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升职,先拜码头
如果你想升职,正确的路径是:私下找到对升职有决策权的那个关键人物,向TA表达意愿。
此处请拿小本本记笔记,表达上升意愿的句式是:
“李主任,这次评职称的事情我想争取一下,我在这方面不太有经验,可能需要您的指点,
您看我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
?
”
这个句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请教自己应该准备什么;而实质上的潜台词是:
“李主任,我来跟您拜码头了,我有向上爬的野心和干劲儿,而且我认可您的权力,希望您帮助我往上爬,我将来会效忠于您的。
”
那么,从决策者视角来看,假如他手下有3个人递交了评职称材料,而只有1个人找他拜了码头,假设在3个人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决策者99%会倾向于“主捧”这个拜了码头的人。
不用送礼请客吃饭,领导也不缺你那两条烟两瓶酒,领导真正需要的,是
“认可自己权力的人”
。你的拜码头的动作,已经充分说明了你懂得职场上的权力规则,只要你的工作能力还过得去,领导一般都会比较照顾你,和用心栽培你的。
2 有领属意识,不要被动越权
“领属意识”是职场第一法则,可以写进职场宪法第一条的那种。由于这个知识点太重要了,我虽然之前在文章和微课中已经屡次给大家讲过,但今天还是要把它单拿出来再复习一遍。
什么叫“领属意识”?——
你是谁的人,你对谁负责,你只对你的直属领导负责。
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使唤你!如果有人越过你的直属领导使唤你,那它就是在越权,你千万别答应!
举个例子,比如,你的直属领导是A,而现在有一个隔壁部门的领导B,突然冒出来给你委派任务,说:“巴赫啊,你文笔挺好的,这次学校校庆的海报文案你来负责写一下吧。”
如果是你的话,你敢答应吗?
很多职场新人,就是掉在这个坑里了:一看B也是个领导,觉得B也是个大佬,不敢得罪,于是就把这活儿接了。——如果你真这么做了,那你就把A得罪的透透的了。
因为,从A的视角来看,TA会觉得:
“B是你什么人?
他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那你把我放在什么位置?
你眼里还有我吗?你还忠诚于我的权力吗?你个华山派的令狐冲干嘛去帮嵩山派的左冷禅干活儿?你想对左冷禅表忠心吗?
”
而现实中,大部分处在A位置的领导,是不会把这种心理活动告诉你的,TA只会冷眼旁观你替B跑腿帮忙的样子,在心里暗暗骂一句“不上道!”然后,默默地收回对你的栽培机会。有些更阴暗的领导,还会故意给你穿小鞋,排挤你冷落你,让你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那么当有人越权委派你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此处请拿小本本记笔记,拒绝越权委派的句式是:
“B主任,您需要先请示一下我们A主任,我听命于A主任的意见。
”
这样一来,B就会去求A,对他说:“A主任啊,我们这里有个文案需要写,你们部门的巴赫文笔不错,能不能让她来写啊?”A就会说:“没问题,让巴赫给你们写吧,我给她说一下。”
然后,A会来给你发布指令:“巴赫啊,你去帮B主任他们写个文案吧”,这时候你再领命去做。这样一来,
这个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就不再是“
B越权委派你”了,而是“A派你去帮助B”了。
这样之后你再帮B干活儿,干出的成果,就都会在A心里落好。
在职场上,一定要严守领属规则,当你处于大哥手下的时候,就当一个忠诚的好小弟,保护好你大哥的领属权,让那些不尊重你大哥的人学会放尊重点。
3 得到授权仪式的老员工,有资格使唤你
我们前面讲到,任何“非直属领导”的人,都没有权力使唤你,否则就是越权。比如,你们部门有一个资格比较老的员工王姐,如果她突然冒出来对你委派任务,那就是在越你直属领导的权,你可以用“您需要请示一下A主任……”来防御她。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
如果王姐得到了A的授权,A专门让这个王姐来“带你”,那么王姐就有资格使唤你,你就不能拒绝她了。
比如,当你刚进入一个部门,业务不熟练的时候,领导可能会对你说这样的话:
“巴赫呀,你刚来,业务上有什么问题,今后多请教请教王姐啊。
王姐啊,巴赫是咱们的新兵,你今后多带带她。
”
上面这种句式,就是典型的
“授权仪式”
的句式,把它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巴赫啊,我现在授权王姐成为你的【直属小领导】,你今后就给王姐干活儿,你给她干就等于给我干,你给她干的活儿,都会在我心里落好的。
”
就这意思。
遇到这种情况,那你就踏踏实实给王姐干活儿吧。
4 授权仪式进行时,老员工必须在场
大家在判断老员工有没有资格使唤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授权仪式”的颁布,必须要有老员工在场才有效,否则就无效了。
比如,你的领导A仅仅私下跟你一个人说了“巴赫啊,你今后有不懂的多请教请教王姐。”而却没有跟王姐交代这件事,那么,等你傻乎乎地真的去请教王姐的时候,王姐可能会非常烦你,如果王姐人品不好,可能还会各种奚落你,打压你,排挤你。
那么,如何保障领导的授权仪式能稳稳地传达到王姐耳朵里呢?
