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科技
一手掌握,科技“鲜”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业家  ·  小赛道,才有大机会 ·  13 小时前  
天津日报  ·  一教授助力茅台增产三到五成?最新回应→ ·  2 天前  
创乎  ·  创业成本:时间与知识的核心作用 ·  2 天前  
南宁晚报  ·  多名主播被抓! ·  3 天前  
南宁晚报  ·  多名主播被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科技

七年磨一剑,巴赫点赞阿里巴巴硬核科技推动奥运突破

新浪科技  · 公众号  ·  · 2024-07-29 08:56

正文

本届奥运会最忙的人是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肯定是这个头衔最有力竞争者之一。不过,如此繁忙的他在亮相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之后,身影紧接着出现在了另外一个地方——阿里廊(Alibaba Wonder Avenue)。


为何巴赫此时“闪现”“阿里廊”?巴赫在发言中说,“阿里巴巴为奥运会的赛事组织和电视转播作出了宝贵贡献,并通过尖端技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云技术领域,也为体育的未来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赠送奥运火炬

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评价意义非同寻常。巴赫的评价是对过去7年阿里巴巴推动奥运会两次重要技术突破的肯定。


据了解,在本届奥运会,云上转播将正式超越卫星转播,成为奥运赛事走向全球数十亿观众的主要转播方式。巴黎奥运会预计11000小时的赛事直播画面,将通过阿里云向全球分发。这将是1964年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以来,又一次重大技术进步。


这个夏天的巴黎,阿里巴巴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事实上,最高光处在游客和观众看不见的幕后,这家中国科技企业已经携手国际奥委会7年之久,一幅阿里的云计算技术助力奥运数字化转型的大图从2017年开始便已徐徐展开。


01 老顶流遇到新问题

这是巴黎第三次举办奥运会,此前两次分别是1900年和1924年。奥运时隔100年重回巴黎,是一种法式浪漫,也标志着一个新轮回的开启。久别重逢,巴黎和奥运都已沧海桑田。


1924年巴黎奥运会共有3092名运动员参赛,其中男运动员2956名,女运动员136名。男女比例接近22:1,这是今天的人很难想象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观赛只能到现场,据记载,观众总人数约60万。同时代的世博会单届参观人数在千万量级,相比之下,奥运会只有它的零头。可见,奥运会并非天生顶流。


奥运会蹿升到塔尖,要等到“电视+卫星”时代。1936年柏林奥运会,第一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但信号仅限于本地,25块屏幕架设在柏林各处,供市民聚集观赛。1964年东京奥运会,第一次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赛事,标志着奥运真正进入电视时代。


奥运会吃下了整个电视时代的红利。2000年悉尼奥运会,全球约有36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奥运赛事。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个数字分别是39亿和40亿。当时的全球人口约为67亿,奥运会能够触达其中的六成,妥妥的超级IP,只有世界杯足球赛跟它在同一量级。


超级IP也并非高枕无忧。2008年北京奥运会抵达电视时代的顶峰,此后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电视观众人数回落到36亿。疫情期间举办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官方未公布全球电视观众人数,但据《雅虎日本》报道,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转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只吸引了1670万名观众,创下过去33年的最低纪录。


观众并未消失,他们只是离开了电视机前。东京奥运会官方公布了另一组数据:通过有线电视和数字平台观看转播的独立观众总数超过30.5亿。合作数字平台产生了280亿次视频总观看量,较2016年里约奥运会增长139%。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价东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在数字平台上收视率最高的奥运会”,是“第一届流媒体奥运会”。


数字化是奥运会直面当前问题的解法,也承载着它迎来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希望。“线下轻做,线上重做”,这是可能的趋势。之所以线下要轻做,是因为办会成本高昂,正在劝退有意申办的城市。公开数据显示,自新世纪以来,仅有2000年悉尼奥运会盈利3.6亿美元、北京奥运会盈利1.44亿美元,其余均亏损。其中,雅典奥运会亏损80亿美元,这个奥运发源地本就负债累累,这是难以承受之重。之所以线上要重做,是因为相比于线下的参与人数和经济收入,奥运会影响力的主体部分在线上。


以最近一次正常举办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为例,办会期间,巴西共接待660万外国游客,相比于2010-2015年同期的平均数,大约增加了120万人。这一数字虽然巨大,但也不到在线观赛人数的1/300。极端情况下,就像疫情期间的东京奥运会,即便线下空场,线上也能办——虽然赛场氛围差了点。


数字时代,所有人随时随地都在线上,奥运会的创新机会也在线上。

夜幕下的“阿里廊”——阿里巴巴作为奥运顶级赞助商,在奥运期间的香榭丽舍大道上设置了未来购物体验装置


02奥运的自我变革和加减法

国际奥委会比旁观者更早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2014年12月,国际奥委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提出降低申办成本、降低运营成本、可持续发展等40项奥运会改革内容。2017年,国际奥委会与阿里巴巴签订12年的长约,邀请阿里巴巴以顶级赞助商的身份,助力奥运会迈向“云”时代。


2021年3月,又通过《奥林匹克2020+5议程》,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基础上,新增了与观众数字化互动、鼓励虚拟运动发展等15条改革建议。


