他,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并告诉他,老师会像父母一样喜欢和爱护他,千万不要责怪他。


如果孩子没有严重疾病,请坚持连续送孩子来园。如果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做妥,但幼儿仍然害怕上幼儿园,哭闹不休,请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出现这些不适应都是正常的。千万别用恐吓或贿赂的手段使幼儿就范。只要家园密切配合,孩子的不适应期就会缩短,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