首先,当领导私下对你说“今后你就多请教王姐”的时候,你可以对领导说这么一句话:
“好的A主任,那拜托您跟王姐也交代一下吧。
”
提醒领导别忘了给王姐颁布授权仪式。
其次,等你真的去请教王姐的时候,开头第一句话,先问:
“王姐,关于文案的事情,A主任跟您说了吧?
他说这方面您比较在行,让我多多向您请教。
我现在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您的帮助……”然后再开口问你的问题。这样也等于再次加个保险杠,确认王姐收到了领导的授权仪式。
5
请教时,
先写草案,后请教,比较不容易惹人反感
大家可能记得,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讲过,当领导给你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先跟领导核对清楚细节,再去执行,而不要想当然的执行。
比如,A领导给你委派任务说:“巴赫啊,这次接待专家团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如果你仅仅回答“好的”,那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跟领导核对所有你能想到的细节,比如:
(1)专家团有几个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需不需要订酒店?酒店订哪一家,费用标准如何?
(2)他们会来几天?需不需要接机送机?如果需要接机,航班号是多少,在哪个航站楼落地?
(3)领导是否有安排欢迎午宴?如果有的话,是否需要提前订饭店,提前订餐?
……
你需要收集到这些信息后,再胸有成竹地展开工作,才不至于掉坑,而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说一声“好的”之后,就坐等领导给你布置下一个任务,那样你肯定会走一步掉一个坑的。
我在那篇文章里讲了这个方法之后,有很多读者朋友提出说:
“如果我向领导核对这些细节时,把领导问烦了怎么办?如果领导说,你怎么什么都问我,你自己不会想吗?怎么办?
”
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统一郑重回答一下:
要想不把领导问烦,方法是——
先写草案,后请教。
把你能想到的,接下来需要核对的细节,一条一条写在Word文档上,
写成一份正式的文字策划案
,拿着这份策划案去找领导请教,比较不容易引起领导的反感。
当你在写策划案的时候,
不仅要罗列问题,更要试着写出你所能想到的解决方案,列出多个选项给领导参考。
比如,当你写“是否需要订酒店?”这一条的时候,就可以试着搜一下你们学校附近不同价位的酒店,列出3~5个选项放在你的策划案里面,给领导提供一个参考素材。
当你写好这样一分策划案去找领导的时候,从领导的视角来看,TA的感受是:“哇,这个年轻人真的用心去思考了,而且考虑的很周到缜密,很负责任,不错不错,可造之材,今后我要重点培养TA,多给TA资源和机会。”
6 和直属领导的热情度保持一致,领导不热衷的事儿,你别往上冲
假如你的直属领导A主任,向部门的大家委派任务说:“今年的校庆活动,需要每个部门出节目,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假如你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文艺骨干,这个时候,你应该积极露脸吗?
