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开放报名和选岗,截止到16日下午一点,总报名人数已经突破33万,广大考生正式进入紧锣密鼓的备考阶段。
而众所周知,国考行测的“数量关系“部分考题,一直以来是难中之难。
此前几天,Steam上非常应景地出现了一款《公考模拟器-数量关系》,预计10月23日发售,初始售价58元。游戏定位是针对“数量关系”一节提供“辅助学习”,某种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
游戏开发者也在B站和小红书发布了游戏的预热消息,引发一定讨论。不过最具普遍性的反馈,是一句疑问:“我为什么不直接用粉笔App刷题?”
接着,是针对58元价格的质疑。
但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价格本身,而是从Steam平台的玩家角度看,这款模拟器实在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首先游戏UI界面也显得很潦草,字体不统一,看起来很像老师赶工出来的PPT,不如刷题软件的界面简洁悦目。
《公考模拟器》界面介绍
刷题软件界面
其次,由于“数量关系”部分考题的难度和强抽象性特征,模拟器的游戏性也被稀释得聊胜于无。
据开发者说,《公考模拟器》中最具有游戏性的一部分,在于添加了一个“修仙界数量关系”的板块,把数量问题和修仙世界观嫁接起来,添加了一些“游戏趣味”,其实质也就是在既有机制表面做了简单的换皮。
深感幽默的网友们也针对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再者,从功能和定义上看,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各大公考培训机构的刷题软件本质上就是“模拟器”。而《公考模拟器-数量关系》这样的游戏,就变成了“模拟器的模拟器”。
由于在电脑上做数量和资料分析无法高效地打草稿,题目计算起来很费力。而在现实需求上,很多考生表示,由于难度过高,出于时间精力分配效率考虑,“数量关系”这一部分在考试的时候基本被划入了半放弃的类别。部分考生直接“全选C”,也能保底蒙对四分之一。
而真正打算认真做数量关系的考生,大概率也不需要这样的入门训练。
考公培训机构的“数量关系“系列课
其实仔细想来,“会做(玩)的不需要,需要的不会做(玩)”其实也是很多与学习和考证相关的模拟器游戏共同的硬伤。广义上的学习类或考证类模拟器其实并不少见。
比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尔·威曼(Carl Wieman)于2002年创立的一个免费在线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及数学交互性仿真程序平台PhET(Physics Education Technology),由科罗拉多大学团队运营,旨在通过自由互动仿真程序,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人们的科学和数学素养。
在国内则有从《超级数字华容道》《诗词酷玩》等低龄向教育益智类小游戏,到《驾考模拟器》《铁路调度模拟器》《程序员升职记》《桥梁构造者》等复杂一些的“成人向”类型模拟器。“寓教于乐”一直是游戏界和教育界长盛不衰的话题。
《公考模拟器》开发者的前作《中医模拟器》能算得上其中好评较多的一个。
《中医模拟器》发行的时候正值疫情,中医受到广泛关注。游戏环节设置了患者对话,“破案“线索和证据搜集对应,知识量方面也非常充足,作为一款科普中医知识、传播中医文化的游戏,在当时评价尚可。
但对于“考证“这个需求来说,《中医模拟器》与《公考模拟器》一样,其实用性还是有待商榷。
仍然是由他开发的《会计模拟器》也不例外:
相比于《公考模拟器》,中医和会计领域具有专业垂类属性,游戏叙事设计起来还比较方便。比如生病治病、断病破案和管理公司、确保企业财务健康等等,能够一定程度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和代入感,暂时抛开功利性地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