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景读书
风景读书沙龙以旅游为出发点,由作者亲自为您读书,带您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内容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设计、旅游投融资、旅游运营、实操案例等。我们要做的是专业课的阅读,有声,有色,有味,有趣。
51好读  ›  专栏  ›  风景读书

今人不识古人言:我们的语言是如何演进的?

风景读书  · 公众号  ·  · 2018-03-26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风景读书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 关注微信号, 每天七点,陪你读书!


▼



《中国景观史》共读13天

今日共读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掌握了某一种或数种语言,就掌握了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语言作为总的文化的一部分,即作为社会环境的一种要素而代代相传。从宏观区域角度观察,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法、修辞等方面具有的特征,构成了语言景观。 今天我们邀请大地风景文旅集团 总裁姚瑛为大家分享语言景观在演进过程中的因素的影响。

姚瑛

大地风景文旅集团 总裁

大地风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合伙人

中国饭店协会客栈民宿委员会 副理事长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掌握了某一种或数种语言,就掌握了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语言作为总的文化的一部分,即作为社会环境的一种要素而代代相传。从宏观区域角度观察,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法、修辞等方面具有的特征,构成了语言景观。


文化可从不同的特征区分其范畴,而民族语言中的范畴最能反映该民族所认识的自然事物。例如,南方水稻农业区的农民的语言中有许多水生杂草的名称,而他们对北方旱作农业中的耕作经验则所知甚少。从文学作品的风格、艺术作品的格调等方面,同样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景观差异。


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语言景观的演化服从文化景观的一般机制,但同时语言景观的演变又有其特殊规律。历史上语言景观的演变,大都是外部因素的区域性影响。因此,我们主要从语言景观的外部环境分析其演变的机制。


语言的演变是建立在方言演进的基础上的。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包括与共同语相同点在内的、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整个系统。方言的形成经历过长期的演变,与标准共同语比较,它保留了更多的古代语言的特征,从中可以发现一种语言的历史规律,因此人们常把某些方言称为“语言化石”。


中国古代对方言的研究,首推西汉末年扬雄(前53-18年)的著作《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这部著作记录了周秦到西汉末年民间词语一万一千九百多字,对每个词的出现地区使用区域大小都有详细记载。如该书卷三载:“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茉,或谓之壮;自关而东谓之梗,或谓之刿;自关而西谓之刺;江、淮之间谓之棘。”该书作者还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疆域、自然地理区域或习惯地理区域等名称,来划分方言的地域界线。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也记载了中国方言的空间现象。元末周德清根据十四世纪北方口音写成的《北方音韵》,是扬雄之后的另一方言研究成果。


随着环境的变化,语言景观也跟着起变化,但后者的变化有一个滞后期。语言的演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距离、自然条件异族的接触、人口迁移、城市化等。


距离


原先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们,由于距离的隔阂,彼此的交往受到限制,长期以往,就有可能使语言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是产生方言演化的最基本、最自然的过程。


距离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技术时代,同样大小的物理距离对人类交往的意义是不同的。甲地到乙地的物理距离从未改变,但步行、帆船、骑马、汽车、火车、飞机等不同交通方式下的旅行时间是大不相同的。例如从北京到广州,原始的步行方式约需二百天(四千八百小时),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人们以骑马来传递情报,约需五十六天(一千三百四十四小时)。二十世纪中叶,特快列车运行只需要三十二小时;现代的空中客车飞行时间更只需三个小时。


在现代之前的乡村社会里,方言的空间分异因交通不便、交流机会较少、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等原因而表现得异常明显。河网湖汊和高山密林等自然障碍都有可能造成语言景观的众多分异近代化后,产业的发达、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化的集聚和扩散作用,都促使景观差异发生新的改变。由于这些条件的改变,上述的语言空间分异,似乎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加人了人口的移动和交流,各种视听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各语言景观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加上政府部门推行通用语言的努力,方言向共同语靠拢的趋势不断增加。


但在另一方面,各地不同的环境,也在不断施加它们对各地方言或语言的影响;不均衡的经济文化发展加剧了环境和语言本身的变异;人口的频繁迁移和流动使得每一地区的语言景观都处于外来干扰之中,从而变得更加复杂。这些条件扩大了语言的空间和社会分异。


自然条件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其间的方言也产生明显不同。地理 因素如河流、山脉、森林、沼泽等,往往妨碍人们的来往,导致方言差异的形成。例如浙江东部山地区域,交通不便,方言差别就比较大;而北部是平原地区,方言差别就比较小。


