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的微信公众号。既是本刊的信息发布平台,更是沟通学界、服务同行的信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艺恩数据  ·  春节档观众满意度亮眼 ... ·  6 天前  
数据派THU  ·  Transfusion: ...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双重假设检验:KPSS与AD ... ·  3 天前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使用DeepSeek必备的10个技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史研究

【新刊速递】晚清民国华北乡村田宅交易中的官中现象

中国经济史研究  · 公众号  ·  · 2018-03-09 09:47

正文

王正华(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据笔者目力所及,官中的设置,最早出现于康熙年间。由于契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地位的上升,至迟在道光年间,官中的身影便频繁出现在华北乡村的田宅交易当中。清末以来,政府不断对官中这一身份群体进行规范性管理。本文从清至民国官中制度的延续性出发,利用清华馆藏契约文书以及华北已刊契约、碑刻,结合官方文献档案材料,在对晚清民国华北地区乡村田宅交易中的官中现象进行脉络性梳理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官中的来源、设置单位、职能、中用、身份、利弊等问题,并试图就历次变革的发生给出合理的解释。晚清以至民国,官中经历了一个不断“经制化”的过程,其由半官方非正式行政人员转变为国家正式公务人员,其中牵涉到国家政权力量与民间社会力量的博弈。无论怎样,官中群体都始终不忘利用官方与民间中间人角色的便利,为己谋 利。透过官中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早从19世纪开始,伴随着国家力量的渗透、乡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以及制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国家对于基层社会控制逐渐增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嫌侵权,请与我刊联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