2023年,新一代AI技术浪潮席卷全球,国际奥委会迅即作出反应,2024年4月发布《奥林匹克AI议程》,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对奥运会的四方面潜在影响:改变运动员训练方式,优化运动员表现,提升裁判方式的公正精准,为全球奥运迷定制个人观看体验。

由阿里云提供的AI增强直播特效技术支持

在《2020议程》中,国际奥委会展现了低调、务实的姿态。以前确定奥运举办地,需要申办城市主动对齐一系列硬标准,不达标准就自行调整、补足。今后,标准变得有柔性,潜在主办方可以提出最适合自身社会经济环境实际情况的方案。


《议程》特别注重“奥运遗产和可持续性”。此次奥运时隔百年重回巴黎,并未大兴土木、大拆大建,95%的比赛场地基于现有场馆和临时场馆做延伸,一批100年前的奥运场馆重焕新生,重新发挥价值。


例如,举办1924年奥运会时,巴黎在西北郊建造奥运村,附近的马努瓦尔体育场是当时的主场馆,承办了开闭幕式和田径、足球等重要赛事。今年,这座体育场在加装临时看台扩容后,将承办曲棍球赛事。


国际奥委会还加大了赛事改革力度。2020年东京奥运会新增了滑板、攀岩、冲浪这三个酷潮的极限运动项目。今年的巴黎奥运会,这三个项目得以保留,年轻人喜爱的霹雳舞也加入了奥运大家庭。中国出征巴黎的运动员中,年龄最小的是滑板选手郑好好,她未满12岁,刚刚小学毕业。


7月22日,距离奥运开幕只剩4天,国际奥委会第142次全会在巴黎召开,会上通过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提案:2025年将在沙特阿拉伯举办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世界在变化,人们正在经历一场数字革命。这项合作是一座里程碑,国际奥委会和电子竞技社区都需要学习很多,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事实上,国际奥委会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接触电竞,2023年在新加坡举办了奥林匹克电竞周。国际奥委会与沙特阿拉伯奥委会的合作期限为12年,双方将着手选定赛事举办城市和场馆,并确定比赛时间、项目和选手晋级程序等细节。


在申办门槛上做减法,在比赛项目上做加法,这一整套加减法的目的,是让奥运会主动适应新世界、新人类的逻辑。奥运会本质上是一个内容运营平台,我们可以拿它跟世界杯、英超、NBA等体育赛事作比较,还可以横向对比迪士尼、环球、奈飞等内容行业头部厂商。一个共通的规律是:文化IP只有让更多人触手可及,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永葆生命力。


03奥运上云,奠定下一个时代

坐在电视机前的奥运观众少了,拿着手机刷奥运的人多了,已经有人开始畅想头戴Vision Pro看奥运——这是奥运会面临的技术现实和趋势。从“电视+卫星时代”转向“云+AI”驱动的数字时代,这条路漫长且艰难,但国际奥委会不得不走。


国际奥委会与阿里巴巴2017年达成的合作拉开了“奥运上云”的序幕,双方都做足了长期主义的准备,合作覆盖6届奥运会,从2018年平昌冬奥会一直延续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4年后的2021年,东京迎来延期一年举办的奥运会。这是史上最特殊的“空场”奥运会,但“云上奥运”圆满完成全球转播,迈出了奥运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一步。2022年北京冬奥会,疫情的阴霾还未消散,但这届冬奥会实现了核心系统100%上云,首次以云技术替代传统IT。


幸亏国际奥委会的数字化步伐迈得坚定,否则三年疫情期间的两届奥运赛事能否顺利举办,可能都要打个问号。对于中国科技作出的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不吝溢美之词:“在奥运会的数字化转型中,阿里巴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阿里云的技术为奥运留下了一套全新的标准。”


阿里巴巴敢于接下这个重任,底气来自阿里云在全球30个地域开放的89个可用区、3200多个边缘节点,一整套全球实时传输网络为奥运全球云转播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更加底层的逻辑是,上云实现了奥运可看内容的倍增,并为AI技术的大展身手奠定了基础。

史上首次!云计算替代卫星成为奥运主要转播方式

阿里巴巴云转播技术专家张焱嘉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云+AI”技术对奥运的再造贯穿“采、传、编、播、存”全流程,涉及面很广,影响最直接的是信号传输环节。卫星传输简单直接,但通道资源有限;光缆传输虽然稳定,但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昂。相比之下,云传输灵活、经济,具备空前强大的“内容运力”。


本届巴黎奥运会,超过2/3的奥运直播信号将通过阿里云支撑的奥运转播云,从巴黎传输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将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奥运转播,转播总时长1.1万多个小时,平均到一年365天,每天超过30个小时。只有“上云”才能支撑起这个体量规模。

阿里云支撑!云计算首次超越卫星成为奥运转播主要方式

在传统转播模式下,需要由前方工作人员制作比赛内容,再传回国内。信号上云后,内容制作可以由后方人员在云上进行。这势必降低奥运会的综合办会成本,并让内容产能覆盖更多项目、更多选手。


“由于云强大的扩展性,未来除了中立的公共信号之外,可以增加更多个性化的单边信号,给观众提供更多观赛视角选择,比如更多聚焦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张焱嘉说,“对人口小国来说,这类个性化内容尤其重要。它们的选手可能比赛名次不高,在公共信号中露面的机会少。让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选手都被看到,让更多观众有参与感和代入感,这是奥运包容精神的实现,也是奥运会的发展潜力所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