答案是:
看你直属领导的A的态度。
A主任积极,你就积极;
A主任敷衍,你就敷衍。
假如你的A主任表现的很积极,很有进取心想在这次校庆中大放异彩,花很多时间和注意力去组织大家商讨排练表演的事儿,
那就说明校庆这个项目,是有利于A、及A派系利益的。
那你就要跟着A一起积极起来,热情参与排练,别偷懒请假,就要大胆亮出来你的歌唱舞蹈天赋,承担主要演员的职能,让A看到你为这个项目的付出意愿。
假如你的A主任表现的很消极,嘴上虽然说着“大家多多排练啊”,但自己根本就不参与排练,也不怎么管这个事儿,
那就说明校庆这个项目,是不利于A,及A派系利益的,甚至很可能是有利于A的对家B派系的利益的。
这时候你就千万别出头,哪怕你其实很会唱歌,很会跳舞,你也要哼哼唧唧地推说自己很多年不唱了,唱不好啦,把这个宝贵机会让给更年轻有为的同事。
如果大家推来推去,都没人愿意上,A最后直接指派你上,那你也可以上,
但拿出一个中等水平的节目就好了,不要太出风头,否则就会得罪A。
7谁是主办方,谁主出风头,不要抢主办方的风头
在职场上,任何一个项目,一个会议,甚至一个饭局,背后都会有一个“主办方,也就是那个“攒局的人”。而同事打死不会告诉你的职场规则是:
谁是主办方,谁主出风头。
跟主办方抢风头的人,会死的很惨。
比如,当你跟着领导参加一场饭局时,你要先判断,这场饭局谁是主办方(攒局者)?
假如,你的领导是这场饭局的主办方,那么你就要和你的领导一起,拿出一个主人的态度来,负起主人的责任。
哪些行为是主办方的责任呢?
——比如:
决定饭局的时间地点,决定要请谁,不要请谁,接送宾客,主控点菜,在饭局上主动发起话题,带领话题,照顾每个人的情绪,为每个人付出注意力,关心他们的近况,关心他们吃的满不满意等等。
假如,你的领导不是这场饭局的主办方,主办方另有其人,你的领导只是一个受邀者,而你的角色是一个受邀者的随行人员,那么,你就千万要收敛锋芒,不要在饭局上抢主办方的风头。
哪些事情属于抢主办方风头呢?
——比如:
在群里讨论订哪家饭店的时候,否决主办方的意见,自己提出某家菜好吃咱们去吃那家吧;
要求主办方的时间地点迁就自己,带节奏说咱别定周六定周日吧;
在饭局上大谈特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炫耀自己的经历等等。
这些行为就属于抢了主办方的职能和权力,是非常招人反感的行为。
大家还记得上一个校庆的例子吗?在校庆例子中,假如你的领导A对待校庆的态度很冷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很大的可能是,这个校庆的“主办方”不是你们A主任,而有可能是另一位领导B主任
,而且,从你A主任的冷淡态度也能推断出,他大概率跟这个B主任关系不太好。
那么,如果你傻乎乎地掉坑了,拿了一个高水平的节目去校庆出了个大风头,你就等于是给B派系增光添彩了,结局是你会双双得罪A和B两派。
A会心想:“你个生瓜蛋怎么又不尊重我的领属权?你个华山派的令狐冲去人家嵩山派的左冷禅的场子上出什么风头?你想对左冷禅表忠心吗?”
B会心想:“你是A派来的搅我局的吗?好你个华山派岳不群,你看不得我左冷禅办校庆,让你的徒弟令狐冲来压我徒弟的风头,行,回头等着我打压你徒弟吧!”
最后AB都会冷落你,不待见你。
所以,时刻和你的直属领导A保持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A对一件事不太热衷,那就千万别往上冲。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有没有可能出现“B是校庆主办方,但A领导又很积极”的情况呢?——有可能。
这种情况就属于,A领导和B领导关系很好,A自愿援助B部门
,那么你们A部门就自动成为了B的“协办方”了,
这时候你要积极付出,积极参与,但是要控制出风头的程度,风头不要盖过B的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