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外多方消息称,美国康泰纳仕公司旗下的 W 杂志可能即将停止推出纸质版。
至于原因,谁都能猜出来,广告收入太少,活得艰难。这本杂志从 2013 年缩减为每年出版 10 期,今年又缩减到每年 8 期,即便如此,每期的内容越做越少,广告页码更是少得可怜。
W 杂志出版过太多经典,对于很多热爱杂志的朋友来说,它要停刊无疑是晴天霹雳。
2005 年 7 月刊,由摄影师 Steven Klein 拍摄,Angelina Jolie 和 Brad Pitt 演绎的
“天伦之乐”封面时尚
大片
。
← 左右滑动 →
2005 年 11 月刊,由摄影师 Steven Klein 拍摄,时装设计师 Tom Ford 与模特们一起演绎性感挑逗大片,他还接受采访大谈自己推崇的“泛性论”(pansexuality)。
← 左右滑动 →
2007 年 8 月刊,贝克汉姆夫妇出演的封面时尚大片,同样由 Steven Klein 掌镜拍摄,演绎一出美国西部沙漠爱情故事
。
← 左右滑动 →
1999 年,美国超模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孕肚登上 W 杂志封面,而她肚子里的宝宝就是如今已经出道做模特的儿子 Presley Gerber。
虽然是一本时尚杂志,W 杂志每年出版的艺术特辑,却是全球少有的跨界作品集。
← 左右滑动 →
延伸阅读:
W 杂志的十年艺术跨界创作之路
性别多样化方面,W 杂志长期与摄影师
Steven Meisel 合作,拍摄了一系列经典作品。譬如
2004 年 10 月刊,Jessica
Stam 和 Karen Elson 等多位超模演绎“无性革命”(A
sexual Revolution
)主题封面大片
。
← 左右滑动 →
—
01
—
1972 年,美国 Fairchild 出版公司旗下《WWD 女装日报》出版人 James Brady 创办 W 杂志,该公司旗下还有 Footwear News、Menswear、Beauty Inc 等一系列时尚刊物。
2000 年,Fairchild 被美国康泰纳仕公司收购,2014 年又被转手卖给了 Penske 媒体公司,但是 W 杂志被康泰纳仕保留了下来,将其定位于比 VOGUE 更高端的奢华时尚与文化艺术刊物。
2005 年 3 月,W 杂志推出韩国版 W Korea,首期封面模特是 Daria Werbowy,摄影师 Steven Meisel 掌镜。
▲ 韩国版 W 杂志 2005 年 3 月创刊封面
W 是美国少有的高端时尚杂志,一直被视为美国康泰纳仕旗下精分市场的最好样本。近两年,随着公司层面上上下下的重组和改革,该杂志的的很多成熟内容操作模式被 VOGUE 吸收,反过来逼着 W 要往更高端的市场迈进。
但是美国向来缺乏这样的读者基础,这和中国很像。真正想要阅读高端时尚杂志的读者,都会选择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刊物,所以这类型杂志往往命运多舛。
从生意的角度来看,这种面对精分人群的刊物,它所存在的价值,主要目的是为了市场防御,你无我有,你有我更要有。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往往都会率先被停刊。
这一点在 W 杂志的男士版 M 杂志身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1982 年,创刊 10 年的 W 杂志推出男士版 M 杂志,首期封面人物是当时的时尚偶像——英国的菲利普亲王(Prince Philip),但经营 10 年后于 1992 年停刊。
▲ M 杂志 1982 年创刊号封面
与这一版 M 杂志有着类似命运的男性刊物,是法国版 L’Officiel Hommes,它的第一世创办于 1977 年,于 1989 年停刊。后来赶上千禧年之后的都市美型男的热潮,第二世 L’Officiel Hommes 才在 2005 年复刊,并开始了全球化扩张。
▲ 左:L’Officiel Hommes 杂志 1977 年创刊号封面,右:L’Officiel Hommes 杂志 2005 年复刊创刊号封面
2012 年 8 月,美国康泰纳仕公司推出第二世 M 杂志,但在 9 月初上演的纽约时装周,并没举办相关的创刊庆祝活动,很多马不停蹄参加时装周的时尚人士,都是一个月之内才在巴黎的 Colette 店里才看到杂志的庐山真面目。
第二世 M 杂志的第一期标号是 2012 秋季号,只有 100 多页,相比同类型的欧洲男装刊物至少 200 页的厚度,的确有点寒碜。好在整体风貌还不错,封面左上方印着精心设计的 LOGO,首期封面人物是好莱坞男星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 Cooper)
。
M 杂志 2012 年至 2014 年封面
← 左右滑动 →
不过这一版 M 杂志只出版到 2014 年底,当其母公司 Fairchild 在 2014 年被康泰纳仕卖掉时,虽然 W 杂志被留下,但它却没那么幸运。
属于 Fairchild 的 M 杂志,延续之前的风貌在 2015 年3 月出版了一期之后停刊。
▲ WWD 在 2015 年重新出版的 M 杂志
如今由康泰纳仕直接管理的 W 杂志,每年 4 月和 10 月会推出男士版副刊 M,女刊和男刊的内容编排相互交叉关联,非常考验编辑思路。
▲ W 杂志 2016 年 10 月刊预览
M 杂志的存在感一直很低,一方面它的定位就是市场防御性刊物,另一方面美国康泰纳仕旗下还有另外两本男性时尚刊物 GQ 和 Details。而随着创办于 1982 年的 Details 杂志在 2015 年底停刊、M 杂志被冷藏,还是出于市场防御目的,美国版 GQ Style 时装季刊在 2016 年 5 月上市,继续为少数爱好时装的精英男性读者服务。
如今传出 W 杂志可能要停刊,即便没有社交媒体冲击等方面的原因,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
02
—
关停刊物时,向来被美国康泰纳仕公司引以为傲的编辑人才,要么内部转岗,要么被辞退,这种局面很尴尬。
前段时间,美国版 VOGUE 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与运动品牌 Nike 合作推出特别款 Air Jordans 运动鞋,被无数时尚媒体和潮流媒体传为美谈
。
Anna Wintour x VOGUE x Nike 联名款运动鞋
← 左右滑动 →
换一个角度,安娜作为美国康泰纳仕的艺术总监,以 VOGUE 主编的身份进行跨界合作,其实是在通过这种方式给公司创收。
前几天,安娜手下多位得力干将离职,其中两位是业内非常知名的造型师,一位是 2000 年加入的美国版 VOGUE 担任时装总监的 Tonne Goodman,一位是 1987 年以来一直担任执行时装编辑的 Phyllis Posnick。
▲ Tonne Goodman(左) 与 Phyllis Posnick
两位重臣离开,给之前关于安娜离开的消息增加了可信度。
延伸阅读:
等待安娜离开的日子
当然了,就目前来说,美国康泰纳仕公司这几年的重组很有成效。
上个月底,全新改版亮相的 Self 杂志,推出首期数字版封面,新的 LOGO 变得更加圆润,以呼应全新的内容架构。
▲ 美国版 Self 杂志首期数字版封面