河流往往是阻隔交往的自然因子,如长江下游基本上隔开了吴方言和江淮方言的分布区域。但有时河流又提供交通通道,对方言地域的扩大也起到帮助作用,例如广东韩江下游是属于闽南方言的潮汕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分界,而珠江水系的西江却又把粤方言带到了粤西一带,从而跨入了广西。


自然条件对方言的影响,古籍中颇多记载。如陆法言在《切韵自序中说:“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这里提到了各地声母的差别、韵母的混同和声调的互异。隋初《颜氏家训·音辞》说:“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举而切,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水深厚,其音沉浊而铑钝,得其质值,其辞多古语”。唐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也说:“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或失在浮浅,或滞于沉浊”。古人的这些描写,表明他们对汉语方言的区域分异,已有一定认识。


其他因素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语言发生接触,各自吸收某些对自己有用的语言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形成语言中方言差异的因素。例如汉语西北方言(甘肃、宁夏、新疆一带)声调数目都比其他方方言减少,如乌鲁木齐汉语方言只有阴平、阳平、去声三个声调肃天水和宁夏银川只有平声、上声、去声三个声调,这种情况与西北地区说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民族对汉语的影响有关。


方言在现代城市内的变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方言在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异。社会分异按个体的社会地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甚至籍贯表现出不同行为特征。


在所有引起方言变化的因素中,没有比人口的移动对方言的影大的了。人口迁移使人类生活的共同体被空间分割,最终导致语言的分化。


人口迁移


在古代,语言尤其是语音的扩散主要通过人口的直接接触而传播。如果没有人口的迁移,语言的扩散是不可想象的。人口位移现象引起了语言景观的移植,并建立谱系或形成圈层连贯体。从这角度讲,人口迁移是语言景观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机制。


中国历代汉族人口迁移的基本流向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格局和语言景观具有深刻影响。少数民族语言景观的空间格局,同样受历史上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影响。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进入中原地区后,很快被汉语言同化;而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的汉族人口和退入西南山区的少数民族本身,却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这特点对现代中国语言景观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语言的整合


语言景观的整合方式,可分为主动整合和被动整合两种。主动整合是指人口对某种特征的语言的自动学习过程。例如中心城市语言在周围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具有权威作用,城市周围地区的人们会主动学习、靠拢中心城市的语言。我国城市具有建城的长期性,自从秦汉时期全国以行政中心为主体的初级城市体系形成后,两千多年来,虽然有所变化,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的基本格局变动不大。因此这种中心城市的语言辐射效应更为显著和重要,尤其是以府治为中心城市的语言扩散机制更为重要。


强化机制是语言景观演变中的一种压力作用。从政治手段上进行强化改变的例子,以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所采取的“断北语”的史实最为典型。当时有为数不多的汉族人学北方族语言,而鲜卑人与汉族平民相处日久,于不知不觉之中学会了汉语。《隋书·经籍志》云:“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


为了利于改革和推行汉化政策,孝文帝认识到,鲜卑族文化远不如汉族之高,一切典章制度都有从汉族学习的必要,采用汉语更为便利。因此他早就想禁止鲜卑及其他各族语言,以汉语为唯一通用语言。太和十九年(495年)“六月巳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纪》),通过强制手段实现了语言的整合。


风景读书,陪伴你的风景旅途!



Tips: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啦!

从3月5日开始,我们将共读的是《中国景观史》,请各位书友记得每天阅读我们的推送哦!


读书打卡:新年,新规则

不知道如何共读的书友们注意啦,关于如何打卡:


1、将每日风景读书推送的文章不设分组转发到朋友圈,截图发给风小景或风景读书会员群均可,可以每天一发,也可以月末集中来发。 打卡时间仅限每日早7点-晚24点


2、打卡签到本着自愿的原则,小景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学习呦~


3、针对当日忘记打卡的同学要记得“补打卡”哦(补打卡:将遗漏打卡的所有天数的文章在朋友圈转发,并截图给风小景,当月补打卡次数 最多1次 ),不然风小景也会督促大家打卡的哦!


关于完成阅读任务的奖励:


1、坚持每日阅读并 不设分组转发朋友圈,连续打卡签到累计一个月 的同学将会 获得2018年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100元的优惠券 。详情请咨询风小景。大地风景研究生班报名链接:http://mp.weixin.qq.com/s/ca3E6crZhosUSEs9h5F75g


2、欢迎大家在 共读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读后 感,获得留言点赞最多者, 我们也将选出 3名优秀评论者 赠送 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200元优惠券。



“风景读书”将与您共读

《中国景观史》

如果您想跟我们一起读旅游行业的经典书籍

立即报名



更多信息,请咨询风小景


识别下方二维码


我是风小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