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半球聊财经  ·  今年出生人口或只有800万,带来一个问题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黄金价格涨到位了吗?重磅买家入场在即 ·  3 天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3 天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4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S证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1-12 21:03

正文


11月12日,《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2019中国进口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发布会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发布了《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报告》大概20万字,运用大量的微观数据,针对进口博览会不同展区产品、重点进口产品、重点进口国家和贸易新业态进行了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统计分析。本报告主要包括总报告、理论篇、专题篇和政策篇四个部分。理论篇包括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助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发展两个部分。专题篇包括九个专题,分别是新中国70年中国进口发展历程、中国汽车产品进口、中国高端装备产品进口、中国科技生活产品进口、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中国品质生活消费品进口、中国农产品进口、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中国从欧盟的进口。

《报告》指出 ,中国主动提议主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主席连续两年出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进口博览会的高度重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以进口博览会为平台的产品市场开放,是中国的主动开放,也是中国掌握主动权的开放,更是高质量的开放,必将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进口博览会将成为中国进口第一促进平台,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报告》指出 ,进口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对于特定时期、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进口的作用尤其如此;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不仅仅是贸易政策表现形式的简单变化,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理念、路径、制度的变化;进口博览会在积极扩大进口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不仅具有促进进口的作用,还具有创造进口的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时期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报告》指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进口发展十分迅猛。1950年中国进口总额只有5.83亿美元,1978年中国进口总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达到了108.93亿美元,是1950年的18.68倍。2018年大约是2001年的9倍,大约是1979年的136倍,大约是1950年的3663倍。

《报告》发现 ,中国汽车产品进口规模从2001年的42.1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755.3亿美元,2017年进口规模是2001年的18倍左右,年均增长率为18.51%;中国高端装备产品进口规模从2007年的1550.59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3251.87亿美元,2017年是2007年的2.10倍;中国高技术产品整体进口规模从2001年的736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6219亿美元,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率为13.38%;中国科技生活商品进口规模由2001年的41.5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78亿美元,2017年约为2001年的6.7倍;中国品质生活消费品进口规模由2001年的26.5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300.8亿美元,2017年大约为2001年的11.35倍;中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从2000年的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000亿元;中国从美国进口规模以年均11.62%的速度快速增长,从1992年的89.01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1550.96亿美元,2018年的进口规模是1992年的18倍左右;中国从德国进口规模从2001年的137.72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063.3亿美元,2018年是2001年的近8倍,年均增长12.78%。

《报告》提出 ,中国各类产品进口规模的扩大,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提高国内消费者福利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宣传、系统学习和精准认知习近平主席主动扩大进口思想的重大战略意义。为了进一步做好主动扩大进口工作,今后我国应当在如下方面重点发力:持续办好进口博览会,为中国进口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国际公共平台;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进口发展开辟新局面;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为中国进口发展拓展新路径;不断深化多双边合作,为中国进口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大力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中国进口发展提供新动力;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进口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快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中国进口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激发积极扩大进口潜力。


摄影: 潘迪(光明日报记者)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
大力发展跨境进口电商    激发国内进口潜力


2019年11月12日,《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2019中国进口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发布会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发布了《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 要大力发展跨境进口电商,激发国内进口潜力。

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逐渐增加。2015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仅为3040亿美元,2018年,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增至6760亿美元,是2015年的两倍多。亚太地区使用国内电商购物的用户将逐渐开始转向跨境电商平台消费,成为亚太地区跨境电商进口发展的主力军。2018年,亚太地区使用国内电商购物的用户占比高达52%,远远超过北美之外的其他地区。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迅速扩张。在2000年-2018年期间,中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500亿元上升到了900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从1.27%上升至29.5%。由于海外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加以及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出口在跨境电商交易结构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中国的跨境电商交易中,出口占比78.9%,进口占比21.1%。虽然跨境出口电商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跨境进口电商的交易规模远远小于跨境出口电商的交易规模,但是,国内消费的升级以及不断扩大进口的政策都推动着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跨境进口电商交易规模日益提升。特别是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为跨境进口电商释放出更多的政策红利,跨境进口电商的交易规模达到19000亿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3.49%。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信息通讯技术的供给速度跟不上跨境购物的需求速度,二者之间的较大差距不利于我国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我国物流成本占跨境电商总交易成本的比例过高,跨境物流运输时间过长,不利于消费者的跨境购买体验;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已达450万,并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跨境商务人才缺乏成为各地跨境电商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跨境进口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售卖假货的电商逐渐增加,有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报告》提出,针对制约中国跨境电商进口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较为落后的信息通讯技术水平,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固定宽带接入网、移动宽带接入网等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投放力度,扩大网络覆盖率,积极推进移动通讯网、互联网、物联网三者之间的融合,为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跨境进口的物流模式主要包括保税进口和海外直邮,要想确保跨境进口电商供应链的有效运转,我国还必须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物流仓储设施、物流线路设施、物流节点设施、物流园区设施和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借鉴其他行业的做法,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可以成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出台行业规范,强化平台责任,通过成立打假小组、采取监管措施、进行审核资质等手段,对平台内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限制;支持相关教育机构增设跨境电商专业,促进产教融合,为跨境电商发展强化人才支撑。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
新中国成立70年  中国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2019年11月12日,《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2019中国进口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发布会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发布了《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已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

