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苏姑娘
认识诺玛果是在她的家乡凉山州甘洛县。在该县海棠古镇街边的土坎上,一对长相和穿着既迥异于汉人又不同于彝族的老夫妻引起了我们这群访客的注意。土坎上,他俩像彝族人那样习惯性地闲蹲着,高度倒正与我们齐眉,大家围着二位老者东一句西一句地问。老汉热情而健谈,称自己是“番族”。人群中立即有人正确地指出:开玩笑哦,五十六个民族里哪有番族?!
尔苏图画文字书写的历书《虐曼史达》内页
诺玛果在我们中间,老汉在介绍自己民族身份的过程中望见了她,顺便拉她作了个旁证,“她家跟我们是亲戚”。诺玛果迎上前去,跟两位老者打招呼,又转过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跟二老是什么什么关系。
这样,我们认识了诺玛果。
诺玛果
诺玛果回到甘洛有半年多了。甘洛是一个以彝族人口为主的贫困县,一下火车就能看见醒目的大红标语:“同步小康瓦几瓦!”诺玛果回到家乡之前在成都一家大型演艺公司工作,是个业务骨干,做项目,挺累。她辞职回来,领了个文化传播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的办公场所在自己家里。公司主要业务是协助诺玛果的父亲采集、整理、保护和传播尔苏文化,家里为此投入了不少摄录器材,新近还添置了航拍设备。
尔苏图画文字(沙巴文)工艺品
她现在能想到的是一定要帮帮自己的父亲,一起来“抢救”尔苏文化。父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尔苏图画文字”的传承人、一个长期研究尔苏文化的学者,而她是州级非遗传承人,身怀本民族剪纸绝技。她也是四川音乐学院新媒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掌握网络时代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的知识技能。命运中的种种机缘加在一起,好像就是在召唤她来做这件事。她说,甘洛地区真正操尔苏方言的只有二千人左右,而且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很多人连尔苏话都不会讲了;懂民族礼仪、能诵经唱词的老人“走”一个就少一个,“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抢救”。
尔苏姑娘
尔苏姑娘
关于尔苏,在百度和知乎上只能搜索出零散、稀少的资料。按照目前学术界的说法,尔苏藏族主要居住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分三个方言区,其中操东部方言的自称“尔苏”,主要生活在雅安市的石棉、汉源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等县。尔苏被当地彝族人称为“俄祖”,意为最早居住之人,说明尔苏先于彝族人在此定居。汉族从前称之为“西番”,而西番这个称谓在自明清以来的汉族文献中已与唐时的吐蕃(藏族)视为一体。现在学术届一般认为西番人是以当地原有的诸羌部落为基础,融合后来迁徙来的吐蕃人逐渐发展形成的。海棠镇老人自称“蕃族”并非无稽之谈,事实上,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后的一段时间,甘洛县尔苏人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上都明白地写着“番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他们被归为藏族,身份证也作了相应变更。
尔苏老人
尔苏女孩
尔苏藏族与西藏藏族在文化上接近,但也有他们自己的特性,最显眼的是女性的服饰上。尔苏女性有一个圆盘状的头饰,大小如盆,年轻者为白色,长者为黑色,细看可见为布条盘绕而成,据说耗布需几丈,顶在头上颇有份量。
尔苏男子
诺玛果的父亲杨德隆是位资深的本民族文化研究者,长期研究、整理了大量的尔苏经文、民歌。这些与古老的祭祀活动与日常劳动相伴生的诗歌记录了丰厚的民族文化信息,每次与人吟诵、朗读或讲述,杨德隆都表现得异常兴奋,常常一讲几个小时。这是我们听他讲述的尔苏萨巴经文关于世界创生的内容——
世界原来空无一物,后来慢慢呈现混沌状态,宇宙的混沌向面八方发散。地球诞生了,它最初像一个野蜂包,在混沌宇宙中旋转。渐渐地,这个球状的物体上有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昆虫,后来又有了更高级的飞禽走兽。生机勃勃的大地吸引了天神塔古切耶的目光,有一天当他凝望大地时,“世界应当有主人”的想法从他心中升起。他这一动念,就见一对石头大鸟从天边飞来,一直飞到东边一片白色大地中间一片白色的湖海(尔苏语海、湖是同一个词)上。这对大鸟就绕着水面不停地飞啊飞啊,一日三匝,三日九匝……它们盘旋飞翔的时候,白色的湖海上也渐渐升起一块白色的巨石。巨石一天天生长,白色的身躯向着天空缓缓攀升。终于,石头大鸟与巨石碰到了一起,它们的交接使巨石受孕,9个月诞下了一双黑头猿猴。这对黑头猿猴就是人类的祖先,他们负责按照天神的意愿管理大地。
代表性传承人杨德隆讲授《虐曼史达》
杨德隆父女
