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军事设施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3 天前  
Kevin在纽约  ·  你肯定没猜到的一个视频:我刷instagra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高人民法院

守拙归园田,她奔走在基层一线

最高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2-19 14:48

正文


辞去高薪工作返乡创业,投身于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带动当地千余农户村民增收致富。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积极推动当地落实基层治理,心系未成年人保护。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经理林家如——

守拙归园田,她奔走在基层一线


林家如正在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投身农业生产,带动群众增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当春耕备耕、秋收农忙之际,广东省吴川市的田间沃野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我生长在农村,热爱乡村,对土地有深厚的情结。”2011年,林家如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目睹了家乡吴川有大片的农田丢荒,为此心情沉重。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辞去在广州从事了十余年的媒体工作,毅然回到了她所挚爱的家乡热土,换下裙子、戴起草帽、拿起锄头,从一名“媒体人”转型成为一名“新农人”,并创立了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


为了尽快了解和熟悉农业知识技能,林家如常常向农户们请教学习,亲身参与播种、耕地、施肥、杀虫、收割等农业生产种植环节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经营等环节,并逐渐成长为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斫轮老手”。


创业之初,林家如面对着“开荒南野际”的挑战。起初,林家如承包的土地大多都是村民荒废丢弃许久、已不再适合种植作物的撂荒地。通过请教农业专家、修水渠通活水、改善土壤质量等,林家如终于将撂荒地成功改造成了适宜种植的良田。

如今,林家如改良的撂荒地已超2500亩。看着曾经被荒废的田地里种满了水稻和蔬菜,周围农户的收入都得以增加,林家如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和欣慰。


为了深化加工、拓展产业,并帮助农户解决烘干难、储粮难、卖粮难、加工贵等难题,2016年,林家如产生了打造“大米银行”的妙想,即投资建造低温稻谷仓库、常温稻谷仓库和稻谷烘干车间,并配备全自动大米加工生产线,让农户生产的稻谷粮食可以随时存放、直接交易、深加工或兑换其他品质的大米,通过完善产业链为农户和合作社消除后顾之忧,提高种植积极性,促进农业增产、农户增收。


在林家如的带领下,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不断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以及河粉、粽子、米酒、米饼等副产品的开发,逐渐成为了集优质粮食作物研发、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五位一体”的湛江农业龙头企业。


“要带领更多乡亲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林家如还引导带动吴川、遂溪、廉江等地1800多户农户种植优质稻米,促使农户平均每亩年收入从800元提高至1800元,切实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联动解纷,助力基层治理


“我是来自基层的代表,要了解基层,才能为基层说话。”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林家如便一直密切关注着社会基层治理相关问题。


2023年10月,林家如受最高人民法院的邀请,专题调研江西赣州法院加强“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等工作。


“那次调研活动启发了我,让我感触很深。返回吴川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好做法。”结合吴川市的实际情况,林家如构思出了一个将政法系统各单位工作要求与“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相结合的联合调处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并向吴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丹踪提建议。吴川市委政法委随即组织召开了政法系统联席会议,林家如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获得了一致认可。


2023年12月20日,在林家如的积极推动下,吴川市委政法委协调法院、政府、公安、司法局等28个部门,在吴川市人民法院及4个人民法庭共建立6个“联合调处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初期经费困难,林家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奔走,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最终募集到近40万元资金,为工作室购置了执法记录仪、电脑、打印机、办公台椅等办公设备。林家如也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规范化建设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例如建议邀请具有调处经验的退休老法官、老干部参与调处工作,建议调解人员各自发挥长处、优势互补共同开展调解工作等。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工作室共介入各类矛盾纠纷2234宗,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66宗,涉案金额超4041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高解纷质效,林家如推动组织调解员培训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调解专家为调解员进行授课,分享调解技巧、探讨案例分析。林家如自己也时常参与其中,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林家如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与技巧,真正用到了调解工作当中,2024年2月1日,林家如参与了一起由联合调处工作室承接的民间借贷纠纷调解工作。


“大家都是朋友,现在最重要的是面对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调解过程中,为了避免双方当事人友情彻底破裂,林家如采用了“背对背”的调解方式,与双方分别进行沟通,并以朋友情谊为切入点释法明理。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双方握手言和。


“小纠纷也有可能演变成大冲突,所以要把矛盾纠纷止于萌芽。”通过参与工作室建设和调解工作,林家如切身感受到了联动解纷工作机制的巨大潜力,并充分肯定了人民法院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社会基层治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024年9月,在受邀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甘肃法院活动时,林家如还建议,要通过加强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法官和调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做深做实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及定分止争工作,确保纠纷实质化解。


心系少年儿童,积极建言献策


林家如还始终心系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我对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院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等举措印象比较深刻,这可以促使未成年人自觉学法懂法、尊法守法。”林家如建议,法院要进一步拓展普法方式方法,采用未成年人当下感兴趣、易理解、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