《报告》指出,在1950-1978年期间,中国进口发展相对缓慢。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我国进口贸易规模十分有限,1950年中国进口总额只有5.83亿美元。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贸易往来,大力拓展与广大亚非国家的经贸活动,在新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1978年中国进口总额突破了100亿美元,达到了108.93亿美元,是1950年的18.68倍。但是,中国和其他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1978年,美国、德国、英国三个发达国家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3.70%、8.96%和5.58%,分别约为中国当期水平的17倍、11倍和7倍;日本和俄罗斯的进口份额已经达到了5.88%和3.72%,远高于中国的0.82%;中国甚至不及拉美发展中国家巴西(1.11%)和委内瑞拉(0.86%)。

《报告》指出,在1979-2018年期间,中国进口规模明显增长,逐步跻身于世界进口贸易大国之列。在1979-2001年期间,中国进口总额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到2001年中国进口总额仅为2435.53亿美元。中国进口贸易的跨越式增长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自从2002年开始,中国进口总额开始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自从2011年开始,中国进口占世界进口的份额一直维持在10%左右。2018年,中国进口总额大约是2001年的9倍,大约是1979年的136倍,大约是1950年的3663倍。

1983年,中国跻身世界前二十大进口国,并于1999年跻身世界前十大进口国,迅速由2002年的第六位提升至2003年的第三位,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全球第三大进口国,也是第一大发展中国家进口国。2009年,中国进口额超过德国,首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其后多年间,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

中国进口来源地的数量持续增加,几乎涵盖全球所有国家。1979年中国进口贸易伙伴主要涉及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约有一半进口来源于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即日本、美国和德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进口来源地的范围不断拓展,到2018年,中国进口来源地已涵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从韩国、日本、美国三大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份额也下降为29.8%。

《报告》指出,目前,进口博览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这次开放的重点是国内产品市场,以进口博览会为平台的产品市场开放,是中国的主动开放,也是中国掌握主动权的开放,更是高质量的开放。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盲目的扩大进口,而是有明确的进口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缩小贸易顺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内在需求,这就对主动扩大进口的内容有了“高质量”的要求。对于中国来说,高质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属于卖方市场,部分发达国家还制定了针对中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在世界经济整体上行时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时期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
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快速增长  进口安全问题凸显


2019年11月12日,《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2019中国进口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发布会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发布了《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 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快速增长,但是,进口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报告》指出,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规模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高技术产品整体进口规模从2001年的736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6219亿美元,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率为13.38%。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一直以中间品和资本品为主,两者之和占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规模的95%以上,高技术消费品进口所占份额不足5%。中国台湾和韩国是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进口来源地。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份额为33.73%,占世界高技术产品进口份额的16.15%;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规模最大的大类行业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进口总额为3932亿美元,占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63.23%,占中国总进口的21.32%。201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累计总额为6714.81亿美元。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遏制中国科技进步,以“保护国家安全”为名义对华高技术产品施以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了中国从欧美等国家扩大进口;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关税水平不仅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大大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进口成本,降低了企业进口的动力;中国的高端设备与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于进口,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正日益凸显,一旦遭遇外国“断供”或制裁,中国众多高科技产业领域将面临重大创伤;中国企业过度依赖于高技术产品进口,从而使企业丧失自主研发创新的动力,放弃自主创新,从而加剧中国陷入低端锁定的风险。

针对高技术产品进口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中国要积极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建立起进行磋商谈判的机制,敦促美国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并借助美国受损企业的力量,游说美国政府取消或放宽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尽快降低高科技外资企业投资的相关限制,大力吸引高科技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以投资促进进口、以投资替代进口,针对某些国内经济发展急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技术产品,可以制定特殊的政策,重点引进某个特定企业,从而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出口管制;根据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高技术产品进口关税进行结构性调整,战略性地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我国企业对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
积极扩大进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效果显著