杨德隆的讲述伴随着好几个段落的吟唱,时而辽远悠长,时而激越慷慨。依托萨巴唱经传扬的神话故事亦诗亦颂、载歌载舞,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只有原汁原味的尔苏语言和音韵,方可呈现其内容完整的意义。杨先生讲述伴随着不少的说明:何处是一段吟唱,何处的描述如何的繁复冗长绚烂多姿……要把这个古老的故事加以现代性和跨民族的转译,简单化所带来的意义丢失恐怕难以避免。我想把这个故事还原到原生的场景中,给人的感觉一定的奇幻瑰丽、汪洋恣肆的,充满着驰骋天地的自由意象。人类的童年大概存在着更多的相似,天地交合而孕育生命的神话并不仅仅属于尔苏,古希腊就与此有相似的叙事:阳性的天空乌拉诺斯与阴性的大地盖亚交媾,诞生了泰坦诸神以及两对三胞胎兄弟。
尔苏图画文字代表性传承人杨德隆在书写历书《虐曼史达》
代表性传承人杨德隆书写的《虐曼史达》
尔苏人像藏彝走廓的藏族、羌族一样,家家户户在神龛上供奉白石。他们把白石作为图腾,白石代表着尔苏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
姓“巴尔”的尔苏人,久远以来就以“杨”为汉姓。诺玛果的爷爷、杨德隆的父亲叫杨光才,年轻时候是尔苏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大小凉山解放时期参加了革命。杨光才毕生致力于尔苏文化的保护和传扬,这对后辈的影响非常大。
《南方丝绸之路》记录尔苏沙巴杨光才讲授图画文字
杨光才青年时期,尔苏人濒临灭绝。那时民国初创,军阀混战,尔苏人口稀少,势单力薄,他们只能地地方军阀和凉山黑彝奴隶主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杨光才天资聪颖,少年时期便成了尔苏四位大萨巴的出师高徒。萨巴是尔苏的祭司,不仅因宗教权力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威望,也是尔苏民族中的知识阶层,萨巴经文是不仅是宗教,也蕴含着丰厚的文学、历史、历法、医学、农事等知识。他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乱世出英雄,成了尔苏领头羊的杨光才,清楚自己的使命是要在乱世中保住尔苏人的血脉,留住尔苏的根。大小凉山解放前夕,西康袍哥总舵把子羊仁安以赠枪为诱饵,把杨光才一干人骗到汉源海螺坝,当时去了一百多尔苏人,这差不多就是甘洛海棠一带全部的尔苏男人。人口之稀少,可见一斑。当杨光才最终明白羊仁安的真实意图是拉尔苏人作为抵挡解放军的炮灰时,他毅然率族人返回,他说:“我们这点尔苏人没有替别人卖命的本钱!”他要留下尔苏人的人种。
尔苏沙巴法器
尔苏人生活空间日益缩小,到杨光才青年时期,这个下降的过程到了末期。据学者研究,尔苏人早于彝族、汉族居住于甘洛、普雄、越西一带,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居民。后来受到居住在大凉山的彝族西迁运动的逐赶,同时也受到封建王朝的镇压,人口日渐稀少。被逐赶的尔苏人被迫向石棉、泸定一线和木里、九龙一线两个方向逃避。这一过程差不多持续到杨光才的青少年时期。可以想象,这曲民族悲歌是如何真切地烙印在杨光才的灵魂深处,又如何回荡在这个知识家庭的三代尔苏人心中!
甘洛还山鸡节(向神灵敬酒)敬酒者为还山鸡节传承人杨德胜
尔苏藏族盛大的还山鸡节也源于这种被逐赶的传说,流传于雅安石棉境内尔苏人的这个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智胜诸葛亮,并获得了定居地:尔苏人最早居住在西海,与汉族人以邛州南桥为界。在蜀汉丞相诸葛亮主政时期,双方发生纠纷,孔明发兵攻打,尔苏人一退再退,大多族人溃逃离散。终于,尔苏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反击。部落首领令各家各户将盖房的瓦板劈成木签,木签捆成火把缚于羊角之上。入夜,人们将火把点燃,并将羊只赶到山野各处。孔明的攻击部队远远望见,以为尔苏大量援军赶来,遂下令退兵。这样,尔苏终于取得立足之地,定居了下来。后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二至十九日,即传说中的胜利日,当地都要燃瓦板签向祖先烧赙子,举办盛大的还山鸡节。不过,关于还山鸡节的来历还有更为古老的版本,甘洛尔苏人过个这节的时间和流传的说法与此有别。
尔苏还山鸡节(拉杆比)所用的祭祀器具“粗布呷”
尔苏还山鸡节(拉杆比)所用的祭祀器具2
从前,当地彝族人说“尔苏人有三条舌头”,意思是尔苏人多会讲尔苏、彝、汉三种语言。但是,现在很多尔苏青年连尔苏话都不会讲了,诺玛果坦言,她现在也需要补尔苏语的课。我们在甘洛尔苏人聚居地走访,情形跟中国大地所有乡村一样,目之所及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照例进城打工去了,在没有神话、萨巴、白石和盆状头饰的现代都市,他们注定离尔苏越来越远。
诺玛果毅然决然地返回了故乡。她的路才刚刚开始。
(相关资料据李绍明、刘俊波编《尔苏藏族研究》,民族出版社。图片由诺玛果提供)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