2019年11月12日,《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2019中国进口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发布会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发布了《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 中国积极扩大进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效果十分显著。

《报告》指出,中国科技生活商品进口总额由2001年41.5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278亿美元,2017年约为2001年的6.7倍。科技生活商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和生活电器产品两类,中国科技生活商品进口总额中约有90%以上为消费电子商品,中国科技生活商品进口增长主要是由消费电子产品的增长推动的。中国主要从发达国家进口生活电器产品,主要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消费电子产品。

《报告》指出,中国品质生活消费品进口总额由2001年的26.5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300.8亿美元,2017年大约为2001年的11.35倍。中国品质生活消费品进口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在2001-2017年期间,中国品质生活消费品自发达国家进口占比由50.4%增长为68.3%,增长了近18个百分点。中国品质生活消费品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服装服饰及配件和美妆日化。2017年,服装服饰及配件类产品是品质生活消费品中第一大进口商品,占中国品质生活消费品进口总额的比例高达20.8%;美妆日化类消费品次之,占比为20.1%;母婴用品、家具及家居用品的进口占比也在10%以上。

《报告》指出,在2001-2017年期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规模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01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规模为42.1亿美元,到2017年增长至755.3亿美元,2017年是2001年进口规模的18倍左右,年均增长率为18.51%。中国从G7国家进口汽车产品占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总额的比值从2001年的70.1%增长到2017年的81.9%。德国和日本一直是中国汽车进口的主要来源国,美国占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总额的份额大幅度提高,从2001年5.7%增加到2017年的18.5%。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设计、亲自推动的。与以往的要素市场开放不同,以产品市场开放为主的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的主动开放,更是高质量的开放,汽车、高端装备、科技生活品、品质生活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品、食品及农产品是进口博览会的主要展品,也是中国开放的重点产品市场,毫无疑问,通过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必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摄影: 潘迪(光明日报记者)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
主动扩大进口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2019年11月12日,《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2019中国进口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发布会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发布了《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 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规模显著增加,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规模整体日益提高。2013年中国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总额为6779.74亿美元,占中国当年进口总额的比重约为34.77%,2018年,中国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总额增长至8618.67亿美元,是2013年的1.27倍,占中国当年进口总额的比重约为40.36%,较2013年增长了大约6个百分点。

《报告》发现,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各类产品的进口规模显著增加。具体来看:(1)汽车进口。2001年,中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汽车产品规模仅为1.3亿美元,占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总额的3.0%,2017年,中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汽车产品规模为53.3亿美元,占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总额的7.1%。(2)科技生活产品进口。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科技生活产品规模从2001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40.9亿美元,占中国科技生活商品进口总额的比例高达50.7%,其中,越南和泰国分别为中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科技生活产品的第一、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越南和泰国占中国科技生活产品进口的比例分别为36.6%、7.9%。(3)品质生活消费品进口。中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品质生活消费品的规模从2001年的2.9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77.6亿美元,2017年是2001年的26.76倍,中国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品质生活消费品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增幅显著,由2001年的10.8%增长至2017年的25.8%,增加了15个百分点。(4)农产品进口。2018年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进口额达381.45亿美元,2018年是2001年的14倍,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是25%左右。

《报告》提出,为了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我国要充分发挥进口博览会的作用,主动扩大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口。具体来看,围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出口比较优势,着力挖掘新的进口贸易增长点;加快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施联通”,通过降低进口贸易成本推动进口贸易规模稳步增长,提升“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的地位;提高对相关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鼓励企业扩大对相关国家的投资规模,进而带动进口贸易发展;积极与更多国家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着力改变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于中国周边地区的现状;在积极与具备技术优势国家加强合作的基础上,引导企业扩大自相关国家进口高技术类产品,从而优化进口产品结构;构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政治风险预警机制,为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降低进口风险。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
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管制抑制了中国进口需求
扩大对中国出口是发达国家的理性选择


2019年11月12日,《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发布会暨“2019中国进口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光明智库和光明网联合主办。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发布会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发布了《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从发达国家的进口总额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发达国家是我国汽车、高端装备、品质生活消费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但是,发达国家对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大大抑制了发达国家在中国进口中地位的提升,扩大对中国出口是发达国家的理性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3 天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S证实
4 天前
美味书单  ·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公众号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